GPS技术在南极的应用
央视国际 (2003年01月29日 10:08)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即全球定位系统,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新一代精密卫星定位系统。与其它导航系统相比,GPS具有全球地面覆盖连续,功能多,精度高,实时定位,应用广泛等特点。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国将GPS技术应用到南极科学研究中来。在本次南极科学考察中,GPS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应用:
一、长城站的国际GPS联测和中山站的GPS跟踪站
南极板块运动监测等地球动力学问题的研究是国际南极地学界多年来关注的大尺度、长周期研究计划,属于南极环境长期变化的研究范畴。从1992年开始,SCAR组织协调十几个国家30多个南极站参加每年一度的连续22天的南极GPS会战联测,我国从1994年参加此项国际合作研究。本次国际联测时间为2003年1月20日00:00(UTC)~2003年2月10日24:00(UTC),累计22天,我国的长城站与中山站均参与联测。中山站的GPS跟踪站还需常年进行观测,每天观测24小时。
二、南极格罗夫山地形图测绘
南极格罗夫山地区(Grove Mountains)位于中山站以南400~500公里,即南纬73°,东经77°,面积约3200平方公里,属于南极内陆冰盖区。该地区地形复杂,共有大小冰原角峰60余座,是目前东南极地区极少数尚未有任何国家开展正规考察的地区之一。我国16次南极考察时已经测绘出格罗夫山核心区110平方公里的地形图,现今要测绘整个格罗夫山地区的地形图。本次考察我们要深入格罗夫山区进行GPS观测,为卫星影像测图做地面控制。
三、南极艾默里冰架( Amery Ice Shelf)GPS观测
位于东南极的Lambert冰川--Amery冰架系统,是南极洲最大的冰流系统,其面积为1300000平方公里,约占南极冰盖面积的1/10。今年我国进行首次艾默里冰架考察,我们将在冰架上做9个高精度GPS点。GPS测量工作对该地区的物质平衡、接地线、陆地冰盖和漂浮冰架的冰川运动学特征等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内陆考察沿线GPS高精度定位点复测
我国分别于1996/1997、1997/1998、1998/1999南极考察期间,执行了我国的首次、第二次和第三次南极内陆冰盖考察,分别延伸到距中山站300公里、500公里和1100公里处,其中第三次考察到达了位于79°16'S, 77°00'E,海拔高度3800m的Dome-A区域,初步完成了我国向国际社会承诺的从中山站至Dome-A的“ITASE中国计划”,并在考察沿线布设了25个高精度的GPS定位点。此次内陆考察,我们从格罗夫山区返回中山站时要复测沿线经过的9个GPS点,以cm级、甚至mm级的精度来监测冰川运动。
(作者: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 闫利 张胜凯
内容提供: 中央电视台 胡威)
责编:何贝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