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里兹湾为什么要集中调查?
央视国际 (2003年01月29日 10:58)
普里兹湾是我国进行南大洋海洋科学考察的一个重点海洋环境研究海域。每年的南极科学考察都在普里兹湾布设有限固定断面和站位,进行海洋环境综合调查,每年的考察队员都是来自国内10几个海洋科研、教育等单位,有物理海洋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化学、生物地球化学、海冰动力学和海洋渔业资源等多学科队员组成,队员都是单位科研、技术骨干力量,有着丰富的海上考察经验和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根据“十五”期间的南大洋海洋科学考察拟以贯彻集中一个重点海域、布设有限固定断面和站位、年年复测和逐步加强走航观测的科学原则,选择我国已有多年工作基础的普里兹湾及其以北海区为重点海域,并根据新项目的需求,适度加强埃默里冰架外缘的海洋学观测和向北延伸到南纬35°,以便把研究领域扩展到南极中层水和亚南极型水对全球变化的贡献上来。
普里兹湾是南极大陆印度洋扇形区中最大的海湾,是除了威德尔海和罗斯海之外的南极大陆的第三大海湾。它地处世界最大的兰伯特冰川所占据的地堑末端的冰川入海处,形成了广阔的埃默里冰架。
南极底层水(AABW)的形成和运动是世界大洋深部到底部换气过程中的最重要的因素.正在进行中的“世界大洋环流计划”(WOCE)已在50°N的大洋深部发现了AABW的踪迹。从而AABW是决定世界大洋深层和深渊水体性质的主要水团. 研究南大洋底层水的分布对研究极地海洋学和全球变化至少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与地球北极的北冰洋相比,南极大陆具有大陆性的冰原气候特征,在漫长的极夜里,南极大陆的气温更为低下,因此南大洋对发生在南极大陆最寒冷事件的“记忆”,也是海洋对全球最寒冷事件的“记忆”。(2)在东西方向畅通无阻的南大洋底层的某一源地形成的底层水,可通过绕极流(ACC)的输运广泛分布于南大洋的底层。(3)广泛分布于南大洋底层的低温、高盐、高密度水团借助于深海的经向环流,实现与中、低纬度的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的水交换,因此构成了调节全球海洋温度的冷源,这一点对抑制全球变暖趋势更具重要意义。(4)在上述三大洋域,南极深层水和底层水的分布和运动是诊断全球变化的可靠依据,为研究极地海洋对全球海洋和气候变化的作用提供了物理海洋学的客观背景。
形成和外输AABW的最大源区是威德尔海.另一个重要源区是罗斯海,但其沿大陆坡的外输量比威德尔海小得多近期又发现,威尔克斯-阿德雷地地外海138°E~158°E是一个巨大的AABW形成区,显示东南印度洋对于AABW的贡献比过去人们预料的要大得多。
普里兹湾也可能是南极底层水的生产区。普里兹湾具有高密度陆架水,变性南极绕极深层水从73°E附近涌入了陆架区,且有较大规模的埃默里冰架水,具备了生成南极底层水的必要条件。然而,至今的南极夏季观测尚未在普里兹湾陆坡区捕捉到高密度和高含氧量的下沉水羽,因此尚无从确认普里兹湾是否是南极底层水的生成区。为此,对普里兹湾海域长期的陆架、陆坡区和深海洋区直达海底的海洋学观测,都具有重要意义。
(内容提供:中央电视台 胡威)
责编:何贝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