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我的脚架之选择 |
 |
 |
 |
 |
 |
Photoxu 1、你的预算是多少?可能有的摄友不太清楚该花多少钱在脚架上面,这个我们呆会儿讲,但是至少根据你的经济实力和发烧程度可以决定是进口还是国产吧?国产的我是不准备考虑了,市面上大致有吉佛尼、伟峰、珠江等几个牌子,坛子里各位的意见不是太一致,但是一点,就目前而言,国产的脚架肯定没进口好,如果不是实在瓤中羞涩的话建议还是不要买国产的,不是咱不爱国,实在是产品不好。要是你实在要买国产货的话,据各位前辈的经验是吉佛尼的还行,珠江也还算结实,伟峰重型的也可以使使,中小型的建议还是不要买了,至少我的622实在是。。。。。。也不知道是我的运气不好还是本来就不行,不过确实有很多人在骂烂伟峰的。在进口的牌子里面我知道的比较有名气的是捷信(Gitzo,法国)、曼富图(Manfrotto/Bogen,意大利)、金钟(Velbon,日本)等,其中捷信是贵族,东西好,但是很贵(脚架基本在1500以上,云台也差不多得1000左右),我是基本不考虑了(我不考虑它还有其他几个原因,下面会讲到),相对捷信这个贵族来说曼富图就是中产阶级了,品种齐全、价格适中,基本锁定,还有个金钟,网上讨论的不多,我也就不太了解了,好象价钱比曼富图还便宜点,不过既然讨论的人不多,想来不会太好,呵呵,有点想当然,不过咱不是在做学问,不用那么认真,有清楚的DX给说说好了。 2、你是想室内/近程、野外/远途分开还是一个脚架打天下?要是分开来买的话好考虑点,一个重型的(稳定度高),一个轻便的,但是恐怕大多摄友一开始都是想一个脚架打天下的,这就比较难考虑了,要想又轻便又稳重的不太好找,捷信的倒是不错,比如1228,1348之类的,还有炭素系列,不过太贵了,还有最大升高大多都不太高,最低高度也不太低,紧固装置不是很方便等缺点,我就不考虑了。我是考虑只买一个,但是不排除以后会买第二个的可能性,其实和买镜头机身一样,大多数摄友刚开始的时候都是想只买一个就打遍天下,不过随着热度的提高,就会发现有种种的缺点,还是需要买第二个、第三个,这时却发现以前买的那些机身、镜头成了鸡肋,所以买脚架也一样,不要急于下结论说我肯定不会买第二个的,在可能的情况下还是留点余地,寻求一个具可扩展性的方案吧。基本上,大家买的比较多的(也是在我侯选之列的)脚架有M的190和055系列,其中190比较轻便,但是参数大多不如055,055正好相反,具体的比较后面再讲。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我等初级发烧友可考虑的常见的几种脚架大致的优缺点: 1、捷信的以126为代表的运动型(碳纤维登山者系列及Mk2经典系列不在考虑之列,太贵了) 优点:刚度好,稳,这可是脚架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指标;轻便,自重基本都在1.5KG左右;短小,折合长度仅三、五十公分;耐用,捷信的所有脚架可以说都是一个设计,是久经考验的,特别是它采用旋钮式结构比扳扣式的更为耐用;有贵族气质,这一点就各有所爱了,不过出去FB的时候拿个捷信的出来还确实可以亮亮骚的,呵呵! 缺点:较昂贵,价钱基本在1500左右,相对捷信其他架子来说这已经是很便宜的了,但对比M的1000左右来说还是贵了不少,不过勉勉强强可以接受吧;旋钮式结构收放不是很方便,速度不快,有的时候会错失良机;承重较小,一般只有4.5KG左右,不过对于初级发烧友倒不是太大的问题;升不高,压不低,最大升高基本在1.5M以下,不利于仰拍(当然,要是有直角取景器的话倒也可以部分解决这个问题),最低高度却有三、四十公分,加上云台可是一个比较可观的高度了,要用微距拍地上的花花草草可不太方便; 总体来说,该类别的脚架非常适合外拍。 2、曼富图的190系列 优点:价钱较为合适;重量合适;较为轻便,便于携带,收长基本在50cm左右,自重也就1.7KG的样子 缺点:要仰拍的话最大升高还是不够高;承重一般,要架120的机器或炮一类的镜头有的时候就有点吃力了; 总体来说,和捷信的运动型类似,该类别的脚架适合外拍,相比捷信的126在价格、承重,高度等方面有一定优势,但没有捷信的轻便,可信赖程度上可能也要稍逊一筹。 3、曼富图的055系列 优点:够高(1米7、8),够稳 缺点:太重(2.5KG左右),折合长度太大(60cm左右),不便携带 总体来说,该系列的架子比较适合室内使用,要是自己有车子的话也可以考虑用作外拍。 4、曼富图的390,金钟之类 优点:便宜,轻便 缺点:毕竟一分钱一分货,价钱便宜了,性能指标上势必要作出一些牺牲,只能作为入门级使用 本来比较完这几种架子之后应该一目了然,该用那种就买那种,可最近曼富图却推出了几种新产品,令得摄友眼花缭乱: 1、055A、055CL和055PRO 其中055CL最低高度仅为8CM,最大升高却有178CM,不升中柱时的高度为132CM,非常合适,自重2.3KG,比传统的055C轻了0.35KG,承重却还是055C的6KG,脚架角度可以四级调节,新改良的固定扳手据说也非常好用,六角型中柱可避免不必要的旋转;055PRO最低高度也仅为11CM,其他指标也与055CL类似,并且其中柱可以横置 2、190D、190CL、190NAT2和190PRO 和新品055系列一样,这几种新架子的脚管角度也可以四级调节,190CL和190PRO最低高度也分别只有17和21CM,而比055系列的更有优势的是折合长度仅53和56CM,重量也只有1.74和1.90KG,非常有诱惑力; 现在我基本锁定这四个新产品上,到底选哪个还得请各位DX给参谋参谋,发布新闻点上面的标题即可看到,技术指标可以查看manfrotto或无忌的相关页面,还有一点,不知道上海市场上有货没有? 好了,看完了脚架我们在来看看云台吧,常见的云台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三向云台和球型云台 曼富图的三向云台以141RC为代表,特点是有手柄,力矩大,便于构图时微调,经用,但是也有比较明显的缺点就是几个手柄支棱八楞的,又大又重,携带不方便,并且据说141RC的俯仰调节非常紧,精确调节非常困难; 而球型云台则以308RC、352RC为代表,特点是调节方便,但是定位好象比较困难点,稳定性和耐用性也比三向云台差些,球型云台的优点是轻便,还有一个大家不太提到,但是几乎每个用球型台的摄友都在用的好处:可以当独脚架用——脚架稍稍撑开,拧松球头,左手扶住云台和相机,右手按着快门,其实这种用法由于底下的脚是几乎不动的,晃动的只是球头,所以几乎比独脚架更为稳定,这也是球型云台不可忽视的一个优点,还有一点该提一下的是球台也有大球小球之分,308是大球的,352是小球的,由于大球的接触面较大,应该要稳一些,要我的话肯定是选大球的了。 由于我拍摄微距比较多,经常需要精确构图,原来一直以为三向云台在精确定位方面比球台有优势,但现在有摄友说三向云台在构图完成后拧把手时容易跑位,听着好象挺有道理的,不过照说球台也有这个问题,只是不知哪个更严重点,差别是否明显,这还得请有实际经验的朋友给解解疑,拍摄微距到底该用哪种云台。 最后要考虑的还有脚架的紧固方式;是否该选用快装片;颜色等。 先来说说紧固方式,据我所知捷信是使用旋钮式结构的,比曼富图普遍采用的扳扣式要耐用一些,由于扳扣式是有螺丝的,在路途上颠簸久了容易松动,甚至掉了,不过好象这扳扣式的也有好多种,有些要好些,具体的我就不太明白的,又得请各位DX来说说了。另外,旋钮式结构牢靠是牢靠,但它也有个缺点:收放起来太慢,有的时候会贻误战机。 说完了紧固方式我们再来说说快装片的问题,所谓快装片就是一个截面为梯形的厚铁片,上面有个螺杆,可以事先拧在相机的脚架固定孔上,需要使用脚架的时候往云台上对准快装片坞一按,咔嗒一声就可以锁定了,比拿个相机在脚架上拧要方便快捷许多,当然了,这样就又多了个接合处,在稳固性上肯定要差些,不过现在的快装片做的都还可以,所以一般情况下影响并不是很大,至少相比它所带来的方便性来说还是可以忍受的,所以我是选带快装片的,对了,曼富图的云台来说,型号末尾带RC的就是有快装片的,顺便介绍一个增加使用快装片云台稳定性的土办法:在云台的快装片坞用胶一片薄薄的胶皮(或者海绵什么的也行),效果很好。 最后一个问题:颜色,说起来这好象是个人喜好问题,但网上有很多摄友讨论过这个问题,推荐用黑色的认为黑色的脚架看起来轻巧一点,在拍摄较近的反光物体时不容易出现脚架的倒影(Why?),但很多摄友反映曼富图脚架的拷漆容易掉,黑色的掉了会惨不忍睹,不知是否如此,这又得请教各位了。
|  责编:何贝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