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是如何扩展和迁徒到北极的
  人类是从亚热带生物开始发展起来的,直到现在仍然是一种亚热带生物,人在大约29oC的温度环境下身体感到最舒适。人类最初的文明出现在赤道以北的中低纬度地区,那里的气候很温暖。随着人类的繁衍,为了寻找食物,人类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由于地球的大部分陆地位于北半球,因此人类逐步北移,渐渐到达了今天的北极地区。总的来说,人类每次大规模的迁移活动都与气候的改变密切相关。

  大约在旧石器时代的晚期,亚洲中部和欧洲的穴居古人类渐渐从中纬度地区向北极方向扩展,甚至到达北极圈地区。当时亚洲与北美洲交接地区的白令海还是一片宽阔平坦的苔原,东部亚洲有一支古人类部族迁移到那里定居,这也许是北极地区最早的居民。由于地球的冷暖变化,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连接亚洲和北美洲的陆地变成浅海;气候变冷,海水结冰,海平面下降,浅海又变成陆地桥梁,于是这块暴露在外的陆地又开始有了植物——动物——人类的出现。这第一批定居在现在的白令海的人很可能是古印第安人。

  大约在25000-30000年前他们中有一些人就越过陆桥来到了阿拉斯加。海水时升时降,白令陆桥也随之时隐时现。陆桥消失时,到达北美洲的古印第安人便失去了退路。

  18000年前,地球的未次冰期到达顶峰,无情的永久性冰雪向南推进,覆盖了北美洲、欧洲和亚洲的大部分地区,严寒使得北方古人类大批相继死去,幸存者逐渐向南退却。这次冰期扫荡了高纬度人类的历史遗迹,致使今天的人类学家、考古学家的研究困难重重。

  从距今15000年开始,地球气候渐渐转暖,冰盖向北返去,大批苔原动物北迁,人类追逐猎物也随之北上。当时经风雪磨蛎、迅速进化的人类,如克罗马农人也跟随动物的迁移来到北极地区,他们使用更为先进的强弓利箭追捕当时的动物猛犸、长腿熊、长毛犀牛、巨驼、长毛穴狮等大型猎物。

  大约10000年前,亚洲和北美洲间的白令陆桥再次浮出水面,这时从亚洲中部和东部北上的蒙古人,有一部分人留在西伯利亚地区,另一部分人则通过白令陆桥(今天的白令海峡),来到了阿拉斯加。这一蒙古族部落被认为是今天爱斯基摩人的祖先,称为古爱斯基摩人。当时从欧洲北上的一支部族则很可能是现代拉普人的祖先。如同早期的印第安人一样,古爱斯基摩人并不是简单地一下就迁徒到阿拉斯加的。他们在搜寻猎物的过程中,渐渐地穿过了白令陆桥。

  大约在7000年前,地球未次冰期以后,气候变暖,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白令陆桥再度消失。于是古爱斯基摩人被水分割,生活在不同的陆地上。由于北美洲大陆早已被古印第安人占领,所以从亚洲而来的古爱斯基摩人只得沿着北冰洋沿岸印第安人不愿居住的寒冷地区渐渐东移,直到埃尔斯米尔岛、格陵兰岛和拉布拉多半岛一带。根据目前获得的一些考古证据,证明即使在这个温暖期,仍然有一些西伯利亚的古亚洲人乘独木舟、皮划艇或者越冬季浮冰跨越白令海峡,到达阿拉斯加并与早期古爱斯基摩人汇集。这些古爱斯基摩人在迁移的过程中学会了如何驾船作长途旅行。

  长期以来,分散的各个部落,为生存渐渐提高劳动技能,改进劳动工具。5000年前开始统治北美洲高纬度区的北极小图尔传统文化就是从阿拉斯加发展起来的。与此同时,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则有发达的孔萨文化,那里有相当大的村镇遗址,房屋是用石头、原木和草皮建造的,可容纳两三个家庭,还有存放猎物的贮藏室。

  到了公元前800年,在哈德孙湾一带发育起来的陶赛特文化迅速扩展。北至北冰洋海岸,南到纽芬兰,西至维多利亚岛,到处都留下身高力大的陶赛特人的遗迹。甚至今天加拿大爱斯基摩人中还传说着他们的祖先陶赛特大力士用双手举起一吨重的海象的故事,而他们自己只能举起一头海豹(200-300公斤)。后来陶赛特文化神秘消失,只给后人留下许多非常精美的海象牙、鹿角及兽骨的雕刻品。

  公元500年前后,图勒文化迅速取代陶赛特文化,图勒人成为北美洲北极地区的统治者,称为新爱斯基摩人。以后,他们文化传统在几个世纪几乎一成不变地延续到现代,直到西方白人进入他们的生活领域。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