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北冰洋简介 |
北冰洋(arctic ocean)大致以北极为中心,为亚洲、欧洲、北美洲三洲所环抱。面积1310万平方公里,约相当于太平洋面积的1/14。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4.1%,是地球上四大洋中最小最浅的洋。平均深度约1200米,南森海盆最深处达5449米,是北冰洋最深点。
北冰洋被陆地包围,近于半封闭。通过挪威海、格陵兰海和巴芬湾同大西洋连接,并以狭窄的白令海峡沟通太平洋。
根据自然地理特点,北冰洋分为北极海区和北欧海区两部分。北冰洋主体部分、喀拉海、拉普捷夫海、东西伯利亚海、楚科奇海、波弗特海及加拿大北极群岛各海峡属北极海区;格陵兰海、挪威海、巴伦支海和白海属北欧海区。北极圈以北的地区称北极地方或北极地区,包括北冰洋沿岸亚、欧、北美三洲大陆北部及北 北冰洋中许多岛屿。
北冰洋地区大陆与岛屿的海岸线曲折,沿亚洲和北美洲海岸都有较宽的大陆架。
北冰洋陆棚发达,最宽达1200公里以上。中央横亘罗蒙诺索夫海岭,从亚洲新西伯利亚群岛横穿北极直抵北美洲格陵兰岛北岸,峰顶一般距水面1000-2000米,个别峰顶距水面仅900多米,有剧烈的火山和地震活动,它把北极海区分成加拿大海盆、马卡罗夫海盆(门捷列夫海岭将该海盆分隔为加拿大和马卡罗夫两个海盆)和南森海盆。海盆深度均在4000-5000米之间。北冰洋中部还有许多海丘和洼地。格陵兰岛和斯瓦尔巴群岛之间有一带东西向海底高地,是北极海区与北欧海区的分界。北欧海区东北部为大陆架,西南部为深水区,以格陵兰海最深,达5500多米。
北冰洋气候寒冷,洋面大部分常年冰冻。北极海区最冷月平均气温可达-20℃--40℃。暖季也多在8℃以下;年降水量仅75-200毫米,格陵兰海可达500毫米;寒季常有猛烈的暴风。北欧海区受北太平洋暖流影响,水温、气温较高,降水较多,冰情较轻;暖季多海雾,有些月份每天有雾,甚至连续几昼夜。北极海区,从水面到水深100-225米的水温约为-1℃--1.7℃,在滨海地带水,水温全年变动很大,从-1.5℃-8℃;而北欧海区,水面温度全年在2℃-12℃之间。此外,在北冰洋水深100-250米到600-900米处,有来自北太平洋暖流的中间温水层,水温为0℃-1℃。
北冰洋洋流系统由北大西洋暖流的分支挪威暖流、斯匹次卑尔根暖流、北角暖流和东格陵兰寒流等组成。北冰洋洋流进入大西洋,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水流偏向右方,沿格陵兰岛南下的称东格陵兰寒流,沿拉布拉多半岛南下的称布拉多寒流。
北冰洋有常年不化的冰盖,冰盖面积占总面积的2/3左右。其作海面上分布有自东向西漂流的冰山和浮冰;仅巴伦支海地区受北角暖流影响常年不封冻。北冰洋大部分岛屿上遍布冰川和冰盖,北冰洋沿岸地区则多为永冻土带,永冻层厚达数百米。
在北极点附近,每年近六个月是无昼的黑夜(10月-次年3月),这时高空有光彩夺目的极光出现,一般呈带状、弧状、幕状或放射状,北纬70°附近常见。其余半年是无夜的白昼。
北冰洋大陆架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沿岸地区及沿海岛屿有煤、铁、磷酸盐、泥炭和有色金属。如伯朝拉河流域、斯瓦尔巴群岛与格陵兰岛上的煤田,科拉半岛上的磷酸盐,阿拉斯加的石油和金矿等。
海洋生物相当丰富,以靠近陆地为最多,越深入北冰洋则越少。邻近大西洋边缘地区有范围辽阔的渔区,并遍布繁茂的藻类(绿藻、褐藻和红藻)。海洋里有白熊、海象、海豹、鲸、鲱、鳕等。苔原中多皮毛贵重的雪兔、北极狐。此外还有驯鹿、极犬等。
北冰洋系亚、欧、北美三大洲的顶点,有联系三大洲的最短大弧航线,地理位置很重要。北冰洋沿岸有固定的航空线和航海线,主要有从摩尔曼斯克到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的北冰洋航海线和从摩尔曼斯克直达斯瓦尔巴群岛、雷克雅未克和伦敦的航线。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