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一小撮童发,能换一只羊 |
|
|
|
|
|
蒙古族有的部落,孩子到了三岁、五岁,甚至七岁才开始去发,有的则是男孩三、五岁,女孩四、六岁开始去发。去发的这天也不是生日,而是喇嘛和阴阳先生根据生辰八字另择的日子,多在清明前后或立夏之前进行。所以就不能叫过生日,而是名副其实的“去发宴”。 仪礼也五花八门,不拘一格,苏尼特人给孩子去发,只请两个全人;一人剪发、一人剃头。前者把孩子的头发剪一绺,包在哈达里,搭在孩子脖子上,后者就上来给他剃光头。其余亲朋就只有送礼的义务,没有动手的权利了。 青海蒙古的风俗,是由父母把孩子牵到剪发人面前,剪发人念几句祝词,把绸缎布匹等礼品搭在孩子脖子上,而后剪取少许头发,再依次让第二、第三个人剪……每个人都把布料搭到孩子脖子上,孩子怎么承受得了?不过你不必担心,这都是走走过场,在大家面前曝一下光,就会收起来的。这里还有一个习惯:至亲好友在送绸缎布料的同时,还要给孩子许诺一头小畜或带仔母畜的活礼。等去发宴过去以后,母亲就带上孩子,选个吉日,到各家各户收取许诺的牲畜,作为孩子的私产。有的舅舅或叔叔没有赴宴,还要给他留一撮头发,什么时候来了什么时候剪。这一撮头发可不是那么好剪的,起码得你破费一只带羔母羊。亲戚多的人家,确有以此为基础繁衍牲畜成了群的。他们给孩子剪下的头发,不团蛋,不编锁儿,而是包在哈达里,置于山顶或高处。至于给孩子去发以后、既然是宴,就要上茶献酒,欢歌畅饮,而后上饭或摆羊背子,这在所有蒙古部落几乎是一样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