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首页 >  国家地理 >  民风民俗 > 中华民居   


细说白族民居

江浙民居

蒙古包后的木杆

南方自由式民居

四合院的垂花门

大同南街的穿心院

黎族住宅的演变

江南水乡

黎家人的船形屋

徽派建筑

四合院的影壁

北京的胡同

豫西天井窑院

北国冰雪建筑文化

静悄悄的团山村

海南传统民居

上海的民居最风情

水乡同里

侗族风雨桥

草原牧民的住房

天井式窑院

北京的四合院

黎族船形屋

哈尼族蘑菇房

羌族的碉楼

神奇的客家土楼

走进傣家竹楼

苗族吊脚楼

纳西族民居

白族的民居建筑

首批历史文化名城--长沙

桂林山水甲天下

北京
布朗族的“拥”和寨心

    西双版纳的布朗族,对自己的居住地,有“拥”、“曼”和“邦”三种不同的称谓。“曼”是布朗族借用的一句傣语,与“拥”同意,都是正式的村寨;“邦”虽然也是人们建房居住之地,但并非正式的村寨。
    
    称为“曼”或“拥”的村寨,要通过占卜来确定具体位置,由达曼(村寨头领)或佛爷以米和鸡蛋供祭山神,指导人们用茅草搓成手指般粗细的草绳与白线掺合,作圈寨之用。同时,要在准备建寨的地皮上栽上几排木桩,用白线系住木桩连成网状,主祭人围着木桩念经、滴水,祭祀山神、地神、树神。人们跟在主祭人身后跳建寨舞:分成两边握住草绳,围住已初步划出的建寨范围而舞,边舞边将草绳拉拢,如果草绳两端正好相连或长出一段,即是神灵允许建寨,如果草绳围寨址后而不能相连,便是不能建寨。
    
    建寨时首先要在穿寨而过的那条主要道路上建两道称为“都拥”的寨门。在村寨两侧的道路上建立称为“巴都期”的侧寨门。建寨门时,由达曼主持祭祀,指导大家砍伐树木,在路上搭架一道门框,在门框上缠上草绳,挂上用竹蔑编制的蔑笆片,门框两旁用枝叶架设一定长度的围栏。每道门前栽上两棵顶端刻成人头状的木桩,寓意把门,将虎豹、鬼怪阻拦于寨外。在举行过“乖脱”仪式以后,各户又请达曼、阿章(巫师)用或鸡蛋占卜选择地基,建盖住房。布朗族住房系一楼一底“干栏”式竹楼,与傣族古旧的竹楼近似。从前的布朗族竹楼,室内不安隔板,卧室、堂屋、火塘相通。贫困人家,在天冷时往往围火塘而卧,借火驱寒。
    
    在盖房建寨的过程中,要在寨子的中心部位,建立一个称为“栽曼”的寨心。寨心是村社神灵依附的处所,一般是设一个四方形的土台,台中间栽一棵上端刻成人头状的方形木柱作为标志。标志物四周还需栽桩围栅,防止家畜进入土台,撞碰神桩。“栽曼”所在之地严禁大小便,严防猪、狗跃入,若有猪狗跃入围栅,即视为寨内的达曼(召曼)亵渎神灵。应重新更换达曼(召曼),由新的达曼主持祭寨心仪式,重立一个寨心。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