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安阳 |
|
|
|
|
|
安阳位于河南省最北部,地处晋、冀、豫三省交会处,西依太行山,北临漳河水,东南与华北平原接壤。安阳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著名中国历史考古学家郭沫若写诗赞誉“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1986年国务院公布安阳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与西安、北京、洛阳、南京、开封、杭州并称中国七大古都;殷都安阳排在中华古都之首。 安阳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重要发祥地之一。安阳西部的小南海原始人洞穴,是25000年前旧石器时代一处人文景观,这里出土了7000多件人类使用过的石器工具,还有动物骨骼化石等。被称之为“小南海文化”。大约4000多年前,中国上古时代“三皇五帝”中的颛顼、帝喾二位帝王在安阳境内建都,分别在位70多年,是中华民族先民们所崇拜的君王。在今内黄县南三杨庄一带建有纪念颛顼、帝喾的二帝陵。 早期商民族是一个迁徙不定的民族。据史料记载,他们一共经历了13次迁徙,在商王盘庚时(公元前1300年),才从山东“奄”迁到当时称为“北蒙”的安阳。商王国在安阳共传8代12王,历254年,直到武王灭商。安阳殷墟就是当年的国都所在地。殷墟位于安阳小屯村一带,是商代后期都城的遗址。1899年,小屯村的村民发现了很多刻有文字的龟甲和兽骨,经研究证实这就是迄今为止最古老的文字棗甲骨文。这一发现帮助史学家们迅速准确地找到了殷墟的位置。 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迁都到殷(即现在的小屯村),在此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座稳定的国都。100年来,这里出土了15万多片甲骨文、上万件青铜器、54座宫殿遗址,发现有宫殿区、王陵区、平民区、铸铜遗址、手工作坊以及大型祭祀场等。其中最有名的是重达875公斤的“司母戊大方鼎”,它是迄今世界上所发现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 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有众多的名胜古迹,也哺育了许多名人贤士。盘庚迁都于殷,商王武丁中兴,奴隶傅说升相,妇好女将军挂帅,文王拘里而演周易,武王伐纣,西门豹治邺,苏秦洹上受印,蔺相如出生古相村,信陵君窃符救赵,扁鹊伏道遇害,项羽破釜沉舟,曹操发迹古邺城,农民义军雄上居瓦岗寨,宋朝宰相韩琦三治相州,岳飞精忠报国传千古等,枚不胜举。 安阳属典型的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秋温暖,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为14.9℃。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