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对狼的印象 狼心狗肺、狼贪鼠窃、狼狈为奸、狼子野心……翻开《成语词典》,关于狼的成语,竟寻不出一个褒义词来。美国经典影片《与狼共舞》中,营造了人与狼和谐的关系,然而“与狼共舞”这个词到了中国不久便被讹传成“与邪恶的人或事物接触”的意思。这“邪恶的化身”——狼,在现代人的言语中还时常被使用,但鲜为人知的是,我们如果再不留意,就将与狼诀别了。此次本报的寻狼之行,让记者重新认识了狼。 如果任由记者挑选采访对象,是无论如何不会选择寻狼的。但刘明玉教授的一番话彻底将记者对狼的印象翻了个个。“中国人自古就在接受着敌视狼的教育,几乎所有的人都对狼有一种厌恶和憎恨的情绪,自古打狼便被世人视为勇士之举。而近现代,枪械的大量发展,使狼遭受到了灭顶之灾。事实上,狼是一种对生态平衡起重要作用的动物,食物链中缺少了它,是不可想象的。狼是不主动攻击人的,这一点,似乎一直不被世人知晓。” 五千里寻狼 在端正了对狼的认识后,一种想见到狼的愿望变得极其强烈。我们从《辽宁动物志》上看到了这样的记述:狼在全省几乎都有分布,近数十年,由于不断捕杀,在辽宁已十分稀少,鉴于本省实际情况,在辽宁应对狼给予保护。 刘明玉教授告知:“如今能见到狼的人已相当少,况且狼是不会那么容易就被人看到的。”进入辽东山区,我们便开始沿途打探,在新宾、清原,当地人称已经有几十年没见狼踪了。行至铁岭西丰山区时,一些山民告诉我们,这里的确有狼,但少得可怜。三年前曾有一刘姓农民在山中见到一大两小三只狼,狼见到他后,飞快地逃掉了,这一举动让老刘颇感意外,因为在对视的一刹那他以为自己死定了。从这件事上看,狼怕人的论点得到了验证。 在北宁市医巫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宋殿云局长讲了不少狼的故事。 “狼在这一带曾有过极兴旺的时代,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至少有上千只狼在山里活动,时常奔袭农舍。六十年代末,一户宋姓农民在地里种田时,一只饿狼钻进了他家,把正在熟睡的小孩叼走吞吃了。” 1985年《锦州日报》曾经有报道,冷家沟地区野狼成患,饿狼时常窜入村庄,钻进牛羊圈袭击牲畜。 而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后,闾山一带大规模开山采石,人类频繁进山致使山中的狼大批向西北转移。据当地人讲,曾有人看到大小十余只狼成群结伴穿越马路向西而去。刘明玉对此的注解是:那很可能是狼在进行大规模迁徙。目前闾山一带野狼已不足百只。 而后,记者又前往朝阳一带探访狼踪。在山地比较集中的凌源市河坎子乡,当地的林业工作者告诉我们,当时朝阳县南、喀左县东的大山密林中,野狼成群,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山中少说有狼上千只。当地百姓谈起当时对狼的印象是“到处都能见到”。1987年,山上的植被开始被大规模地破坏,朝阳狼也从此失去了它们的天然屏障。目前,当地见过狼的人已是寥寥无几。记者在当地山民的带领下,上山遍寻狼踪,结果行进了十几里也没看到一点线索。 随后,记者到阜新地区寻狼,也遇到了相同的情况。阜新市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站的杨旋说:“我们这里原本是狼横行的地方,但现在狼已经屈指可数了。1997年,一个农妇在田间干活时,放在田头的孩子引来一只饿狼,虽然农妇拼命护子,最终二命得保,但二人都被抓得皮开肉绽。”此外,记者问询狼的情况,保护站已讲不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来了。 刘明玉教授总结:狼的锐减时期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一方面人工捕杀,另一方面山间植被被大规模破坏。加之人类进山频率激增,使狼彻底失去了稳定的家园。 人是狼的天敌 狼历史上伤过多少人,人们总是念念不忘,但人害了多少狼,却没人说得清楚。由于辽宁没有太多的大型猛兽,狼可以说是没有天敌的,惟一对它有致命威胁的,就是人类。 据闾山管理局的宋殿云局长回忆,1971年,一只恶狼窜入其家的院内,扒着窗子往里瞧。屋里的人见此,就把一颗“炸子”塞到林蛙肚子里,并把这只“炸子”林蛙扔出窗外。结果那只狼中了计,噬咬林蛙时,嘴脸被炸得乱七八糟,鲜血淋漓地跑回山林。宋说,那个时代,打狼是件让人称道的事。1987年,当地农民发现一狼偷入羊圈,群起而围之,狼在四个壮汉的枪口下惨死。当时此事在当地传为佳话。 刘明玉教授还给我们讲了件惊险的真事儿:上世纪六十年代,三个辽西的男孩闲来无事,去掏狼窝,乘老狼出去觅食之际,将窝里的四五个狼崽揪出,砍下狼头,又用木棍把断头与身躯连好,放回窝内,爬上旁边的大树等着看笑话。老狼回来后,一见狼儿头部尽断,登时坐地哀嚎,几个孩子则在树上大笑不止。不想狼嚎转瞬招来数十只大狼。围着树打转,但都没什么办法。不久,一只老狼前来,围着大树转了两圈后,开始咬树根,群狼见状,蜂拥而上,不足半个时辰,腰粗的大树被咬得只剩碗口粗细。树上几个摇摇欲坠的孩子都吓得尿了裤子。好在孩子的家长发觉后,及时用猎枪赶走了群狼。 刘教授的故事虽然精彩,但也反映出当时人们对狼的一种心态。而事实上,狼是非常怕人的。按照刘教授的说法,狼的视觉系统有放大作用,加之人是直立行走,因此人的影像反映在其视网膜上是十分高大的。因而狼是绝不会率先攻击成人。而少数伤人的狼大都是受到过人类的刺激,或领教过人类的威胁。 由于人的领地越来越大,狼在辽宁省不但数量锐减,领地也越来越小。目前,辽东山区虽林茂山丰,但已难见狼影。而辽宁西北部的狼群也大都逐渐向内蒙地区迁徙。留在辽宁的狼,数量也在逐年递减。 没狼的日子咋过? 狼吃山鸡野兔,山鸡野兔吃植物。在这样一个简单的食物链中,我们很容易看出狼的不可或缺性。 由于狼的骤减,如今野兔、山鸡、飞龙在辽东、辽西山区已经泛滥。在朝阳山区采访时,我们的吉普车在山道上差点儿压死一只山鸡,足见其数量之多。朝阳、北宁、抚顺的林业部门都证实这一事实的存在。没有了天敌的山鸡、野兔如果肆无忌惮地大量繁殖,势必对植被造成威胁。 两年前曾有报道:由于狼的灭绝,澳大利亚野兔泛滥,吃毁大量草场,地方政府不得不从国外引狼入澳,控制野兔数量。不久前,北京媒体也报道,全国不少地区已将狼定为保护动物,严禁捕杀。 就目前数量而言,野狼足以进入辽宁的稀有动物之列,刘明玉教授认为,如果不加以保护,狼必将在辽宁消亡。 一个不争的事实,让我们去关注中国人一向不愿提及的狼——它们正在悄悄地消亡。 在辽宁的山林里,已难得一见的狼,苟延残喘地维系着它们的物种。一些有远见的动物学者都已振臂高呼——保护野狼最后的种群。因为很少有人知道,没有狼的世界里,人类将面临许多意想不到的麻烦。(张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