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首页 > 国家地理 > 国家地理报道


《极地跨越》前方报道:把生命托付给北冰洋
05.24 11:51


    4月30日,《极地跨越/两极之旅》联合摄制队北极点分队乘双水獭飞机从将近北纬75度的加拿大孔沃利斯岛的雷索柳特起飞,向北极点飞行。摄制队自去年12月3日到达南极点正式开始地球两极之间的大型拍摄活动后,已经完成南美洲、中美洲的采访,正分成三个分队在美国和加拿大拍摄。北极分队原计划与单人无后援滑雪的中国青年科学家刘少创在北极点会合,完成极地跨越的最北端的拍摄。
    
    4月28日分队从德累斯顿起飞进入北极圈上空时,导演黄海波已感到一种极地探险的悲剧氛围。这是因为北极探险、北极科学考察和任何人类在北冰洋的活动,都存在着不成功的极大比例。和南极一样,这里天气是第一游戏规则。和南极不一样的是,这里的冰盖下面不是大陆而是海洋。北冰洋变换不定的冰情,至今仍是北极活动的直接制约因素。摄制队多次通过铱星电话与在北冰洋单人行进的刘少创联系得知,正是因为今年的气候变化冰层变软,刘少创返回88度线后,于26日到达北极点,27日已乘俄罗斯今年夏季最后一个航次的接应飞机返回俄罗斯。摄制队无法提前赶到北极点与刘少创会合,只好请刘少创把他一路上和极点活动的自拍录像带留在北极点并插上中科院遥感所的旗帜作为标记,摄制队随后到达北极点时取。
    
    飞雷索柳特的飞机一般是波音-737,与分队同机的还有一小批日本乘客。黄海波用日语同他们交谈,得知他们是到雷索柳特为去年在北极探险中遇难的河野兵市先生树一块碑。河野1997年曾经从加拿大沃得汉特岛单人徒步到达过北极点。去年,他又计划用6年时间徒步从北极点经加拿大、阿拉斯加、白令海峡到日本,探险活动取名“回家”。他去年3月21日从北极点出发,5月中旬同后援人员失去联系。
    
    日本探险家和许多国外探险家一样,一次大型探险活动要经过若干年的准备。植村直己单人驾狗拉雪橇穿越北冰洋,就北极圈内住过好几年,从打海豹喂狗开始学起。河野行前曾多次到雷索柳特,进行考察、适应性训练、资料积累等准备工作。因此黄海波一了解,这里的许多人都与河野相熟。
    
    在雷索柳特,摄制分队住在爱斯基摩村的“印度人旅馆”。1995年记者随中国北极科学考察队到北极点时,住在机场边的“探险者之家”,到村里拜访过“印度人旅馆”的老板班赛尔。班赛尔是印度人,第一次到北极是来旅游。他发现到北极探险的人性格各异,但共同点是坚毅、执着,有备而来,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班赛尔萌生帮助这些人的愿望,就在这里开设了一家旅馆,为北极探险者提供支持。两年前,班赛尔逝世。他妻子特丽无力单独经营,把旅馆盘给了一家连锁旅店公司,改名“北方旅馆”。
    
    29日,特丽开车带日本人到预选的碑址,说,这个小高地边,夏天会形成一个小水塘,会开一些小野花。河野的姐姐、妻子河野顺子、“回家”后援会长宫崎等都看好这块地方。特丽又开车带人们到另一个地方,人们看到一片十字架,这里是当地人的墓地。顺子走到班赛尔墓前,跪下了。河野1997年到北极点,就住在班赛尔的“印度人旅馆”,班赛尔曾传授给河野许多极地活动的经验。特丽在所有人身后远远地站着,抹眼泪。顺子走到特丽身边,两个女人的手臂轻轻一触,两只手握在了一起,两人就这么站了一会。顺子说,在雷索柳特树一块碑,是为了感谢当地所有支持过河野的人。
    
    黄海波还了解到,摄制分队的向导彼得去年担任河野“回家”活动北美地区的陪同,计划负责从沃得汉特岛陪同河野徒步到白令海峡。他说,河野是个执着友善的人。他作为野外工作者是个仔细的人,而河野比他还仔细周全。“回家”活动的基地联络员仟浩向摄制分队介绍:去年5月16日接到河野在冰上的最后一次无线电信号:我遇到了冰裂,正设法通过。17日无消息。18日飞机到达出事地点,发现冰缝边上的雪橇,但无法降落。25日后援人员乘机降落在冰缝边,顺雪橇的绳子从冰缝下拉出河野的尸体。仟浩说,河野的表情很安祥。河野被空运“回家”到日本四国安葬。
    
    北冰洋上是一片碎冰盖。1995年,中国北极科学考察队除了遇到剪切带并成功地迅速规避外,还使用冰块搭浮桥通过了两道大冰缝。今年4月下旬,刘少创在88度线向北极点拖橇滑雪时,遇到大的冰缝,通过时落水,但成功上冰脱险。彼得说,没有看到刘少创单人无后援滑雪成功到达北极点的正式记录。这可能是因为刘少创的铱星电话电池和汽油炉两个关键设备出故障被迫返回俄罗斯一次,第二次上冰又是直接从88度线开始,纪录出现争议。一个中国人,没有日本人那样的训练条件和后援,能这样到达北极点,究竟算是成功还是失败,随人们评说吧。
    
    摄制分队原计划28日到雷索柳特即转乘双水獭飞机飞北极点,1995年中国北极科学考察队转机仅用3小时。摄制分队运气没那么好,北极点地区云层多,等天气等了两天。30日,双水獭从雷索柳特飞到尤里卡避难所加油后,飞行近5小时到达北极点上空。主驾驶道格和副驾驶尼克恰巧是去年送河野到北极点出发的人。这又强化了黄海波心里的一种成事在天的感觉。他盯着驾驶舱的机载DPS,在显示北纬90度(极点位置)时,飞机盘旋,准备降落。就在这5-6分钟内,天气起了变化,云层飘来,无法目视冰面情况。第一次试降离冰面2米时发现冰面有鼓包,道格旋即将飞机拉起。1995年,中国北极科学考察队在88度线加油时巧遇斯蒂格(与秦大河一起横穿南极大陆的5个外国人之一)带领的另一支探险队,试图贴近他们降落时,在1米高度发现冰缝,马上拉起,否则飞机会在冰上连续翻滚。
    
    摄制分队坚持继续试降。一小时内,飞机共三次试图降落,都因冰面起伏不平、视线受云层限制,被迫放弃。这一小时内,飞机被迫在飞行中从后舱油桶中加油一次,所有人员都因盘旋和颠簸晕机。
    
    无数人把成败以致生命托付给南北两极。富兰克林全队在北极遇难,斯科特全队在南极遇难。气象条件是任何人无法改变的。往年,5月上旬飞机都可以在北极点降落,今年,4月底就完全失去了降落条件。从南极点一路北上的《极地跨越/两极之旅》联合摄制队,最北着陆地点为88度浮冰加油站。在北极点上空完成拍摄任务后,返回尤里卡避难所。
    
    顺子在来时路上最后一处卖花的地方德累斯顿买了一束鲜花,放在冰箱里准备树碑仪式上用。摄制分队起飞前,她从花束中抽出一枝开着三朵花的花枝,请分队放在北极点——河野启程“回家”的地方。在北极点上空,副驾驶到后舱加油,黄海波一直坐在副驾驶的座位。他打开小窗,冻硬的花枝“呼”地被寒风卷进云雾。(叶研)
  


发表评论 


责编:陈玥 来源:央视国际网络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