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首页 > 国家地理 > 国家地理报道


稀有的汉民族标本
09.03 09:03


    四川省盐源县长柏乡是一个神秘的地方,生活在这里的汉族,至今仍然在服饰和习俗上保留着清代的遗风,置身其中恍若隔世。
    
    长柏乡地处云贵高原上川滇结合部的泸沽湖旁,海拔二千多米。这是一个有一万多人口的大乡,其中在黑地村、长柏村、中梁村里居住着汉族。
    
    这里的汉族大约是在清代从内地迁徙而来的。清朝中期曾有中原等地的大量汉族进入西南地区,最有名的就是“湖广填四川”。据考这里的汉族就是那个时期进入川滇一带的。据长柏乡黑地村五社的杨元清介绍,他们社主要有胡、杨、袁、尹、田、曾等姓氏。据族谱上说,他们均为江西迁入云南建川(今云南省宁蒗县境内),再因战乱迁入四川省盐源县长柏的,至今已有一百多年了。长柏其他汉族尽管与他们不同族,但迁入的时间和路线大致相同。
    
    长柏汉族周围居住的彝族、纳西族等,当时还处在比较低级的社会形态,加之传统的儒家文化根深蒂固于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汉人的思想里,因此,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长柏汉族较少受到其他民族的影响,更多更好地保留了本民族的传统,展现出比较典型的汉族传统文化遗风。
    
    长柏山高坡陡,人们多居住在半坡上,以土房木楞房为主。远远望去,梯田绕舍,炊烟袅袅,鸡犬相闻,真是一种“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过去长柏汉族极少外出,与外界的汉族交往也不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本满足了当地人的生存需求。相对封闭的生活环境使得他们很久以来依然保持着当时的服饰和习俗,村里的男男女女都穿着旧式服装,女人身上绣满了绚丽的花,男子则身着长衫。据老人们讲,这种服饰是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是从江西迁居过来后就一直流传下来的清朝中期汉族服饰。而这样的服饰在内地几经变迁,早已见不到了。就是距他们四五十公里远的盐塘乡的人们也很少看到这种旧时的服饰,长柏汉族经过他们那里,总是吸引着不少人的目光,特别是妇女身上满是绣花的衣服,更是让外面的人好奇。今天,如果走在长柏乡的村寨里,仍然随处可见老人们穿着旧式的服饰,无论劳动、带孩子、闲耍均是这般打扮,仍旧有一些结了婚的女子包着大大的布头帕。最让人奇怪的是未婚小姑娘的白头帕,充满了青春活力的女孩子被那又大又笨的头帕束缚着,不知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长柏汉族也依然保留着汉民族旧时的不少伦理道德和民族传统。老人们都爱唱民歌,有《采茶歌》、《放羊歌》、《四季歌》等。如果遇上婚丧嫁娶和传统节日,长柏乡更能显示出汉民族的传统文化。在葬礼上,琐呐声里,哭丧、绕棺、出殡无不繁复,人们置身其中,仿佛回到了久远的过去,忘却了现代社会的喧嚣……
    
    由于闭塞,长柏乡的生产力还停留在比较低的水平上。在这里仍然可以看到马帮,感受“山间铃响马帮来”诗情画意。仍然可以看到妇女使用连枷脱粒,像是在跳一种原始的舞蹈。
    
    1996年盐左(盐源县城至泸沽湖镇)公路开通,穿过长柏乡境内,外面的现代文化与思想更多地传了进来,长柏乡不再封闭。外来文化迅速冲击着长柏汉族的传统文化,长柏古风在短短的几年里发生了巨变,许多传统不再保留,清朝遗风在迅速地消矢。
    
    中国汉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九十四以上,但是像长柏汉族这样今天仍留有清朝遗风的,则非常罕见,这是研究汉民族的绝好的活标本。我们真切地希望长柏汉族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有计划地保留自己传统的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旅游开发的极好的人文资源。(《华夏经纬》)
  


发表评论 


责编:陈玥 来源:东方网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