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首页 > 国家地理 > 国家地理报道


苏州文庙府学
09.16 14:10


    
    
孔子磨漆画像

   
    苏州城南,有处黄墙高瓦、古木参天、建筑伟丽的建筑群。它就是始建于北宋景祐二年(公元一○三五年)的苏州文庙府学,由北宋著名政治家、时任知州的范仲淹创建。历经拓垣扩地,至明清时,苏州文庙府学已是深广巨丽,占地达一百五十余亩,呈现左庙右学的格局。苏州文庙原为祭孔的场所,后变为学堂,范仲淹开创了“庙学合一”的新体制,布局为“东庙西学”。东庙有棂星门、戟门、大成殿、崇圣寺等;西学有泮池、七里池、明伦堂等。
   
    庙前棂星门,六柱三门四扉石牌坊,青石冲天柱雕云龙海浪,横枋雕龙凤仙鹤,扉门雕牡丹葵花,堪称石雕艺术精品。由棂星门入,经洗马池上石桥,有神道,左右两碑亭,过红门、戟门,即广庭高殿,历露台至大成殿。范仲淹建时称宣圣殿,建炎兵毁后重建,明宣德八年(公元一四三三年)况锺又重建,成化十年(公元一四七四年),邱霁见殿宇敝陋不称,再度重建。大成殿的露台三面置石级,四周台口为青石阑板。由香港知名人士汤恩佳捐赠的高三点二米、重达两吨的孔子铜像于二○○○年九月坐落在文庙大成殿露台前,供人们瞻仰,使“江南第一孔庙”大放光彩。
   
    苏州文庙府学前为泮官坊,入门,东置杏坛,五棵银杏,为范仲淹手植,历经千年风霜,枝叶繁茂,为文庙“三宝”之一。经来秀桥入锺秀门,左右为名宦祠、贤祠,又北为范文正公祠,祠后有泮池,过北仪门,又有大池,有七孔石桥跨水上,名为七星桥。过桥上露台,即登明伦堂,堂后依次为至善堂、毓贤堂、敬一亭、尊经阁,过阁后众芳桥,左为采芹亭、小池,右为道山亭、大池,又有教官之廨宇、诸生之庾厨及观德亭诸构,池沼畦圃,长松古木,交荫环酾,风物清嘉。珍藏的各类碑石上千块,是研究明清时代苏州资本主义萌芽的第一手资料。
   
    大成殿为庙中主体建筑,重檐九脊,墙瓦均饰以红,大成殿建筑面积六百三十平方米,五十根擎天大柱全系楠木,颇为壮观。现在殿内一幅全国最大、千年还可光彩照人的单幅孔子磨漆画像,长达七米,宽近五米,构图饱满,气势磅礴,画面上的孔子顶天立地,大袖宽袍,银须飘胸,双手拱合,谦恭温良,让人们感受到一种人文意境的升华。巨幅孔子磨漆画像完全不用笔,以“画圣”吴道子的画为底本,保留盛唐“吴带当风”的遗韵,利用上个世纪出土的汉代画像石作为背景,增加了孔子故事的真实性。殿内还存有极为珍贵的中国四大宋碑:《平江府图》、《天文图》、《地理图》、《帝王绍远图》。
   
    苏州文庙府学在宋代开州县办学之先,又是当时规模最大、从教兴文的地方学府,学制之雄丽,池圃之幽邃,尤为江南诸学之冠。古有“吴学之兴始于文正范公”和“天下之有学自吴郡始”之说,是教育史上一处极其值得纪念的地方。
   
    清康熙五十二年(公元一七一三年),玄烨赐额“学道不淳”。乾隆帝弘历六次南巡,六次驻跸。乾隆十三年(公元一七四八年),赐额“白鹿遗规”,并多御诗嘉勉。光绪三十年(公元一九四年),端方于此创办江苏师范学堂,一九一一年,改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至一九二七年,与诸校合并为苏州中学,苏州中学由汪懋祖任校长,教员中有沈昌直、颜文梁、吴梅、钱穆、吕叔湘等,以国文学科师资最强。(钱定奇 胡伟/文)(杜建华 钱定奇/摄)
   
   
   

    
棂星门

   
   

    
大成殿
  


发表评论 


责编:红立 来源:人民日报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