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考古专家近日在新郑郑韩故城内发现郑国公族墓地,规模赶超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其中包括18座春秋时期郑国贵族陪葬车马坑、3000多座墓葬,埋葬有多位郑国国君,属郑国王陵遗址。 郑韩故城是春秋时期郑国和战国时期韩国先后建都所遗存的城址,位于新郑市城关附近的双洎河与黄水河交汇处,东西长约5000米,南北宽约4500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世界上同期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垣之一。 文物考古专家说,这个墓葬是我国迄今为止所发现的郑国墓葬中最大的贵族墓葬,也是迄今为止我国所有郑国墓葬中发现的第一例有墓道的墓葬。 这次发现的“中”字型大墓,曾在去年年底普探过,当时认为是几个排列紧密的小墓葬。 今年3月配合群众基建挖掘时,专家最初只想大概清理一下。“可到揭口时,怎么也探不到边缘。当时我就非常疑惑,隐隐感觉到可能会有不同寻常的事情发生。等到打开看见一个倾斜的墓道时,我们都惊呆了。虽然早知道这周围可能会有郑国国君级大墓,没想到就在这里!”谈起当时发现的感觉,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郑工作站站长马俊才依然激动异常。 由于这是郑国墓葬中首次发现带墓道的墓葬,形制特殊,规模庞大,马站长立即向上级文物部门汇报。新郑市政府也非常重视这次发现,决定放弃这块居民住宅区的开发,改建成博物馆。据了解,当地政府仅退赔群众买地损失就达上百万元之多。 但情况令人不堪目睹。中心墓室上的盗洞有30多个,像筛眼一般密密麻麻。这些盗洞是不同历史时期的,多数是民国期间所为。因为1923年,离此墓500米远的李家楼曾发现了一座大型春秋郑国贵族墓葬,即郑公大墓,出土了莲鹤方壶、大型钟、九件牢鼎等青铜礼乐器近160件,轰动全国,震惊世界。但也引来了全国各地的盗墓贼。他们在此常年狂挖滥盗,许多珍贵古墓葬惨遭破坏,郑国墓葬多“十墓九空”、甚至“十墓十空”。虽然知道墓室中很可能不会有什么大的发现,但为了解这座特大型春秋墓的形制,获取遗留下的文物,考古人员还是决定全面发掘。这个过程中,他们发现最东边的墓圹有大面积塌方迹象。为使墓圹夯土强固不滑塌,造墓人在数层绳子所在的夯土中间铺设了密集的木框网架,非常类似现代建筑的钢筋网。为了使椁室坚固,造墓人在墓圹上楔满了木桩,木桩上系上粗绳,粗绳的另一端系着每根椁木。这种用木框网加固墓圹夯土、用绳子栓牢椁木的墓葬营建方法,在东周时期大型墓圹中是极为罕见的。 墓室的发掘是在一种悲观失望的气氛中进行的。但到清理南墓道时,一片光明出现在眼前。文物工作者在此发现了大面积的、各式各样的古代马车。这些木车经过2400年左右的时间,已经朽成土灰,与泥土混在一起,只剩下一丝颜色上的差别,清理它们就是从土里挑土的过程,难度相当大。而且,当年这些车是相互摞起来掩埋的,叠压关系非常复杂,腐朽后土的压力又使部分构件严重变形,更是不好辨别。最令人头疼的是墓道中的车大大小小,各式各样,许多造型是以前从未见过的,根本没有可借鉴的资料,一切都要靠工作的细心、经验的判断和大胆的推测来推动,让人既兴奋又心怀忐忑。 他们顺着墓室向外清理,车子的痕迹显现出来,其密集程度基本上达到了难以下脚的地步。马俊才站在墓道边,指着正在墓道内工作的人员说:“一共有近10人的队伍在现场清理,他们最低的是高级技术工人,每人都有不少于5年的执手铲现场清理文物的经验,否则就不能胜任。有人说绣花难,清理车马坑比绣花还难。一个车马坑想清理出个眉目,至少需要6个月时间。” 据介绍,一般木质的车辆,木材多在十数年间朽坏,周围的土分子进入朽木,形成朽灰,清理出朽灰也就清理出了车子的原形。这个墓道中的车子,高贵典雅,装饰豪华,用工讲究,采用了坚固耐用的上等木材,历经数百年后才开始腐朽。这时,周围的土壤已经压实成形,不能渗入开始腐朽的木头中。结果,木材表皮的漆痕粘附在土上,木材朽掉了,中间形成了空洞,没有了依托的基础,也就无从清理。面对新情况,工作人员请来具有丰富经验的老技师,确定了往空洞里灌注石膏成形,再清理石膏并保存下漆皮的办法,使清理工作顺利进行。 现在,经过2个多月的清理,南墓道已经完成了1/3的面积,17辆车显露出来。靠墓道的东西两边,各放置一排两匹马驾驭的小型车,中间摞着一排四匹马驾驭的中型车和六匹以上马驾驭的大型车。这些车的车轮摘掉后侧靠在坑的四壁,外立面向外,车毂向一个个小炮筒对着地面,毂上镶嵌着青铜、象牙、骨等不同的装饰物。这些车全为辕头弯曲的独辕车,车衡上分缰绳的圆环十分清晰。 在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御(驾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因为古代的车主要以马、牛为动力,往往是几匹马同时拉一辆车,一大把缰绳通过衡上的圆环握在驾车人手里,必需有娴熟、高超的驾车技术才能掌握车的进退、速度、方向。而且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只有贵族才能有车,才有资格谈得上“御”。《春秋》、《左传》等史书中,不乏有因驾御有功而受封的事例。(记者王阿敏李丽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