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首页 > 国家地理 > 国家地理报道


丽江:不能承受商业之重
10.14 16:41


    
    王冬海(化名)是丽江县一中初三的学生,家住丽江古城一个僻静小院里。每逢旅游旺季来临时,蜂拥而至的游客总是让王冬海一家的生活过得有些不知所措。王妈妈念叨着要搬出古城,到新城另置新居,可又对这居住了几十年的老屋恋恋不舍。
    
    尤其让王冬海苦恼的是,“每天都有好些游人拉着我照像,我都快成人家照片里的背景了。”
    
    清流浊流今朝往夕
    
    小桥、流水、人家。水是丽江古城的灵魂,它来自于玉龙雪山千年冰川的点滴融汇,流经每一户人家的门前,纳西人世世代代在里面淘米洗衣。在“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和通过理由中,“家家流水、户户垂杨”的水乡风貌,被认为是丽江区别于其他古建筑群的最重要标志之一。
    
    “最懂得古城用水公约的是妈妈,按照我们纳西族的规矩,每天早上8点之前只能洗菜淘米,中午十一二点才能洗衣服,下午2点后才能洗拖把。这是连3岁小孩都懂的道理。”王冬海说。
    
    纳西人爱护水,就象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可是很多外来者却并不理会这世代传袭的风俗。走马观花、来去匆匆的游客,往往不经意间就随手把垃圾扔到河里了。一位每天都在古城巡视的城管人员告诉记者,在旅游旺季至少每天能“捉”到10多起犯禁者。可是尽管这样,仍止不住这种现象,人们仍能在河道里看到垃圾种种。
    
    最让王冬海气愤的是,有些新搬来的住户,只要城管人员没看见,他们就在河里洗拖把、丢东西。“夜深人静的时候,有些人甚至往里头倒痰盂!”有的饭馆、客栈的厨房污水,也不经处理就直接排到河中了。“按纳西人的老话,往河里扔东西,是要遭龙王报应的!”王妈妈在一旁插话道。
    
    直接结果是古城水质的迅速退化。尽管来往的游人还惊异于“东方威尼斯”的绮丽风貌,可是对于古城居民来说,早已不复当年的的清流了。古城总体水质目前只能达到三类水标准,在下游部分地区,甚至低于五类标准。在抽查样本中,粪大肠杆菌超标最为严重。据专家分析,致污的主要原因是过多的人流量对水系自身净化造成严重威胁。
    
    “以前我们喝的水都是从河里打的,现在可不行了。”王妈妈心痛地说。“将来环境若是破坏,这些外地人拔腿就走了,他们没有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来爱护。”
    
    “过于浓厚的商业气息正在破坏丽江古城的生态平衡和传统的生活方式。”在当地环保部门一份报告中说道。一位从事宣传的工作人员认为,这甚至已成为明年丽江古城接受联合国第一次5年定期监测评估的一个重大障碍。
    
    “山坡羊”不再,“凤尾竹”起舞
    
    傣族名曲《月光下的凤尾竹》悠扬的曲调终日回响在丽江古城中,不知从何时起,卖葫芦丝的乐器店从四处冒了出来。然而在“东巴宫”演奏的纳西古乐传承人杨曾烈老先生告诉记者,纳西族地区的传统民族乐器,应当是芦管和胡拨;纳西人世代传唱的,是洞经音乐《山坡羊》、《到春来》和《浪淘沙》。
    
    “走在古城街道上,你看到的是一幅与真实纳西人无关或变异了的旅游商品交易图。”云南省生物多样性和传统文化研究会的生态学者李波说。
    
    游人如潮,意味着商机无限。古城里原来居住着6000多户纳西族居民,自从旅游业蓬勃发展起来,主要街道上的1600多家户主纷纷开起了店铺和客栈。政府部门统计,这其中有70%以上都是外来人口在经营。王冬海告诉记者,他家门前这条街上的店主,几乎都是近几年从福建和大理迁来。而且铺面出租,合同往往一订就是几十年。
    
    纳西人迁出了祖祖辈辈居住的老屋,搬到新城里崭新明亮的商品房中。那长满青苔的台阶、井沿,见证了百年风云的雕花木门窗,已被翻修一新,迎接八方来客。古朴宁静的古城,正在变成游客和商贸的街区。只有站在小小的四方天井,摒弃了外面世界的喧嚣嘈杂,仰望澄净蓝天,才能重新体会到这高原小城本来的美。
    
    夜幕降临,河边的饭馆、酒吧灯红酒绿、觥筹交错。“我对书中描写的香格里拉充满了向往。今年暑假一个人来到这里,可没想到看到的尽是外地人。那小桥流水人家的安静生活,几乎是看不到了。”来自广州的女孩何莉莉不无遗憾地说。
    
    原丽江古城保护行动计划办公室主任段松廷对此感到非常担忧,“人口的置换和空间污染,如果再不进行有效控制,将导致古城文化主体的转移和失落。而这正是古城作为文化遗产最有价值的部分。”
    
    不但是传统的“用水公约”遭到破坏,变了相的文化产品也充斥着古城的旅游商品市场。北京游客林夕兴冲冲地在古城买了一件印着东巴文的文化衫穿在身上,云南省社科院纳西族学者杨福泉告诉他,“吉祥如意”四个字中有三个都写错了。
    
    由于缺乏对文化产品的权威认证机构,街头卖得红火的各种东巴文化衫、壁挂等饰物谬误百出。甚至连店主都不知所云。“巨大的商业利润促成了民族文化的表层利用,长此以往,将使民族文化的主体精神变异、消落。”杨福泉说。
    
    2002年7月,世界遗产协会开始对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地进行6年一度的检测。8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关于世界遗产保护地的研讨会上,不少学者提出,我国目前面临着如何有效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严峻考验。
    
    “大众旅游”还是“精品旅游”?
    
    据政府部门提供的数据,丽江古城去年游客人数达到320万人次,旅游业收入17亿元,今年更上一级台阶,有望达到20亿元。在旅游黄金周期间,每天中午,大约有3万人同时涌入古城狭窄的街道,在新华街、东大街等长约3公里的游览街区中,人头攒动,接踵摩肩。然而与之形成巨大反差的是,有资料显示,当地政府每年用于古城保护的投入却不足千万元,其中从旅游收益中返还的还不到100万元。当地人形象地称之为“旅游越发展,古城越衰败。”
    
    不只是丽江,据一些专家透露,他们在调研中发现,虽然一些地方从世界遗产上获益不浅,但遗产地的保护管理基金却往往得不到有效保障。
    
    丽江旅游已有17年的发展历史,从1995年起,更是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这一幕幕活生生的生活画卷,不能像兵马俑那样用玻璃柜框起来,禁止触摸和拍照。任何外来文化都会对这里的原生形态产生影响,更不用说强势的现代文明。因此丽江古城保护面临的挑战无疑是巨大的。
    
    “最大的冲击来源于古城不得不迎合游客的需要,掠夺居民的需求和空间,对古城进行改建和开发。这必然会导致对原有的真实性和传统氛围的破坏。”丽江市政部门一位工作人员说。
    
    生态学者李波对此提出了更加明确的建议。他认为,在逐渐走向成熟的旅游规划中,应当把大众旅游和精品旅游项目区分开来。根据各地环境所能承受的分量规划不同的模式,开发不同项目。切不能让景区负重超过了实际的承载能力。
    
    “当地人世世代代生活在这个地方,他们才是这里的主人。你来开发,实际上是利用了他们的家园。尊重当地人的意见,保证他们的权利,是旅游开发中应当着重考虑的问题。”在他看来,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模式,除了对环境的低影响外,还有一个重要特征是以当地人为开发主体,实现文化上的平等对话,而不是带着游客去猎奇。否则,纳西人的生活家园被置换,千百年沿袭下来的传统文化终将不复存在。数年后人们看到的,将是一幅外地人演绎的“丽江旅游图”。
    
    最近,当地政府提出再次拓宽游览路线的计划,欲打通古城南北通道,修缮古城南片小区,把游客进一步疏散到古城腹地。“听说南边那一带都要开发成旅游区,开商店建客栈,那么我们往后是不是也要搬出古城,住到新区去呢?”14岁的王冬海向记者问道。(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曹滢)
  


沿着洛克的足迹:外国学者看滇西北70年生态变迁  (2002年10月15日)

发表评论 


责编:王卉 来源:新华网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