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队在思茅地区对野象栖息地调查时发现,长期生存在原始密林的野象群,已经对村庄的生活产生了适应。如今,已经学会了在村庄里与村民们争斗着生活。 亚洲象一般喜欢在丛林里生活,傍晚及夜晚走出森林来活动。然而考察队在思茅地区发现,长期生活在思茅地区的亚洲象逐渐改变了游荡式的生活方式,开始在村庄定点生活,也在逐渐适应村庄的生存环境。 张立:这个家族群经过几年的游荡,逐步在这个地点定点来活动,给当地的老百姓带来了很大损失,这五头象实际上也在逐步适应现代这种生存环境,举个例子说:比如以前象一般都在白天活动,现在因为白天老百姓活动较多,象本身也产生了一些行为适应,白天人多,它来了(人)就吓它,它一般都是晚上四五点钟以后才出来,出来以前,也有一些报警的鸣叫,告诉老百姓,我要来了,这样老百姓就收工,它就从山上下来,取食一些农作物。 考察队的专家对思茅象群的食物习性进行了调查,并对这群亚洲象的食性进行分析,发现亚洲象在思茅地区取食的十九种野生植物中,大多数为偶尔取食植物,而取食的农作物有七种,有五种为亚洲象喜食植物,而亚洲象在食物上对农作物有了很大的依赖性。 张立:主要取食农作物的原因可能有几个,一个就是说农作物的食口性和营养成分,有一个研究表明,比野生象的天然食物,它的营养成分较高,同时分布比较集中,取食方便。另外一个原因,现在这个地区实际上适合象生存的天然栖息地已经很少了,它在天然栖息地里的食物可能是不足的。 此外,调查发现,象群在对主要食物源地---农田所在位置和周围环境有明显的选择性,在调查取食农作物的痕迹中,69%的取食点离周围村庄之间的距离在五百米到一百米之间,92%的取食痕迹点与深林之间的距离小于一百米,象群选择这种离村庄有一定距离,同时又距离密林较近的取食点,这种行为也体现了象已经对人类活动的适应性。专家指出,思茅当地人象冲突正随着亚洲象取食造成的粮食损失不断增加而日以加剧,因次,应尽快遏制由于人为活动造成的亚洲象栖息地急剧缩小和严重的片段化趋势,给亚洲象提供充足的野生食物源是保护该物种的关键。(刘君李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