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从法国归来,我就碰到了一位曾旅居欧洲多年、精通欧洲历史文化的朋友。当谈到对法国的印象时,这位朋友问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有没有去过圣米歇尔山?”一句话就透出他是旅行的行家。对于一般旅游者来说,法国总是和凡尔赛宫的金碧辉煌、巴黎铁塔的鹤立鸡群和香榭丽舍大街的缤纷繁华联系在一起,极少有人提及诺曼底地区的圣米歇尔山,更不知西方流行着的一句“没到过圣米歇尔山就不算到过法国”的话。 从巴黎乘坐高速火车,一个半小时便到了诺曼底地区的蓬特尔松小镇,然后再坐一个半小时的大巴就可抵达圣米歇尔山。我心中的好奇和向往刚刚还在公路两旁翠绿的树丛中游走不定,双眼忽然在一霎那间无法聚焦——路旁的树丛已在不知不觉中换成了一片极为宽阔的草场,远处与草场相衔接的,是一望无垠的流沙。一座锥形的小山从流沙中兀然拔地而起。最为壮观的是,山顶上锥形的圣米歇尔教堂建筑群足足比它赖以存在的、直径约1公里的小山高出近两倍!教堂哥特式的尖顶高耸入云,顶上金色的圣米歇尔雕像手持利剑直指苍穹。涨潮时,海水会从15公里以外的大西洋奔涌而来,瞬间没过流沙,使圣米歇尔山成为一座孤岛。 这就是被人冠以“世界第8大奇迹”的圣米歇尔山——天主教除了耶路撒冷和梵蒂冈之外的第三大圣地、法国前总统密特朗所说的“法国的泰山”。1000多年来,它傲然独立,凭海临风,睥睨大西洋海水的潮起潮落,接受着一代又一代信徒的顶礼膜拜。 不知是圣米歇尔山的名气让信徒们创造出与之相关的神话和传奇,抑或是神话和传奇使圣米歇尔山闻名于世,总之,圣米歇尔山千年历史就是一部厚厚传奇故事。 公元708年的一夜,在圣米歇尔山附近修行的红衣主教奥贝,梦见大天使米歇尔手指沙滩上的一座小山,示意他在此修建教堂。起初奥贝主教不以为意,但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米歇尔天使3次出现在奥贝的梦中,并用手指在奥贝脑门上点出一个洞,奥贝这才恍然大悟,赶紧着手动工。圣米歇尔教堂浩大的工程就是从这一年开始的。 之后的800年间,无数的教士和劳工们将一块块沉重的花冈岩运过流沙,一步步拉上山顶。然后,又有无数的建筑家和艺术家在这些坚硬的花冈岩上留下他们修整和雕凿的痕迹。直到16世纪,圣米歇尔山教堂群才真正完工——奥贝的一场梦让人整整忙活了8个世纪。 沿着圣米歇尔山的青石板路拾阶而上,两旁商店和餐馆林立,偶尔还会发现一些小旅店,所有的这一切都井井有条地挤在路旁。它们的精致和小巧会使你产生一种温暖而舒适的感觉。也难怪,外面的寒冷是透不进来的,因为来势汹汹的海风会遇到坚固的山墙,在徒劳无功的冲撞之后,只好折头向大海撒气,激起一波又一波的滔天巨浪。 爬了20分钟,一抬头,雄浑壮观的圣米歇尔教堂和修道院建筑群已经安详地站在你的面前。这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群,由下而上每一个建筑、每一条拱线、每一条花纹都向上冒出尖峰,所有尖峰错落有致、井然有序,让人感觉有一股向上飞升的合力。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每一层尖峰都有基本相同的顶高,但实际上它们底下的建筑石基却高低起伏,相差甚远。800多年间时断时续的修筑工程、风格各异的众多建筑师和修筑方式,居然能把建筑群建得如此完美而和谐! 建筑群的底部是由罗马式大石柱支撑着的两个大殿。几百年来,这是储存食物和收留贫穷朝圣者的地方。这两个大殿至关重要,因为它为人们提供了食和住两个最基本的生存保障。不过在法国大革命期间,这里也曾经作过监狱,一些著名人物曾囚禁于此。 再往上走,就是教士们的修行室及会客厅。穿过无数的厅堂,走过迷宫似的走廊,终于爬上了顶层的圣殿。怀着敬畏初登圣殿,空旷的殿堂让我惊叹莫名。这就是传说中的、令无数朝圣者顶礼膜拜的圣殿吗?居然没有一个精美的石雕,也没有豪华的讲坛,哥特式玫瑰窗上镶的也不是绚丽的彩色玻璃。一切都那么平凡而朴实,没有夸张,没有奢华,如此雄伟壮丽的外形之中,居然隐藏着如此朴实浑厚的心灵。 我看过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也进过耶路散冷的耶稣基督堂,还有欧洲其他一些大大小小的教堂,里面华美的雕塑和装饰、绚烂晶莹的彩色玻璃、宽阔的讲坛、巨大的管风琴,高远神圣的感觉会让你感到自己的卑微。而圣米歇尔大教堂则完全是另外一种神圣,它平静、安详、朴实、浑厚。身处其中,一切浮躁会烟消云散。也许只有如此宁静才能使教士们潜心修行,只有如此亲和才足以吸引八方的信徒不顾被流沙吞噬、被海潮卷走的危险上山朝圣。 在教堂钟楼的顶端,大天使圣米歇尔手持利剑,展翅欲飞,庇佑着诺曼底的大地。在圣经故事中,他是守护天堂入口的大天使,英勇无比,曾经战胜过魔鬼撒旦。他能称量人类的灵魂,区分善恶;他引领人们进入天堂,使他们免受恶鬼的诱惑。 从圣米歇尔山顶上,可以俯瞰下面一望无际的流沙,15公里以外,才能看到大西洋的海水。千万别被表面平坦光滑的流沙所迷惑,它内部的暗流会像蛇一样滑动,缠住人腿,慌乱中拔不出双腿的游人,就会被流沙吞噬。雨果曾经描写道:“陷入流沙之中,一定会遭到惊心动魄的埋葬,这个过程是漫长的、必然的、毫不容情的……”。 圣米歇尔山所处的圣马洛湾以涨潮迅猛而出名。每天傍晚,大西洋的潮水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奔袭而来,刹那间淹没流沙,把圣米歇尔山围困在滔滔巨浪之中。一些试图趟过海水上山的信徒就曾经被汹涌的海水卷走。值得一提的是,在1337年至1453年的英法百年战争中,曾有119名法国骑士躲避在修道院里,依靠围墙和炮楼,抗击英军长达24年!因为每次只要坚守半天,势如奔雷的涨潮就会淹没通往陆地的滩涂,为爱国者们赢来宝贵的半天休息时间。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此岛是该地区惟一没有陷落的军事要塞! 我是幸运的,因为圣米歇尔山最大的两次涨潮一次在春季(3月21日左右),一次在秋季(9月23日左右),而我于9月21日上山,正是今年圣马洛湾海水一年中的高潮期。时值国内的中秋佳节,夜空朗朗,皓月当空,城下洪波涌起,惊涛拍岸,猎猎海风中似乎传来劳工们的号子、教士们的祷告、囚徒们的叹息、守城将士的呼喊……。国内万家团圆之夜,在圣米歇尔山感受这种壮烈和神圣,也不失为一次难得的经历。(杨丽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