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清朝中叶,在北京南城薛家湾胡同,就出现了一座不同寻常的家庙——“钱氏宗祠”。“钱氏宗祠”原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分三个院落。前院主要为钱氏祠堂,内供钱氏画像、牌位,康熙和雍正赐的“保障江山”、“保我子孙”的匾额,以及乾隆时的官窑瓷器等供品。中院为娘娘祠堂,供奉着钱氏夫人的牌位。后院为花园,但“文革”时被居委会占用。以上两院那些原来遗存的文物,由于时代的久远和“文革”的破坏,几乎都荡然无存,只留下道光十八年重修“钱氏宗祠”的石碑尚埋在地下。 ■经过200多年的漫长岁月,钱氏后裔们仍居于此,其中最长者为钱氏第33代孙、今年已99岁高龄的钱鸿绪老人 “钱氏宗祠”坐北朝南,门不大,带脊。在门的上方墙面上镶有一块石匾,上面雕有“钱氏宗祠”四个大字,至今仍清晰可见。斑驳的木门上,有门联一对,字迹已十分模糊,但经过我们的反复辨认,还是把它认了出来。上联是“武肃勳名久”;下联是“彭城世泽长”。横批:“铁券家声”。据《宸垣识略》载:“吴越王钱镠祠在芦草园,雍正二年敕封诚应吴越武肃王。其裔孙世章创建西竺庵,在南芦草园。”其中“吴越王钱镠祠在芦草园”的“芦草园”乃是薛家湾的笔误。“其裔孙世章创建西竺庵,在南芦草园。”即今南芦草园胡同路南30号(旧门牌40号)大门内,亦名大西竺庵,如今早已变成了一个破旧的大杂院了。由此可知“钱氏宗祠”历史之久远,现在经过200多年的漫长岁月,钱氏后裔们仍居于此,其中最长者为钱氏第33代孙、今年已99岁高龄的钱鸿绪老人。钱老一生共有6男6女,如果再加上孙辈,总共有70余口,早已是四世同堂,真可是南城的一个大户人家了。 ■历代众多的名人如苏轼、范仲淹、米芾、岳飞、文天祥等人,都对他有极高评价 吴越武肃王即一千多年前唐末五代初、统治江浙一带40多年的吴越王钱镠。钱镠出生于唐大中六年(852年)浙江临安的一个“世田渔事”家庭。自幼好武后又喜文。19岁时因家境贫困,以贩私盐为生。21岁时参军,由于他机智多谋又勇敢善战而屡屡得胜,故因功累升。唐乾宁三年(896年),钱镠在平定董昌叛唐称帝的战斗中大获全胜,被唐王朝封为镇海和镇东节度使,统辖江浙一带,居然成了当地的“土皇帝”。但钱镠这位“土皇帝”与众不同,他没野心,不向外攻伐,以“保土有民为主”,爱护百姓,提倡养蚕种麻,发展生产 和繁荣经济,并亲自带领士民修堤、筑坝、建城。在“保境安民”的口号下,短短几十年,在藩镇割据、战乱不止、民不聊生、遍地烽火的中国大地,唯有他统治下的江浙一带,成为生产发展、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安定的一个“世外桃源”,也实在是难能可贵。钱镠还“度德量力而识时务”,从无非分之想。他始终尊重唐王朝,拥护国家的统一,并且还谆谆教导自己的子孙,要“子子孙孙善事中国,勿以易姓废事大之礼。”后唐长兴三年(932年),钱镠病危,召亲眷重臣于榻前:“吾病必不起,诸儿愚懦,谁可仕后事,公等自择之。”众一致推钱七子元瓘继承王位。钱镠亲自将国印、兵符、城门钥匙交予元瓘并又再三嘱咐:“子子孙孙要善事中国,勿以易姓废事大之礼。”言讫,钱镠即懵逝,终年81岁,在位41年,墓葬临安安国山麓,并由朝廷批准,分别在杭州和临安为其建祠立碑。 自此以后,他不但受到各个朝代朝廷的尊敬,而且历代众多的名人如苏轼、范仲淹、米芾、岳飞、文天祥等人,都对他有极高评价。其中文天祥的“千年之功德,百世之楷模”为世人所传诵。钱镠逝世不到百年,大宋朝建立。当时统治江浙一带的吴越王为钱氏之孙钱弘俶。钱弘俶后来依照钱氏遗言,纳土归宋,举家迁居洛阳。后又历经元明清等各个朝代,钱氏后裔流落到全国各地,其中在北京的一支于清朝年间在北京崇外薛家湾建起了这座“钱氏宗祠”,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也正是由于钱氏在历史上的功绩,清朝的皇帝于雍正二年,特敕封钱氏为“诚应吴越武肃王”。这在历史上来说是独一无二的。 ■铁券,即“金书铁券”,俗名免死牌。是唐昭宗于乾宁二年(895年),在钱镠平定董昌叛乱后,特赐给钱镠的 北京“钱氏宗祠”大门上有一对门联,上联是“武肃勳名久”。武肃,即武肃王钱镠。下联是“彭城世泽长”。彭城,传说钱氏远祖即起彭城钱铿。横批:“铁券家声”。铁券,即“金书铁券”,俗名免死牌。是唐昭宗于乾宁二年(895年),在钱镠平定董昌叛乱后,特赐给他的。此 铁券用铁铸成,长约52厘米,高约30厘米,厚约2.4厘米,重132两,瓦形。上嵌金字350个。其中有“恕卿九死,子孙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责……”等句。是唐王朝对钱镠的最高奖赏。难怪当钱镠接受这个铁券时,被感动得哭了起来,说道:“我才46岁,就受皇上如此厚赏,恩重难报啊!”并以此谆谆教导自己的子孙:“要谨当日慎一日,诫子诫孙,不敢因此而累恩,不敢因此而贾祸。”此铁券于元骑兵南侵时,钱镠后裔窃页以逃,途中落入黄岩泽库。后被一渔人捞得,以十斛谷换回,后被钱氏家人沉入家中井底,以保永存。解放后,钱氏后裔将此券献给国家,当时由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保管。1959年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又将此铁券移交给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几年前此铁券曾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公开展出,本人曾亲眼目睹,其实物与历史资料记载无异,深感钱氏一门家族好声好名,且悠且远。 ■文学家钱玄同、钱钟书;科学家钱三强、钱伟长、钱学森;外交家钱其琛以及钱正英等都是钱氏的后裔在唐末五代初复杂 纷纭的战乱和政治斗争中,由于钱镠始终执行了“保境安民”和“善事中国”的统一思想和政策,加之他严格教子,从而上得天子欢心,中得邦邻青睐,下得百姓拥护,不但使百姓免遭战乱之苦,同时也使自己和自己的子孙们免遭杀戮。故钱氏后裔千余年来生生不息,子子孙孙遍神州,以至海外。其中在朝为官者也几乎每朝每代都有。如北宋大臣钱惟演、清康熙内阁中书钱昶、清末举人民国时任旧金山领事的钱文选……至于到了近代,钱氏后裔更是人才辈出,声名显赫,如文学家钱玄同、钱钟书;科学家钱三强、钱伟长、钱学森;外交家钱其琛以及钱正英等都是钱氏的后裔。 考证链接 北京的钱氏宗祠位于崇外原三里河以北、北桥湾街以东的薛家湾胡同。它是明朝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建了外城之后,才逐渐形成的一条胡同。此胡同很有特点:东北高,西南低,斜向且带有弯。胡同两边的门,有不少都高出地面很多,用石板垒成台阶,有的达八九层,再加上斑驳的大门、风化的门墩、灰色的屋瓦高墙,立刻给人以古老的历史感。据久居当地的一位老者谈,这条胡同东段过去大部分都是做买卖的有钱人家。最早天津的“海张五”(传是在天津搞轮船生意的大商人)就在这条胡同有很多房产。而北京著名的“亿兆”商店经理赵彬儒也住在这里。此外,这里还有旧鄞县会馆、明建关帝胜境,然让人感到最有意义和历史价值的,还是那座面积并不甚大的“钱氏宗祠”。(舒了 司小建) 来源:《北京青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