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首页 > 国家地理 > 国家地理报道


上海大规模展出山西晋侯墓群出土文物
05.06 10:38


    “晋国奇珍——山西晋侯墓群出土文物精品展”近日在上海博物馆开幕,首次向公众展现出2700多年前晋文化的风韵。展厅装修得一如山西乔家大院,大红灯笼映照着青铜编钟。
    
    本次展览一共汇集了145件(组)晋侯墓地出土文物精品,其中有青铜器94件、玉器46件(组)、石磐4件、金饰件1组,其中大部分是北京大学考古系和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合作的成果,还有一些分别来自于上海博物馆、山西省曲沃县博物馆和美国华裔收藏家范季融先生的藏品,台北故宫博物院也提供了所藏晋侯青铜器的照片,因此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称晋侯墓藏是“合璧于此”。
    
    除了文物精品外,晋文侯姬仇的墓地也被“克隆”到了上海,它是一座南北双墓道中字形墓室,长6.4米、宽5.4米、深7.5米,墓室底有3根1.2米宽、0.95米高的石梁,姬仇的棺椁就安置在3根石梁上方。墓室的四角和四边也遵照原貌垒起了8座3.2米高的石墩。石墩、石梁和棺椁之间的空间是用来填塞木炭的,这种“积石积炭墓”是西周和春秋时期贵族墓地的一种埋葬制度,目的在于用石墩增加墓室的坚固,用木炭保持棺椁的干燥。它在《吕氏春秋》里就有记载,但是直到晋侯墓地出土,人们才得以见到它的真面目。
    
    晋侯墓群考古主持者之一、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主任李伯谦教授说,为了让这些地下珍宝重见天日,既有考古学家含辛茹苦的工作,也有与盗墓者短兵相接的惊心动魄,“我希望参观者在这些瑰丽的展品前意识到:我们不仅仅是旁观者,我们也正在创造文明。”上海博物馆呈献的20多件文物就是从境外抢救回来的。
    
    晋侯墓群位于山西省南部曲沃县和翼城县交界处的天马、曲村一带,从1992年到2001年初,北京大学考古系和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发掘队,清理了从公元前10世纪到公元前8世纪、从晋侯燮父到晋文侯共计9代晋侯及其夫人的19座墓葬,获得了数以千计的珍贵文物。
    
    出土青铜器的铭文帮助专家进一步搞清了晋侯世系,建立了晋文化编年。在举世瞩目的“夏商周断代工程”中,晋文化编年更是确定西周历史年表的主要依据。而出土的玉器则为研究周代用玉制度提供了珍贵资料,晋侯墓葬制度的变化,也能反映西周礼制的演变。
    
    西周初年,周成王将弟弟姬叔虞分封在今山西省境内的唐国,后来唐国改称晋国,晋国在春秋时期成为中原强国,疆域囊括山西省以及河北、陕西和河南的部分地区。春秋战国之交,晋国分裂成韩、赵、魏三国,史称“三晋”。从叔虞受封到秦始皇灭亡三晋中最后的魏国,晋和三晋持续了七八百年,是周朝时间最久、影响最大的封建割据势力之一。但是晋国建国初期数次迁都,造成了文献记载和文化遗存的缺失。后世对早期晋文化知之甚少,就连《史记》作者司马迁也不知道晋国最早的都城在什么地方。
    
    因此,晋侯墓群发现后,在1992年和1993年连续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还被评为“八五”期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又被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大考古发现”和“中国20世纪考古大发现”之一。
  


发表评论 


责编:王卉 来源:新华社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