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首页 > 国家地理 > 国家地理报道


走马石钟山
05.07 10:16


    山不在高,有文则名。
    
    彭蠡之口的石钟山,相对高度也不过五六十米,和高山大岭比起来,真可谓是小丘了。但是由于历代名人的吟唱,尤其是苏东坡先生因对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关于此山的质疑,亲自月夜乘舟探看,写出了脍炙人口的《石钟山记》,更使石钟山声名远扬。
    
    从湖口西岸的梅家洲嘴渡口登上轮渡,只见东方的石钟山屹立于江边,危崖壁立,峰峦峻峭,林木蓊郁,宛如“江上画廊”,又似一口偌大的石钟,于阳光下露出斑驳的色彩。山体下部因受到江湖之水长期溶蚀冲刷,呈浅黄色彩。其上,多为潇洒的林木覆盖,风吹浪作,茂树修篁掩映中,有楼台亭阁及塔影时隐时现。
    
    步入石钟山山门,但见左侧的山岩上耸立着石钟亭,亭内悬一方青灰色石块,这就是唐代江州刺史李勃所指“叩而聆之”的钟石,它是整个石钟山岩石本相的浓缩,敲起来可以发出厚重之声!传说古代著名的治水英雄大禹疏三江,治彭蠡(即鄱阳湖),开凿石钟山,得钟石金声,是第一个听到钟石之音的人。
    
    沿阶而上,穿过茂林修篁,来到纪念苏东坡三游石钟山的“怀苏亭”,亭中立一碑,刻有苏轼名篇《石钟山记》,我们从苏轼名篇里得到启示的是凡事不能臆断,必须去调查研究、亲临察看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而苏的结论如何?已有人提出质疑和探讨。
    
    穿“紫云廊”,过船厅,至“江天一览亭”,从亭左侧进入隧道,沿着曲折陡险的山岩间小路,通过别有韵味的“观澜”、“月波”二桥,走完150多级石坡路,下到“聆音台”,台上绿荫覆盖,清清凉凉,台下的深潭旁,有两块响石,900多年前,苏轼曾和儿子苏迈月夜泛舟岩下,聆听那风水相吞吐的镗之声,写出了石钟山一名的由来。郦道元所说的“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响若洪钟,因受其称”。大约指的就是这个地方。下钟崖下还有石钟洞,系一发育于石灰岩山体内的穹形溶洞,当江湖之水浸灌洞内,水位未上升到洞底高度之上而低于洞顶时,风作浪起,冲击洞顶发出轰然之声,这便是石钟山和石钟洞具有钟之形和钟之声的由来,石钟山也因此充满神秘的色彩!
    
    下山观洞听声,上山观水眺江,则是石钟山一大特色。千百年来,曾被冠以“江湖锁钥”的美名,不仅说明它地理位置的重要,是战事的多发地,更是人们的登临地。伫立“江天一览亭”,凭栏远眺,烟波浩淼,江天一碧,洲渚回合,令人心胸为之开阔!南望鄱阳湖上的南湖嘴,那是朱元璋和陈友谅80万将士决战的水面;而当年的太平天国勇士们,也曾在这一带洒下英雄血。所有这些,都增添了石钟山的沧桑韵味和悲壮色彩!
    
    登上楼外楼前视野开阔的“清浊亭”,我们看到了又一水上奇景,那就是“水界”。这里是长江和鄱阳湖的汇合处,江水西来而浊、金波翻滚;湖水南来而清,浪花飞银,形成一条浊清分明的水界,宋人有对联曰:浊浪自分清浪影,真山从作假山看。
    
    登石钟山,不仅可以观山观水听声,还时时让人们沉浸在古老历史文化的氛围里。早在商周时期,山上就有人居住,唐代已开始有了建筑,以后的一千多年间,先后建各种楼阁亭榭60多处。我们逛船厅,看太平军营垒,观听涛眺雨轩和坡仙楼,漫步幽静的报慈禅林小憩梅花厅……深感这些颇具文化风采的古建筑,浓缩了一代又一代人不甘寂寞的史话。
    
    也正因为如此,石钟山才变得更加深沉厚重而引人向往……(韩朗亭)
  


发表评论 


责编:王卉 来源:人民日报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