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远足旅游不方便,但并不妨碍您在地图上“冲浪”寻找旅游的乐趣。 在黄果树和贵州省省会贵阳之间,在长达150公里、面积大约1340平方公里山峦叠嶂的喀斯特岩溶地貌上,有许多屯墙、垣壁和石板盖顶的屋子,以及高耸的碉堡组成的石头村寨,那里居住着一群特别的人群,他们身穿宽袍大袖的长衫,说着特殊的语言,衣食住行、婚嫁迎娶、生老病死、喜怒哀乐、节日仪式,统统按自己的一套“老规矩”行事。 据考证,就这样一个“古旧”的人群,原来是黔中高原上戍边者的后裔。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曾经写了一个和谐恬淡的世外桃源,那里“山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笔者在贵州安顺,也参观过另一个“世外桃源”。那里的人们身披一袭艳丽的明朝汉族服饰,操一腔浓郁的江南口音,生活恬静。这一切,都令人们有仿佛穿越时光隧道,来到600多年前的大明朝的感觉…… 屯田戍边,屯堡人真正是住在了“土著”居民的火山口上,所以家家户户在盖房建屋时首要的考虑就是其具有牢固的防御功能。 高原石堡 持续了数日的大晴天终于阴了下来,凉风习习。在贵州这样一个喀斯特岩溶地貌世界里,这样的天气让山群看起来更像是写意的中国山水画,山形陡峻却含柔和意蕴。在这样的山水画之间,我们从安顺出发,朝着城东20公里处的云山屯堡进发。 七转八拐之后,来到一个稍微平坦的空地。一座威严的城门立于两山峡谷之中,飞檐翘角之下“云山屯”三个大字遒劲有力,城门两边大石块筑就的城墙紧紧将两山连接起来,形成一道极为坚固的防御工事。据当地人解释,他们是明初时到此地戍边的军士的后代,世代屯军于此,出于军事上的需要,他们的村寨都安扎在山势险要之处。细看之下,已经有些风化的城墙上依稀可辨当年的箭眼和弩孔,一场刀光剑影仿佛就在昨日。登至城墙之上,放眼望去,视野开阔,山下景物尽收眼底,显现了云山屯堡易守难攻的地理优势。 史载:1371年,肩负开疆拓土使命的傅友德,率领30万大军抵达今贵州安顺地区。大军很快占据了最能控制周边的山头,之后建起了一座座石头堡垒。从此,屯堡诞生了。 屯堡人正是当年明代屯军的裔嗣。为了稳定边陲,当时的统治者把军人们留在了这个异乡,实行屯田制、卫所制。大约因为地处边陲,又深藏在大山之中,近、现代文明和种种变迁较少地冲刷到它,所以旧貌破坏不多,使云山屯堡这样的军民聚集的村寨完好地保存了下来。 其实,专家们说,屯堡人的建筑并不是一下子就定格成今天的式样,初来乍到的屯军,仅仅是修建了一些围栏式的简单建筑,定居下来以后,又演变为明代封闭式的“燕窝式”建筑,到了后来,又演变发展为清代封闭式的城堡式建筑与屯土建筑结合的建筑群体,再发展下来,又有民国封闭式城堡与碉堡式结合的建筑群体。确切地说,今天人们可以从屯堡建筑群体中,看到从明代以来历朝历代屯堡民居建筑的发展演变状态。 在地无三尺平的黔中腹地,在清镇、平坝、安顺一带,受命于天的军旅族群,经过了几番血雨腥风、刀枪厮杀后,驻留了下来,后来入黔的汉人,称他们为“屯堡人”,在这样的称谓里,“屯堡人”似乎有了一种既区别于汉族而又不同于少数民族的特殊身份。 明朝装束 屯堡内外的人们,近在咫尺,却仿佛远在天边。历史,分成了两条平行线,毫不相干地往前延伸着。 在村中,所见妇女均身着蓝色长袍大袖、丝绸系腰、绣花翘头布鞋,一身地道的大明朝江南汉族女子装束。村中人说,她们世代服饰都是这个模样,固守着当年由江南文明地带初到滇黔边寨时的风采。女人们均戴银耳环,梳形似凤凰头的三绺头,身着蓝色长衣,衣襟与大袖口处,饰有好看的花边。由于装束与本地人不同,他们曾一度被误认为是“凤头苗”,但屯堡人则自称“老汉人”,甚少与当地人通婚,保持着一种中原文明的优越感。 一道青石铺就的小路将我们从城门送往屯中,两边略显破旧的房屋是明时所建,由于主体结构是青石所筑,建筑物仿佛有一种内发的威严和冷峻;青石路又在不同地方分出多个小巷,那些屋宇大多依山而建,起起落落,参差不齐,但大多比较矮小。路极干净,也许是因为天阴的缘故,村寨显得特别安静,仿佛整个村子包括这些数百年前的建筑都已熟睡一般,走在这样的路上,内心便生怕自己冒失的脚步声吵醒了历史老人。 据一些当地人说,村里现在很多年轻人已经不太喜欢穿老祖宗传下来的蓝色长衣,也不太愿意老是呆在这个存在了几百年的屯堡中,而是更想到外面的世界,摩托车、电视机这些现代社会的物质文明也正在走进屯堡。 然而,生活在屯堡里的人们依然还有着这份恬静。只是,不知道在这个人人渴望更好的物质生活的现代社会里,这份恬静还能保持多久? 地戏是屯堡军队进入贵州时就带来的。它的来源是古时军队中用来振奋军威、恐吓敌人、保证出师胜利的军中傩仪,又被称作“军傩”。外面的人知道“屯堡人”,大多是从“地戏”开始的。 地戏表演 屯堡地戏属古代傩戏的一种———军傩,演出只用一锣一鼓伴奏,因而锣鼓师在剧中显得十分重要。地戏演出无需专门的舞台,只要有一块平整的地即可,故名“地戏”。露天平地上,演员头顶“脸子”(一种面具),面罩青纱,背插靠旗,手执刀、枪等兵器,穿着简单的布袍或战裙,时而角逐开打,在铿锵的锣鼓伴奏中,靠旗摇动,雉尾摆动,异常热闹。人们则站在高处观看。 地戏是典型的军旅文化,其表演者皆为男性,所戴面具被称为“脸子”。“脸子”是地戏的灵魂,没有“脸子”就跳不成地戏。地戏的“脸子”都是用坚韧的丁香木或白杨木雕刻而成的,风格古朴狙犷。地戏面具赋色与京剧有相似之处,一般粉面表示少年英俊,红面表示忠勇刚正,黑面表示威武勇猛,白面黑纹表示奸诈,黄面表示英勇无畏。道具有刀、枪、扇、帕等。而地戏的表演内容以“杨家将”、“薛家将”等居多,注重忠义、尚武精神。(王晖辉)(来源:《南方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