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阑珊元宵夜
晋中最富特色的是阁跷类。早年山西“十年九旱”,为了取悦龙王雨师,给人间降下喜雨甘霖,由人装扮成神,串街表演,群众跟随围观,有时后面的人无法看到,就有人提出把神的扮演者设法固定在木板上抬起,既增加了表演的立体性,又方便观众欣赏。
铁棍以儿童着丽衣扮装,缚股于铁棍之上而舞,下以八人或十六人或二十四人抬之。要求所有抬阁人以统一节拍上下起伏,带动阁上演员舞动。
采访:山西省晋中市外事旅游局副局长 张维东
抬棍主要是看下面抬的人的功夫 和上面小演员的扮相 、服装的鲜艳 和他舞动的技巧 。抬的人的步伐特别讲究,一般人上去走就走不了。
在铁棍上进行表演的,多为孩子。扮人物的儿童家长视被选上扮演为吉祥,故很愿意自己的子女被选中上背根或铁棍。她们分别扮饰古装传统戏剧中的人物形象,但真正高超的功夫和艺术力量是下面那八名抬铁棍的壮汉,整个表演的节奏和幅度完全由他们控制,他们行进时闪动腰际,使长长的丈八余的抬杆上下漂浮晃动,左摇右摆,才使得棍上下节奏一致、如行云流水。
架火是一种造型社火,在晋中榆次、太谷等县比较盛行。榆次南庄架火始于明初,距今已有六百年历史,相传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后,降旨普天同庆,闹社火。欢乐气氛非同以往,南庄架火就是在各种民间艺术争奇斗艳中脱颖而出的一朵奇葩,又有江苏武进吕富、吕贵兄弟二人侨居南庄,将举世闻名的苏杭刺绣、编织、彩绘和园林艺术和南庄传统架火融为一体,创造出名闻三晋的南庄无根架火,它的顶架由于不需要用通天柱固定,古称之为无根架火。
架火是吉祥的象征,由十几层殿宇、楼阁顶架而成,形如古塔,气势壮观,层层飞檐高挑,铃铛垂吊,从顶到底,十三米开外,塔顶城头高矗,旌旗飘扬,塔身编织彩炮,相连成串,塔底人物山水和牌坊楼台相衬,南庄架火的每个炮、每个灯都以其独特的工艺世代相传,至今不衰。
采访:榆次市南庄村村民 张五只
“这全都是拿纸裁成的细条,拿竹签挑出来的,一个一个挑出来的从上面到下面全是挑出来的炮,这一个炮快点是做一个一天,慢点估计得两天左右, 总体挂炮是866个炮,它都有讲究的。
燃放时,点燃走马(即串在铁丝厂的起火),经固定路线,打中架火最下一层,之后逐层燃放,鞭炮齐鸣,礼花喷射,硝烟弥散,五彩缤纷,十分壮观。 (编导:李星言)
责编:陈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