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攀登日记

攀登日记之10月3日

央视国际 2003年11月06日 17:18

  (CCTV.COM特派记者刘源)

  清晨8点半,唐拉昂曲在朝阳普照下分外高大,映衬着蓝天白云,召唤着我们这些热爱雪山的朋友。

  吃过早饭,A组队员向唐拉昂曲进发。桑珠队长等人与大家一一握手,谆谆叮嘱:注意安全,顺利登顶。

  在乱石滩处换了高山靴,我随着队伍慢慢向上走。依然是开始时很累,大约半小时后,身体进入了状态,步伐也加快了一些。只是不停地走,并不停留,偶尔回头看看身后的山友,大多埋头默默地走。在如此高海拔山区,边走边聊是不现实的,只能自己走、自己想。

  大概得益于在海拔4700米的唐古拉山乡呆了近半年,我的身体已经完全适应了高原。沿着前边教练的脚印,我静静地走,不时放一粒糖进嘴。一个半小时后,到了一处约60度的雪坡,这是到一号营地最难走的一段,教练们已经提前拉好了路绳,山友们要依靠上升器帮助向上攀登。此时行军队伍已经拉开了距离,我还是和西藏电视台的两位摄像师、登协的翻译次珍以及三个高山协作走在一起。我不断跟自己说:别停,别停,哪怕走慢一些。越往上走,空气含氧量越低,走着很容易喘不上气儿,我要求自己走三十步靠着冰镐休息一下。两个小时后,我又面临一处雪坡,虽然没有刚才的那么陡,但是此时行军了三个多小时的我已经累得筋疲力尽。高山协作扎西达瓦对我说:上了这个坡就到C1了,再坚持一下。他的话重新燃起了我的希望,无奈有些力不从心,走十几步就要停下呼哧呼哧喘气。为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我开始数步子:1、2、3……走走停停,确切地说不是走,是往上挪步子。当我数到539时,终于到了目的地——一号营地。扎西达瓦迎上来递给我一杯热乎乎的果珍,一口下肚,如饮甘露。

  在我前面上来的四五位山友正在交流感想,看到我上来,有人做夸张状:哇,这个MM牛啊。来来来,拍张照。大家正在笑闹,后边又有山友上来,一直在我后边的一位北京GG喝着水,不服地说:你怎么走那么快啊,我使劲儿赶,就是赶不上,急死我了。明天不许你走我前边。

  我笑。直面雪山时,男性更容易视自己为强者。

  协作们早已将雪坡挖出一条平台,12顶帐篷一字排开站在离顶峰垂直距离330米处。晚饭吃方便面,喝些热乎乎的汤比吃那软耙耙的面条要好得多,但为了保持体力,我还是强迫自己把面也吃了下去。

  站在6000米处四望,你会欣赏到在平地永远不会拥有的景色。身心似乎随着周围无尽的天、低低流过的云、脚下层层山峦而开阔起来。只有站在高处远望,才能真切体会到那首歌中所唱: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相连……此时此刻,任何人都会同意:仅为了如此壮丽景致,吃再多的苦也值得。

  有意思的是,这里竟然有手机信号。早有准备的山友们纷纷给远方的亲朋好友们打一个来自雪山的电话。而我,还幸运地接到一个来自央视网站的电话。

  夕阳下,从一号营地再望唐峰,它似乎亲切了许多,好像一位宽厚的长者,仁爱地看着我们在他的怀抱中停留。

  今晚我和彭辉、王勇一个帐篷。由于担心自己失眠影响第二天冲顶状态,彭辉吃了双倍感冒药,不到九点就香甜进入梦乡。我和王勇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约好明天四点半或五点就起来,尽全力作最后一搏。

(编辑:东子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