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记游——沙面,沙面
央视国际 2004年02月12日 15:31
■文:SilkEye
广州的众多酒店,我独爱白天鹅。不是因为那里的设施或服务有多么多么好,喜欢白天鹅,纯粹是一种爱屋及乌的感情——主要的原因是我喜欢沙面。
住在白天鹅的时候,最喜欢在晚上从酒店的后门溜出去,抬脚就走进了沙面的街。总会有一家不打烊的小食铺,亮着暖暖的灯,叫上一窝粥,几个人围着,一抢而光。在白天鹅的日子大多还是比较忙,找不到充足的时间能在沙面的林荫之间闲闲地逛。临回北京,特地选了傍晚时分的航班,一来可以在天上看夕阳映衬的流云,二来,也找一个相对空闲的时间,走一走沙面。
车子绕过一栋红色的楼,让司机停下,我站的地方,已经是沙面。身边是河,河中有机船突突作响,船工光着黑红油亮的脊梁忙碌不停,树上的鸣蝉比赛似的高唱不已,天很热,但站在沙面的街上并不觉得气燥,小叶榕大大的树冠遮蔽了这个小岛,心便觉得很静。
沙面以其0.3平方公里的袖珍之地却拥有大量的欧式建筑而著称,现在许多国家的使馆如美国、英国等都还设在这里。我们在路上走的时候总有人递给我们传单,提供出国留学、移民等服务,被我们一一谢绝了。我对建筑方面并不精通,惟一能准确指出的就是有着高高的尖顶,拥抱蓝天的哥特式建筑,至于其他的种种,都仅仅有点模糊的印象,不敢随意开口,因为开口的后果大多是张冠李戴的。那些房子有着明显的欧式风格:圆弧形的窗;大的,有装饰感的柱子,样子奇特的屋顶,奶油黄、蓝灰、深红的颜色。我们走走停停,身边的老房子上面钉着一个个的牌子,告诉我们这些房子的前身曾经是汇丰银行、亚细亚火油公司、英国圣公会……,现在他们大多作了什么单位的用房,有的还做了民居,我们看见一些窗口外晾晒着花花绿绿的衣服。在一家灰色的建筑面前停下,那小牌子上说这里曾经是印度人的居所。吸引我的不是房子本身,是靠下的墙上三个红色的管子,可能是水龙头的开关吧,怎么看都像是三个大眼睛的虫虫,说不出的滑稽搞笑,忍俊不禁。路上有一家小小的画室,售卖中国的工笔画,人物或者花鸟。中国画的颜色总给人淡雅的感觉,哪怕是艳红翠黛,看起来还是不张扬。找了几幅小画,内容是抓髻的小孩子们在玩耍:水红水绿的衫子,三两笔淡淡的眉目,放风筝、戏游鱼,逗草虫……画在本色的绢上,后面裱了一层厚纸板,配上一个相框,挂在屋子中蛮好。在一片欧式风格的建筑中看这些小画,感觉很合拍,都是静静的。沙面的东西各有一个教堂,一为基督教的沙面堂,我们在门前张望,旁边有热心的阿伯替我们叫门,那看管教堂的人就真的过来让我们进去。很年轻的一个小伙子,看起来和善安静。领着我们四处看去,耐心地回答我们关于天主教与基督教的问题。基督教的教堂看起来很简单,就是一个敞亮的房子,屋顶很高,但没有穹顶,屋子里也没有太多的装饰。岛东边的教堂就是露德堂,是天主教堂,仿哥特式的建筑,不像圣心石室那么壮观。教堂没有开门,但从外面看起来比沙面堂装饰性要强些。开始的时候兴致很高,对着那些花窗、梁柱指点不停,大放厥词地说,这是折衷主义、那是巴洛克装饰的风格……这些房子的历史并不悠远,都是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的建筑。清末民初,中华民族永远也无法忘却无法回避的历史,通过这些静默的建筑与我们对望,沉沉如斯。那样的历史是任你什么时候想起,都会觉出心底隐隐的抽痛之感。我承认,这样完整的欧式建筑群在中华的大地上的确不多见,但,我依然希望,真的希望它们从来都不曾存在过。我更愿意在欧洲的本土欣赏那里原汁原味的建筑,那远比建在沙面的这些楼宇来得更加纯粹。我宁愿沙面只是一个简单的小岛,不曾如此被西方汹涌的文化淹没了。
对于那段历史,我总有些偏执。
(未经作者本人或CCTV.com专项许可,请勿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