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国家地理 > 三星堆 > 首页 > 正文

《三星堆·消失与复活》第一集 2月23日

央视国际 2004年03月01日 09:57

  编导:韦大军(探索发现2004-026)

  1929年春季的一个傍晚,农人燕青保和兄弟三人在挖蓄水沟时,意外地发现了一处宝藏。在那一两年间,广汉月亮湾挖出珍宝的消息不胫而走,古董商闻讯后蜂拥而至。燕道诚与众多玉器商人所不知的是,就在离他家不远的地下沉寂着为数更多的千年宝藏。

  直到五十七年后的1986年,这些器物的一部分才得以重见天日。

  1931年春,正在广汉做传教士的英国牧师董宜笃从燕道城手中拿到了几件玉石器,随即送交给华西大学博物馆的戴谦和教授。美国人葛维汉在华西大学博物馆担任馆长。当他第一次见到那几件玉石器时,隐约地感到一个重大的机会即将来临。

  1934年3月15日,葛维汉与华西大学博物馆副馆长林名均教授组建起一支考古发掘队。他们在月亮湾燕道诚家的院子旁首次进行了发掘工作,从而揭开了中国川西平原考古的序幕。但是这一次他们和仅仅600米外的三星堆遗址错肩而过。

  1953年,西南博物院院长冯汉骥先生与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王家佑等人来到广汉。他们重新提出三星堆一带有古文化遗产的可能。三年后,四川省博物馆的王家佑、江甸潮在三星堆-月亮湾进行考古调查。王家佑在燕道城家里住了许多天,关系相处得很融洽。在王家佑的一再鼓励下,燕道城一家终于将家藏的玉璋、玉琮、玉钏、石壁等文物贡献出来。

  1960年,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研究组又对三星堆和月亮湾等地的文化遗存作了全面调查。

  从1970年开始,有人在三星堆和月亮湾一带古遗址搭建起砖瓦工厂,致使大片的古文化遗址遭受破坏。那时,正在广汉文化馆当文物干部的敖天照见此情形很是上火。

  敖天照先生为古代遗存四处奔走,1980年5月,四川省考古队对三星堆遗址开始了面积为1200平方米的抢救性发掘。考古者发现了龙山时代和据今3000—4000年的房屋基址18座,墓葬4座,出土了数百件陶器,石器,玉器文物和数万片的陶片标本。两年后,国家文物局决定对三星堆专款专项考古发掘。

  1986年,四川省考古所在三星堆进行了最大规模的发掘工作。领队:陈德安,副领队:陈显丹。这一年,是中国的虎年,按照传统的说法,会有许多人成为命运的幸运儿。

  四川大学的林向教授与霍威、李勇宪及20名考古专业的学生一同参与发掘。

  在考古现场,考古者小心地揭示着表土下面的蛛丝马迹,而砖窑厂的工人们却加大力度拼命挖土。

  一个巨大的秘密已经是触手可及了。

  1986年7月18日。这天下午,砖厂工人一个惯常的动作突然改变了考古发掘的全部节奏。

  陈显丹:“我们当时在那里整理这一年年初的挖掘材料和资料,在我们整理时的有一天下午,有一个民工,就到我们这告诉我们说,又挖到了几件玉器,几件玉器被他们挖土的民工抢了,大家把它们哄抢了。”

  通过考古队的成员向当地百姓的宣传,大家最终还是归还了这一批玉器。

  一个宝藏的门显现出来,但谜底是什么呢?

  陈显丹:“我们当时判断以为是一个大墓,象在安阳殷墟武官村大墓一样。”

  7月下旬的一天深夜,陈显丹先生和几个助手正在现场值班。现场显得非常安静。有一个细节引起陈显丹的警觉――当时,他的手碰到了一件东西。

  陈显丹:“那天晚上就打开了这个宝库的大门,在2点30分的时候,我们就挑出了在灯光底下一点点发光的东西,上面有一些花纹,这些花纹是一条鱼,当时一看是黄金的,我以为就是一条金鱼,接着我就用竹签慢慢慢慢往下挑,越挑越长越挑越长后来弯弯曲曲的就出来了,有一米多长,我们就不敢往下做了。”

  当夜,四川省考古所的赵殿增先生听到了敲门声。

  赵殿增:“当时那会儿我还是单位的这个主任,这个陈德安就是晚上敲的我的门,一开的时候第一句话就说重大发现,重大发现,跟真人那么大的铜头、铜人头,而且还有一个金拐杖,金灿灿的,我们赶紧给它盖了,是派人去守了,说赶紧去。”

  考古者从坑底清理出众多器物。奇怪的是,这些器物或被损毁或被火烧过,并有许多牛、羊、蚌壳以及人骨渣。从烧得发白的骨渣情况来看,这些动物经过了放血的过程。也许,这些迹象和当时人们的宗教祭祀礼仪是有关系的。

  当人们看到一号坑出土的众多器物时,空气仿佛凝固了。

  1986年8月14日傍晚,一件另所有的人始料不及的事情又发生了。砖厂工人在距离一号坑30米的地方挖土时,一个埋藏着宝藏的地点暴露出来。考古者迅即赶到。

  经过七天的准备工作,考古队于8月27日下午对二号坑开始发掘。

  他们凭借娴熟的手工技术一层一层地拨开坚硬的表土。52年前,第一次接触三星堆考古的人也许曾经脚踏过这里。那时,葛维汉、林名均在燕家院子藏有玉石器的坑旁发掘出一些玉石器和陶器残片。林名均教授想起了一个人,旅居日本的郭沫若。郭沫若接到林名均先生寄去的照片和说明后回了一封信。他认为葛维汉、林名均在广汉发现的玉璧、玉璋、玉圭等器物均与华北、华中出土的相似,这是古代西蜀曾与华中、华北有文化接触的证明。他又说,“蜀”这一名称曾先发现于商代的甲骨文,当周人克商时,蜀人曾经前往相助过。

  相对中原华夏族而言,蜀族居住在西南边陲地带。在华夏族的眼中,蜀只不过是邦外之长。到了魏晋时期,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中才有片段关于蜀的历史和传说记载。

  先秦的蜀国并不是一脉相承的单一王朝。在秦灭蜀之前,蜀分别由蚕丛、柏灌、鱼凫、开明等诸族系的首领统治。

  到了开明九世,开始建造都城成都。在今成都市北门外驷马桥以北1公里处,曾经有一座高10米、直径140米的土丘,那便是羊子山土台遗迹。羊子山土台的方向使人们和三星堆联系到了一起。三星堆的建造年代比羊子山土台更早。其方向被后人测定为北偏西约45度。引人注意的是,羊子山土台的方向也是北偏西45度。而考古者在1986年发掘的两个器物坑的方向同样也是北偏西45度。这种方向的一致性如果不是巧合的话,那么这其中到底隐藏着什么玄妙的信息呢?

(编辑:陈玥 来源:CCTV.com)
闂傚倸鍊烽懗鑸电仚缂備胶绮崝娆忕暦閵忋倕鍐€妞ゆ劑鍎卞皬闂備胶绮换鍕儑绾帮竣 | CCTV.com濠电姷鏁搁崑娑㈩敋椤撶喐鍙忛柟缁㈠櫘閺佸嫰鏌涢妷銏℃珔闁搞劍绻堥弻銊╂偆閸屾稑顏� | 濠电姷鏁告慨浼村垂娴犲瑒鐑藉磼閻愯尙鐛ュ┑鐐村焾濠胶绱為弽顓熷€甸柨婵嗛娴滅偞銇勯埡鍌滃弨闁哄本绋戦埞鎴﹀幢濡ゅ﹣鎮f俊鐐€ら崑鍛涢崘顔肩畺缁绢厼鎷嬪Σ濠氭煟鎼淬垹鍤柛姗€绠栭幊鐐烘焼瀹ュ孩鏅梺閫炲苯澧柣锝囧厴楠炴帒螖閳ь剚鍎梻渚€娼чˇ浠嬪窗濡や胶澧¢梻鍌欒兌椤㈠﹥绔熼崼銉ョ妞ゅ繐鐗嗙粻顖炴煥閻曞倹瀚� | 闂傚倸鍊烽懗鍓佸垝椤栫偑鈧啴宕ㄧ€涙ê浜辨繝鐢靛Т閸婂绱撳鑸电厱妞ゆ劑鍊曢弸鏃堟煟濠靛棛鍩i柡宀嬬到铻栭柍褜鍓熼幃褎绻濋崶椋庣◤闂佽法鍣﹂幏锟� | 婵犵數濮烽弫鎼佸磻濞戔懞鍥级濡灚妞藉浠嬵敃閿濆骸浠洪梻渚€娼ч¨鈧悹鎰枑缁傚秴饪伴崗鐐閺佹劙宕ㄩ鐔割唹闂備焦瀵х粙鎺楁偋閻樿钃熼柕濞垮劗濡插牊绻涢崱妯虹瑨妞ゃ儲绻傞埞鎴︽倷鐎涙ê钄奸梺绋匡攻缁诲牓鎮伴閿亾閿濆骸鏋涚紒鐘崇⊕閵囧嫰骞掗幋婵冨亾妞嬪孩顫曢柨婵嗩槹閻撶喖鏌曡箛濠冩珔闁诲繒濞€閺岋絽螖閳ь剟骞婇幇鐗堝殟闂侇剙绉存儫闂佸疇妗ㄩ懗鍫曀囬鈧娲棘閵夛附鐝旈梺鍝ュ櫏閸嬪﹪濡撮崒鐐存櫢闁跨噦鎷� | 闂傚倸鍊峰ù鍥ㄧ珶閸喆浠堢紒瀣儥濞兼牕鈹戦悩宕囶暡闁绘帡绠栭弻鐔虹磼閵忕姵鐏堢紓浣哄缂嶄線寮婚悢琛″亾濞戞瑡缂氶柣顓烆儑缁辨帡顢氶崱妯侯伓 | 婵犲痉鏉库偓妤佹叏閻戣棄纾绘繛鎴欏灪閸婅埖绻濋棃娑卞剰缂佺姷鍠栭弻銊╂偄閸濆嫅銏ゆ倵濮橆剦妲洪柍褜鍓欑粻宥夊磿闁秴绠犻幖鎼厜缂嶆牠鏌ㄩ悤鍌涘 | 闂傚倸鍊风粈渚€骞夐敓鐘冲仭闁靛鏅╅弫鍕煕閳╁啰鈽夌痪鎯ф健閻擃偊宕堕妸褉濮囬梺缁樻惈缂嶄線寮婚敐澶婄疀闂傚牊绋戦~鈺傜節閵忥綆鍟囬柟鍑ゆ嫹
 濠电姷鏁搁崑鐐哄垂閸洖绠归柍鍝勬噹閸屻劑鏌i幘宕囩槏闁荤喐瀚堥弮鈧幏鍛偘閳╁啰浜欏┑锛勫亼閸婃牠骞愭ィ鍐ㄧ;闁瑰鍋熼々鏌ユ煟閹达絽袚闁绘挾鍠愰妵鍕敃椤愩垹绠荤紓浣风窔閺€閬嶅Φ閸曨垼鏁冮柕蹇婃櫅閸撳爼鎮楃憴鍕┛缂傚秳绶氬顐﹀箻缂佹ɑ娅㈤梺璺ㄥ櫐閹凤拷 闂傚倸鍊烽懗鍓佸垝椤栫偑鈧啴宕ㄧ€涙ê浜辨繝鐢靛Т閸婂绱撳鑸电厱妞ゆ劗濮撮崝姘辩磼閻橆喖鍔﹂柡灞界Х椤т線鏌涢幘璺烘瀻妞ゆ洩缍侀幃浠嬪川婵犲啯顏熼梻浣芥硶閸o箓骞忛敓锟�
濠电姷鏁搁崑娑㈡偤閵娧冨灊閹兼番鍔岀粻鏍с€掑杈ㄧ彃闂傚倷娴囧畷鍨叏閺夋嚚褰掑礋椤栨氨顔嗛梺璺ㄥ櫐閹凤拷060535闂傚倸鍊风粈渚€骞夐敓鐘冲仭闂侇剙绉寸粻顖炴煥閻曞倹瀚�  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鐤い鏍仜閸ㄥ倻鈧娲栧ú銊х不閺冨牊鐓曢悘鐐插⒔閳藉銇勯弴顫喚闁哄矉绲借灒闁圭ǹ娴疯ぐ褔鏌h箛鎾荤崪缂佺粯绻堥獮鍐ㄧ暋閹佃櫕鐎婚棅顐㈡处濡繐螞閻愮儤鈷戦悹鍥b偓宕囦哗濡炪倧濡囬弫濠氱嵁婵犲洦鍊烽柛婵嗗閿涙粌鈹戦悩璇у伐閻庢凹鍣i幃浼村Ψ閳哄倻鍘介梺缁樓圭划楣冨礂瀹€鍕嚑妞ゅ繐妫欓崰鎰版煙瀹勬媽瀚伴柣銊︽そ閺岀喐顦版惔鈱掞綁鏌熷畡鐗堝櫧缂侇喗鐟╁畷褰掝敊鐟欏嫮鈧拷 0102004
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鐤い鏍仜閸ㄥ倿鏌涜椤ㄥ懓绻氬┑鐘灱濞夋盯寮甸浣稿灁濠靛倸鎲¢悡娆撴偡濞嗗繐顏╁┑顕嗙畵閺屾稑顫濋敐鍛闂傚倸鍊烽悞锔锯偓绗涘洤绀冨┑鐘宠壘缁狀垶鏌ㄩ悤鍌涘濠电姷鏁搁崑鐐哄垂閸洖绠归柍鍝勬噹閻鏌嶈閸撴岸濡甸崟顖f晝闁靛繆鏅涢崜浼存⒑鐎圭媭鍞虹紒顔界懃閻e嘲顫滈埀顒€鐣烽敐鍡楃窞鐎光偓婵犲啰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