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力保护昆曲遗产
央视国际 (2004年07月06日 10:53)
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的召开,也为苏州提供了展示人类口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的平台。6月27日至7月4日,昆曲经典名剧《长生殿》《牡丹亭》相继在苏州开明大戏院上演连台本,在古城苏州掀起了一阵昆剧热潮,或三五曲友、或呼朋引伴、或全家出动,苏州人幸福地享用着这场难得的昆曲盛宴。
苏州市文化广播电视管理局局长高福民指出,苏州的昆曲保护始终坚持“原生态”,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昆曲艺术,古老的昆曲艺术也可以融入现代生活,甚至成为一种时尚。
发祥于苏州昆山的昆曲艺术,有着浓厚的吴文化的烙印。明代昆山魏良辅革新“昆山腔”,一出《浣沙记》走上舞台,从此昆曲流行开来。
“昆曲形成200年,辉煌200年,衰弱200年。扶持昆曲艺术的关键是要造成社会氛围,让更多的人欣赏、了解、爱护它。”高福民强调,2000年首届中国昆剧艺术节在苏州举办,这给了人们欣赏昆曲的机会;2001年昆曲被列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让更多的人认识了昆曲。苏州抓住了这两次昆曲保护与发展的重要机会,以“原生态”为艺术特色,加强了昆曲保护与宣传。
高福民说,要将昆曲放到社会上去,政府的作用就是为此搭建一个大平台。“我们促成昆曲与旅游结合,让昆剧进入古镇、古园林,昆剧院在古镇周庄一天至少演三四场,全年无休;组织昆曲进校园、进社区。苏州一些中小学校还开设了昆曲兴趣班或是专门的昆曲班,苏州大学出现了昆曲曲社。我们还会建设昆曲艺术历史街区,将古老的昆曲艺术带进当代生活。”
而苏州昆剧院靠着保留传统与原汁原味,打开了局面。他们到台湾、香港等地的演出,吸引了台湾文人及企业家对昆曲的投入。近年来,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与苏州昆剧院联合打造了青春版《牡丹亭》,台湾石头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启德则投入近千万元巨资同苏州昆剧院合排了3本《长生殿》,这两出戏都力求保持昆曲的原汁原味,在台湾首演时在当地引起轰动,一票难求。6月中旬,青春版《牡丹亭》又在苏州大学首演,2000多人的剧场挤得满满当当,不少大学生特地从南京、上海、杭州等地赶来,就为了一睹此剧风采。
2004年,苏州正式出台了“保护、继承、弘扬昆曲遗产工作十年规划纲要”,要求抓紧抢救昆曲传统剧目和加快人才培养传承。到目前为止,苏州已固定举办中国昆剧艺术节和虎丘曲会,中国昆曲博物馆、苏州昆剧传习所相继建立,他们还计划建立中国昆曲学院,打造昆曲之乡和活跃群众性曲社活动,做优昆曲电视专场以及建立昆曲网站和昆曲演出传播、海外交流中介机构,制定昆曲保护法规,构筑昆曲保护的新格局,使昆曲遗产成为苏州具有影响力、辐射力、竞争力的特色文化品牌。
“我们的目标是,将苏州打造成为全国保护昆曲遗产的基地。”高福民说。(记者王力)
责编:王卉 来源: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