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日蓉城之旅:行摄匆匆望江楼【东方晓】03-04
央视国际 2004年03月19日 14:16
成都望江楼公园坐落在东门外锦江河畔的一片茂林修竹之中,面积近200亩,是纪念唐代女诗人薛涛的古迹和游览胜地。几年前曾去过,但没留下多少印象。前不久拜读网友心岱的《望江楼 望江流》一帖,受其感染,又有了想去游摄一番的念头。2月29日,时逢闰月闰日,利用出差公干之机,如愿游摄了望江楼。
公园大门为仿古建筑。一进大门,映入眼帘的是茂盛的竹林,修篁夹道,绿荫蔽日,其竹园特色,迎面而来。穿过翠竹长廊,豁然开朗。面前是一个假山高耸的鱼池,不少的游人在此赏鱼或购买鱼食逗鱼玩儿。这时,云缝中忽来几束阳光,虽不十分明媚,但也很是难得,使阴天的茂竹、松林、假山、草坪生动了许多。我立马举起相机,将长廊、鱼池收入镜中。
绕过鱼池,就是古建筑区,为望江楼公园的精华所在,布局巧妙,构思奇特,是四川古典园林代表作之一。左有崇丽阁、濯锦楼与吟诗楼临江而立;右有薛涛井及浣笺亭。亭后有流杯池、枇杷门巷、泉香榭、清婉室、五云仙馆,构成一个独立的景区。
望江楼是公园最宏丽的建筑,又称崇丽阁,高达39米,共4 层,上两层平面为八角形,下两层为四方形。每层的屋脊、雀替都饰有精美的禽兽泥塑和人物雕刻。阁顶为鎏金宝顶,丽日之下,金光闪闪,耀眼夺目。设计巧妙,飞檐翘角,雕梁画栋,雄伟壮观。
明清两代先后在崇丽阁旁建起了濯锦楼、浣笺亭、五云仙馆、流杯池和泉香榭等,构成极富四川风格的园林建筑群。民国时辟为望江楼公园,成为市内著名的风景点。薛涛一生爱竹,有《酬人雨后玩竹》诗托物言志,以竹喻已,诗与翠竹佳人融为一体,后人将此诗看成是她的自我写照。
吟诗楼在崇丽阁东侧。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建,一楼三叠。清代著名书法家何绍基为此楼撰联:诗笺茗碗香千载,云影波光活一楼。薛涛曾作校书郎,与当时的白居易,刘禹锡、杜牧等互有唱和之作。楼前伫立片刻,闭目静心品味,多少感受到了一些薛涛“苍苍劲节奇,虚心能自持”的心境。
薛涛一生与竹密不可分,公园因而遍栽佳竹,处处皆是薛涛诗魂化身。其中有不少为名竹,如人面竹、弥勒竹、方竹、观音竹、鸡爪竹等,品种多达100多种。由于园内景色古典秀丽,因而成为市区各大影楼的经典外景地。在望江楼前,只见3对身披婚纱的青年,在摄影师的调度下,轮番上阵,拍摄婚纱照。本想偷拍一张这难得一见的拍摄场景,可我举起相机后又放弃了。
作为纪念薛涛的古迹名胜之地,在成都,望江楼公园与武侯祠、杜甫草堂齐名。每年有成千上万的游客来望江楼公园,其中许多人是专程前来凭吊唐代女诗人薛涛的,因为这里的楼台亭阁和一竹一木,大都与薛涛有关。从明清时代起,就不断有人到今望江楼一带凭吊这位享誉千载的女诗人,或谒墓,或登楼,或访井、或赏竹,留下无数诗篇楹联。于是有人说,没有女诗人薛涛,就没有今天的望江楼公园。
来到薛涛井旁,幸运的我又遇见难得的春阳斜照,摁动快门便将古朴的石井拍了下来。据文字介绍,此地原名玉女津,明代蜀王命人在此汲水仿制薛涛笺,故名薛涛井,后人便认为薛涛当年在此造笺。自明代起,不少文人在此题咏薛涛井。清初康熙三年(1664年),冀应熊书“薛涛井”三字,刻为石碑立于井畔。
来到“听蝉”窗前,忽见春花、老树、古宅竟然汇聚窗玻璃上,别具古典韵味儿,于是赶紧将其定格于相机中。院内铁角海棠花开极茂,本想再拍一张“蜜蜂海棠”,可那勤劳的小蜜蜂总是飞个不停,忙活了半天也没抓住那小精灵的身影,镜头中只收进了春海棠灿烂的笑容。
望江楼公园栽竹约120亩,精选国内外优良竹种,是全国竹种面积最大、良种最多的竹子专类公园,有别于其他园林,故有“竹的公园”和“天下第一竹园”的别称。这些竹子姿态万千,各有妙趣。如粉箪竹,通身粉白,好似冰肌玉骨的婷婷少女;人面竹,在接近根部的竹竿上重重叠叠地布满奇节,就像一张张人的面孔;佛肚竹的节间光滑凸出,犹如笑罗汉的便便大腹。还有质地坚韧的方竹,躯干高大的鸡爪竹,飘逸潇洒的凤尾竹,文雅娟秀的观音竹……它们各逞丰姿,而又和谐相处,或互抱成丛,或交织成廊,或夹成浓荫幽径……
薛涛塑像位于园中幽篁深处,塑像高3米,由汉白玉雕成,四周碧水环绕、地面绿草如茵。薛涛墓由墓碑、墓体、墓基平台组成,墓碑上题有“唐女校书薛洪度墓”。墓四周由青砖砌成矮墙围护,配置有草坪、小桃花、翠竹。读竹苑是公园的品种竹区,苑内翠竹丛丛,叠石配景,汉白玉石碑上刻有薛涛和历史名人咏竹画竹的佳作,构成一幅幅的竹石图景,寓意深邃。
本想多拍一些园林秀色,无奈林中四处都是密布的麻将桌,很多时候拍照都无法有效地避开,收入镜中又觉得煞风景,加之时间有限,园内好些景点只能跑马观花,匆匆走过。来到后门府河边,走累了的我正想坐下休息,忽见岸柳已吐出新芽,与河上的石桥、对岸的繁华街景构成了一幅和谐的望江春色图,房顶的“河滨印象”四个大字,也正好点明我猴年新春行摄望江楼的意境,于是,拍下这张照片,作为我此行的小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