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国家地理 >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西南篇 >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西南篇 > 正文

乐 山

央视国际 2004年04月29日 16:14

  乐山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素有“天府之国”之称的中国四川省的西南。东邻自贡市和内江市,南靠宜宾市和凉山彝族自治州,西连雅安市,北接成都市。

  乐山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早在远古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春秋时期,这里是蜀王开明的故治,有2800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北周宣帝大成元年改为嘉州,清雍正更名为乐山,沿用至今。1994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乐山人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战国时期,秦蜀守李冰为避洪患,开凿麻浩河,分江溢洪,形成了四面环水,林荫浓密的乌尤“离堆”。境内留存着上万座汉崖墓,特别是麻浩崖墓内的石刻浮雕和壁画。东汉时,佛教开始传入乐山。东晋以后,佛教寺庙与日俱增,香火日趋旺盛。唐宋时期,乐山为中国西南佛教文化的重要所在,峨眉山成为中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

  从公元713-803年,历时90年建成的乐山大佛,宏伟端庄、举世闻名。宋、元、明、清,乐山的文化遗存更为丰富。现在,全市有国务院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个:乐山大佛、麻浩崖墓、万年寺普贤铜像、峨眉飞来殿;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79处,馆藏文物2万多件,其中三级以上文物2600余件。乐山人才辈出,北宋的大文学家苏轼,当代文化巨人郭沫若就是他们的杰出代表。乐山还出现过李密、苏洵、苏辙等著名文学家,当代“书坛怪杰”石鲁也产生于此。历史上,李白、杜甫、岑参、范大成、黄庭坚、陆游等文化名人或在乐山为官,或在乐山游历,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为纪念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修建的三苏祠;还有夹江千佛岩、青神中岩寺;往南有“小西湖”五通桥,建于明代的形如船体的罗城古镇,有被称为“中国百慕大”的峨边黑竹沟,有大熊猫产地之一的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往东有环抱72个小岛的仁寿黑龙滩风景区;往西有当代大文豪郭沫若故里沙湾和美峰石林。

  乐山位于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影响区域。东北部平原、丘陵地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无霜期长,雨热同季,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5摄氏度。春秋两季是去乐山旅游的最佳时节。

(编辑:红立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