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乡村——探寻交河边
央视国际 2004年09月08日 14:15
每次到交河古城,只是去古城里,这次,和野驼的队员去了交河古城周围极少有人涉足的地方。
一、“交河”、“姑师”和“车师”
交河与交河古城是密不可分的。
交河实际上是天山融化雪水渗入地下再从低地间渗出汇聚的一条河,由北向南流,在交河古城北面分成两条岔河,分别从交河古城台地东、西两边穿过,再在南边交汇。所以,《汉书.西域传》说,“车师前国,王治交河城,河水分流而下,故号交河”。
交河古城就是因了塌陷黄土形成高高的黄土台而孤立于交河三角洲的高台地上。交河地处天山南麓,史为北接匈奴、南抵龟兹的孔道,也是丝路中道的北门户,加之这里土地肥沃,易于耕种,汉代,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
当地维吾尔人、回族人称交河为雅尔和图,也有人叫它雅尔湖,是译音。“雅尔”可能是突厥语的“崖岸”,而“雅尔和图”中的“和图”则是蒙古语中的“城”之意。仅从这名字就可看出它的重要地理作用。
明朝的陈诚出西域来到交河,曾写下《崖尔城》一诗:“沙河二水自交流,天设危城水上头。断壁悬崖多险要,荒态废址几春秋。”
提到交河,不得不说姑师和车师这两个词组(这个“车”念“Ju”,不念“Che”)。
我们常说的“姑师”和“车师”是两个不同的“国名”。“姑师”与“车师”本为同名异译,但在《史记》中译为“姑师”,《汉书》译为“车师”--是有另意的--“姑师”是其归附汉朝之前的名称,而“车师”则是“姑师”破败后分裂为“车师前国”、“车师后国”和“山北十六国”(统称“车师八国”,又演变为“车师六国”)之后的名称。
二、雅尔郭勒村
交河沟西南就是雅尔郭勒村,村子有十一个小队,分散在交河古城周围约3平方公里的台地、沟壑间,以种植葡萄、蔬菜为主。
交河古城边的小村是一队,大约住有百十户人家,一条很窄的村道满是黄浮土,两边的维吾尔民居杂乱地依着身后的黄土台地排着。雅尔郭勒村民在静静的河和山之间生存了千年,延续着他们慢节奏的生活。
这时是初春三月。吐鲁番是地处天山以南、低于海平面的盆地,四周的山阻挡着寒冷气流的进入,气温终年要比山北的乌鲁木齐高约5--10度。我们早上从乌鲁木齐出发时还寒冷无比,但到了交河,已是春风微拂了。
维族老乡家院里的榆树、桑树还没现绿,但却可见枝条上打着紫红色的芽苞,再吹两次春风,就该泛绿了。
村子的窄巷里看不见一个人,可能是去地里给葡萄开墩了。
趁我们队长找文管所的人的间隙,我拉了阿远走进巷子去找一个叫阿不都.外力的12岁的维族巴郎。这小孩是去年我和一位朋友到交河古城游玩时在城中遇见的,那时他正在古城里拣游客丢弃的空塑料瓶子,问他拣了干吗,他说卖钱,一个五分,交学费。后来得知他家经济很困难,只有妈妈和90多岁的奶奶,靠种几亩葡萄地为生。上次我来交河时在路边遇见他,看他裤子上补丁落补丁,就想给他买套衣服。
沿着高低不平、曲折的小道走了几百米,没碰见一个可问路的人,然后,推开一家没上锁的院门,喊了一声,出来一个5、6岁的小孩,问他外力家在哪儿,他不懂汉语。转身再到隔壁一家,见一小女孩在给羊喂干草,小女孩懂点汉语,给我指了外力家的方向。
下了大坡,过了一片小树林,朝右拐上土路。小女孩这时已爬上她家屋顶上,再给我指着一户敞开的院门。院门口刚好停着一辆拖拉机,一个汉族货郎在售卖瓷碗,一个脸上遮着纱巾的妇女正在挑选着。问她外力去了哪里,但她也听不懂,嘴上却咕囔着指着远处。旁边走来一个维族小伙子,给我们翻译说是外力到公路边植树去了。然后我就问那妇人外力的情况,可得到的答案和我要找的外力一点也对不上,再细了解,原来这个外力不是我要找的外力,我要找的外力家在这个外力家的后面。
到了我要找的外力家门口,却不见有人,问问旁边的人,说这小家伙去外玩了,要2小时才回来。于是记住了门牌号,回了队员中。
三、交河沟西南古墓葬
交河沟西南古墓葬就在雅尔郭勒村依着的山背后。说是山,更准确地说应是一片高台地,台地上的黄土是经年累月就堆砌在这里的,荒芜,一点养分都没有。
古墓葬一般很少有游人来。到交河古城的游人游完古城后就去了别的景点,且大多数人对古墓葬没什么兴趣,除了居住在这里的村上人和文物考古的人知道这里有个古墓葬外,极少有人涉足这里。
从村中高低不平的小路走到台地上,看不见有一棵树,却见有很多凉房矗着,还有一座圆顶的麻扎。
沟西南古墓葬有近2平方公里,地上遍布大小墓堆,墓堆上摆着黑黑的卵石,和地上的黄土形成两种不同的颜色。
这些墓堆约有2000多座,其中晋、唐时期的有1500多座,其他500多座的时代更久远。根据1996年中日两国联合考古挖掘,认为这500多座应是车师民族的墓葬。这里也有少量唐以后各时期的墓葬,近代维吾尔人去世后也葬在这里,因而形成了佛教、伊斯兰教甚至摩尼教共居一处的葬法。
墓葬隔雅尔河(交河)与交河古城相望,远处古城的残败和墓葬的肃穆相映着。
唐代的墓葬大多是佛教格式,呈家族式,硕大的地域里,由黑色卵石摆放成一个个墓园,墓堆约有半米高,直径两米。墓葬类型有斜坡道洞室墓和竖穴墓两种,多为夫妻合葬墓,葬式为仰身直肢,墓具为木棺和草席。
很多墓堆已被挖掘过,深深的墓道裸露在地面上。甚至有两处墓葬刚刚被挖掘过,根据挖掘的方式可以断定是盗墓人所为,因为考古挖掘一般是沿长长的墓道下挖,而盗墓的却为省工夫而直立挖掘。看挖出的黄土呈新鲜状可判定,盗挖的时间不超过3天。
古墓葬曾于1994年由中日考古工作者挖掘过45座,出土的随葬物有陶器、金属器、金器以及汉文墓表、毛麻织品、皮革制品等。
从已挖掘的墓葬来看,墓主人多是唐时吐鲁番盆地的突厥人种,间或有印欧或雅利安人种。极度干燥的吐鲁番气候,很好地保留了他们的干尸,伟岸的男子和俏丽的女子共居一墓。
交河古城的创建不能不说得归功于这些葬在地下的人。在距今2200年时,交河是车师前部王国的首都,称为“兜訾(Zi)”,张骞在公元前139年出使到西域时,就报导过“车师”王国这一城堡(交河古城)的存在。
在一处较小的被挖掘过的墓葬虚土中,还有一颗婴儿的头颅骨半虚半掩着。拿出细看,却见其头上后半部的头皮、头发清新可见。黑褐色的头发很短,头颅也很小。根据带领我们考察的队长的判断,这小孩约有12岁左右,死亡原因不明。
在另一处较大的墓坑中,队长拣出两个较大的头颅骨。两个头颅骨有明显的不同特征差异:一个颅骨较圆,后脑扁平。根据牙齿、眼骨、鼻骨、头盖骨判断是一个突厥人种的老妇,年纪约有60多岁;另一个头颅椭圆,后脑不平,从牙齿、眼骨、鼻骨、头盖骨看是一个雅利安人种的年轻女子,年龄不超过30岁。两颗头颅并非一个墓葬之物,估计是被盗墓人或其他人挪扔在一起的。
墓穴中还有亚麻等纺织品随葬物,但已腐烂变形,说明那个时期亚麻等纺织品已广泛流行于吐鲁番盆地。
墓葬区间有唐代以后的墓葬,但数量很少,形制也与唐不同。
佛教传入吐鲁番盆地大约是在西晋时期,公元4世纪,佛教成了车师前部的国教。
几座穹隆顶的伊斯兰式麻扎间杂其中。更远处,现代交河村民的很多葡萄凉房矗在台地上。
墓葬区同时又是一个细石期遗址,偶尔还可在地面上拣拾到细石期时代晚期先人们遗留下来的十分原始的打制石期工具,如锯齿形削刮期、细石片、小石簇等。一块普通的石块,多面打击后,显出了尖端、刃面,可用来敲砸动物骨,也可割其皮肉。看似简单的一块石头,在远古时期却是先人们一个进步的标志,人们创制了它,便取得了和自然抗争的武器。经过1万多年的实践、探索和改进,吐鲁番的先人们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佛教兴盛时期的交河,“户七百、口六千五十,胜兵八百六十五人”,但高昌王国兴盛后,交河便开始衰败。沟西南古墓葬比高昌古城旁的阿斯塔纳古墓葬面积要大,群落壮观。伊斯兰教进入吐鲁番盆地后,佛教开始销声匿迹,只剩下盆地中的残败古城、千年壁画和这些古墓葬供随后的人们追寻一个曾经辉煌多时的宗教。
四、雅尔湖千佛洞
吐鲁番在唐朝时是丝绸之路上各种文化、各色人等的交汇处,尤其反映在绘制在断崖峭壁上的千佛洞最能清晰知晓。如果不是这些人迹罕至的深沟纵壑,恐怕这些文化和历史早已无从考证。比如保存下来的柏孜克里克、吐峪沟、雅尔湖、奇康湖等千佛洞。
汉王朝联合西域小国夹击匈奴的策略使得车师、交河从西域甚至亚洲历史的后舞台走到了前台并变成了舞台的中心,自然也就成了汉、匈争夺的矛盾焦点:匈奴从蒙古、准噶尔草原征骑西域天山、南下塔里木、控制楼兰、龟兹等国,吐鲁番是最便捷的要道;汉王朝联系大月氏、乌孙欲控制楼兰,将匈奴逐出西域,也需要经营吐鲁番,而恰在盆地重要位置上的交河,便成了汉王朝和匈奴征战的台地。弹丸之地的交河从公元前108年到公元前60年的48年间,汉与匈奴在这里发生冲突5次,每次动员的兵力有千、万人,刀光剑影,人嘶马吼,交河便少了往日的平静。
雅尔湖千佛洞不同于柏孜克里克和吐峪沟千佛洞之处在于它是交河国(郡)统治者参拜的佛界,因开凿面积不大,位置偏僻,遗存的洞窟仅有7座并少为人知。
千佛洞在交河古城西约2公里的断壁上,从交河古城很难到达,那条雅尔河深沟断开了交河台地和千佛洞所处的台地,河沟约有200米宽,古时沟中应是水草茂密、人迹难抵的,现在被维吾尔人在河的东坡地上开垦成田地,那河因水量减少,几成涓涓细流。
交河古城居四面环水的悬崖土台上,崖壁陡峭、险峻,全“城”高出地面30多米,长约1.7公里,宽约0.3公里,面积有43万平方米,四周河谷宽达百米,形成了一座奇特的“水”中土“城”,居高控险,难攻易守,不能不说是古车师人慧眼识“军事地形”。
千佛洞口朝东,坐落在刀削般直立的峭壁上,约离地面50米。循着踩着就向下流淌的虚土登到进洞窟的开口处,却见一把大锁锁住了通道。
由于千佛洞位于僻静之处的雅尔河畔,从交河古城的南门到西北角的千佛洞要走3公里,几乎没有游客的进入,更因洞窟中的壁画保存较为完好且极有研究价值,现在暂不对外开放。
据考证,雅尔湖千佛洞开凿于车师前部时期,最早的壁画绘于晋高昌时(公元327年-450年),到车师前部晚期,因战争而停止,后于11世纪回鹘高昌强盛后再度兴盛。但其最终于伊斯兰教进入吐鲁番盆地后而废止。
德国的勒柯克曾于上个世纪来到吐鲁番,在疯狂地盗挖了柏孜克里克、吐峪沟等千佛洞的壁画、佛像、经卷后,忽略了雅尔湖这个面积虽小但价值不菲的洞窟,雅尔湖千佛洞也就逃脱了他“狐尾锯”的残暴“考察”。
有人说,“以文明国家学者自命的欧洲人要独霸(吐鲁番)珍宝的意图,可以说比盗贼还卑鄙”。
五、马厂沟古墓葬
吐鲁番的远古居民来自何方、具有怎样的种族特点,现在仍是一个谜团,没有人类学标本可以判断说明,但到了距今2500年,这里居民的特征容貌已被大致认定,他们眉弓发育,发质浅灰,面庞狭窄,具有很明显的印欧或雅利安人特征。在以后的汉文史籍中,人们称其为“车师人”。
马厂沟古墓葬在东雅尔河的一块高台地上。雅尔湖劈开高台地后,就将台地分割成东、西两大块,沟谷里随处可见古老的桑榆,随河杂生,台地上荒芜一片。由于吐鲁番盆地的干燥,使台地更易保存众多的古墓群落。
车师是唐时吐鲁番盆地一个王国,也即今天的交河古城,(据说)车师王故后,葬在离交河约1公里的这片台地。
古墓葬已在1998年经考古工作者挖掘,现仅剩被挖掘过的墓道。陵墓成长方形,长约3米,宽约1.5米,已无任何古物遗存。在王陵的四周,有很多小墓堆,墓堆中可见马、羊、驼的枯骨。据考证,在随葬的羊腿上还插有一把刀。由此可以看出,车师是一个拥有大量马、驼、羊等牲畜的游牧民族,其活动范围应是从火焰山到天山的狭长地域。
公元前60年,汉王朝完全控制了吐鲁番后,戊己校尉驻节交河,承担军事及屯田任务,民事管理仍由归顺了汉朝的车师王庭负责,直到公元450年,以高昌为基地的沮渠无讳对交河实施了8年的军事围困,粮草绝尽后,车师王国附属了高昌,成为高昌的一个郡。车师人在吐鲁番盆地的历史画上了句号。
车师的臣民相当一部分迁徙他乡,甚至一部分还迁徙到了中原的洛阳(见1931年在河南邙山发现的一座墓葬中出土的一方墓志,上书“大魏正始二年[505年]岁次乙酋十一月戍辰二十七日前部王故车伯生息妻鄯月光目铭”,“前部王”即指车师前部王,他是名字叫“车伯生”)。
六、雅尔郭勒九队的回回
车师王陵所在的台地下住着10多户回族人家。正是春耕时分,三男一女正在地里种四季豆,然后铺上塑料薄膜,10多天后,豆种发芽成长,两个月后就可上市。
这10多户回族人家不知是什么时候从哪里来这里定居的,但从那个种地的14岁的很像维吾尔族的女孩子的长相来看,估计他们的祖先来这里已很久,后人也就融入了当地维吾尔人的生产和生活中。
13世纪初,成吉思汗的蒙古军队攻占中亚后,大批中亚人、阿拉伯人和波斯人被编入他的“探马赤军”--“上马则备战斗,下马则屯牧养”,那时,他们被称为“回回”。1273年,元世祖命“探马赤军”“随地入社,与编民等”,大批回回在“社”的编制下进行军屯,成为中国回族的祖先之一。元时,“回回遍天下”。他们入“社”后,首先与西域的维吾尔、蒙、汉通婚,逐渐使用了汉文字和语言,但仍保留了伊斯*兰教的信仰。吐鲁番地区的回族主要是清代以后从陕、甘、宁、青等地迁来的。但也有一部分是世居回回延续下来的后裔。
那个叫小马的回族小伙家就在村边一条土路旁。进了他家的院门,里面很凌乱,满地跑着刚买来喂养的小鸡。
小马和他媳妇去戈壁滩上拉石头了,家里只剩下他老母亲和一女一儿。老母亲正抱着那个一岁多的孙子,见我们进院,就让我们坐在院里的木床上,然后烧了开水叫我们喝。
老母亲78岁了,腿脚硬朗,思路清晰。她是山北(天山)吉木萨尔人,早年随常年走车师古道的骆驼客丈夫来到雅尔郭勒这个小村,有5个儿子,还有一个重孙女。
小男孩不避生地让我们的队员抱起,但过后就哭闹着,老母亲想腾出手来给我们再烧一壶开水也不行,就绑他在摇床上,一边摇晃,一边哄他睡觉。
那摇床是维吾尔人养小孩的用品,长方形,“床”很窄,只有三、四十公分,上面一根木柱,下面一个圆弧接地,可摇晃。问老母亲,回族人一般不给小孩用摇床,她快言快语地说,吐鲁番这地方,回族人和维族人的习惯没啥不一样的。
小马回来时,看来了一院子人(我们队长和他熟悉),就张罗要给我们做晚饭,我们已准备了晚饭和食品后,让了一阵他也就没再让了。
小马是村里的农民,除务农外,还有一份业余公职,国家一年给他1200元的补贴。当问到我们的薪水时,却把他吓住了:你们一个月的收入顶我一年的收成。
九队的村民并不富裕,种葡萄蔬菜。由于河谷里土地盐碱化,剩下的可耕地很少,一年的收入,人均也就2、3千元,所以,只能算是温饱。用小马的话说,现在奔小康,我们难着呢。
小马聊天和我们调侃,城里人和乡下人就是不一样,赶你们的时髦都赶不上:刚吃上拌面,你们就吃方便面;刚买了传呼,你们又换了手机;我们想去城里耍,你们却跑到农村休闲度假,我说,有句话叫“人人想当别人”,你谁也别学,就学你自己。
七、夜宿交河沟
小马他母亲知道我们扎营在交河古城下的崖壁旁,很生气,“为啥不住我家?”
扎好营后,五颜六色的帐篷点缀在交河古城下的黄壤中,很耀眼,隔河的村子里走来几位回族男人,绕着帐篷看了一圈,嘟囔着问我们,城里人出来就住这个?晚上不冷吗?
点上一堆篝火开始准备做饭。但木柴烧了好久也燃不着,木柴是被村民砍倒的河谷的老榆树枝杈,还没干透。
给那几个男人递上烟,坐在地上一棵枯死的树干上,就着篝火邀请他们唱段花儿,那人说,他们不会唱花儿,只会唱维吾尔民歌了。
小马忙完家里的活,天黑时来到我们营地,然后,加入了我们喝酒的行列。
篝火旺起来,映着远处危崖陡立的交河古城。有月晕,月下的交河隐隐绰绰,巍峨沧桑。
八、干爽的台地
黎明时分,我被夜间的寒冷唤醒,独自走出帐篷。天没大亮,雅尔河沟谷里一片寂静,偶尔可以听到鸟的鸣叫和公鸡的打鸣。
交河崖壁下有一片杏园,杏园挨着陡崖。站在崖壁下朝崖上望去,一片森然。
这崖壁以及崖壁上的古城已经在这里默默地屹立了千年,千年的风雪沙砾把它变得粗糙,时间的流逝,让人们忘却了它不少的沧桑故事。
交河四周是另类文化的遗存和现实的风物。当年金碧辉煌的古城、千佛洞壁画如今已成庄重和厚重的历史,刀凿斧劈的遗迹烙印的是几段历史的辉煌或是残败,现实中的一切也激励着人们的思维。但只要你走过、看过、想过这些历史,知识和养分会令你回味无穷。我这样站在交河古城的崖壁下乱思着。
太阳出来时,干爽的台地被一层薄云遮挡着。
生活在干爽交河周围的人,他们自信,他们自知,他们自由,而生活在别处的人们呢?
图:村落中的孩子
(网络原作,请勿转载)(2003-03-17 乌鲁木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