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乡村--鄯善杂访
央视国际 2004年09月09日 16:01
鄯善位于东天山博格达山南麓,吐鲁番盆地东部,总面积3.83万平方公里,辖五镇、五乡,总人口22万多人。
看鄯善的地形,像是一只巨大的哈密瓜,十个乡镇主要集中于西北部,东部和南部是中国第三大沙漠库木塔格沙漠,北部是天山博格达山。
来去鄯善无数次,无论是历史沉重的鲁克沁地区还是沙化严重的七克台地区,无论是风吹沙袭的南湖戈壁滩还是井架林立的吐哈油田生产基地,无论是沙山耸立的库木塔格还是溪水潺潺的火焰山大峡谷,无不显示出鄯善的古老和沉寂。
一、“鄯善”的含义
关于鄯善地名的民间来历据说有二。一是“溃逃说”。楼兰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王都在今罗布泊边,汉昭帝时汉杀楼兰王安归并立其弟尉屠耆为王后,将楼兰改名为“鄯善”。楼兰废弃后,居住那里的百姓四散,一部分向北穿越罗布荒漠到达天山脚下现鄯善地区,将新的居住地起名为鄯善。二是“错图说”。18-19世纪,欧洲兴起了西域探险热,有位探险者探险后误将古代的鄯善国标注在了今天的鄯善地方,于是一直以讹传讹,延续下来。
岑参也有错。岑参在经过火焰山到庭州时曾赋诗一首:“火山今始见,突兀蒲昌东。赤焰烧虏云,炎氛蒸塞室”(《经火山》)。一首诗,引出了两个地名与一个讹传:“火山”即今吐鲁番盆地的火焰山。火焰山东西长约100公里,南北宽约10余公里,高500-800米,当吐鲁番盆地东部,为天山支脉,在《西游记》中被描述为火焰蒸腾的地方。火焰山今为吐鲁番市和鄯善县的共山。“蒲昌”即今鄯善县,唐设蒲昌县,现维吾尔人称之为“辟展”、“皮禅”,意为“芨芨草”、“蒲苇”。岑参的错在于“火山……突兀蒲昌东”,火焰山是在鄯善(蒲昌)西(即今鄯善县城南树柏沟至吐鲁番市城北的桃儿沟之间),而不在其东,其东应是南湖戈壁滩。
二、库木塔格沙山
鄯善因了库木塔格沙漠而名声大起,而且,鄯善正在打这张旅游牌。
库木塔格沙漠是中国第三大沙漠,南起罗布荒漠,北抵吐(鲁番)鄯(善)托(克逊)盆地、东至哈密绿洲、西接艾丁湖,面积2500平方公里。
鄯善县是离库木塔格沙漠最近的一座城市,县城那条笔直宽敞的中央大街一直连接到了沙山下,一条小河将沙拦截在南境,南边就自然地形成了一座沙山公园。
库木塔格沙山公园在火焰山的东尾部,与远处的库鲁克塔格山(维语:“干山”的意思)相连。沙粒在阳光下金黄灿烂,沙梁刀劈斧削,沙沟、沙坡、沙丘、沙脊满眼皆是,直达天边。
清晨或傍晚的沙山有天地之神韵,沙子在日出或日落时栩栩生辉,落差几十至几百米,一浪追逐一浪,实在壮观。
库木塔格沙山千百年来一直蛰伏在鄯善绿洲边而没有向绿洲逼近,全因了库木塔格沙漠奇特的地形地貌和那条细小的小河。近沙山公园一带的库木塔格沙漠是一个三面高一面(西北)低的喇叭形地貌,喇叭口对着鄯善县城。风因地貌而吹,这一带常年的西北风通过喇叭口将沙漠西北的沙粒吹至于此,而其运动规律正好和那条小河相反,沿着沙梁、沙坡向上滚动,风越大,沙往高处移动的速度就越快,因此,沙粒绝不会流向小河;而从南面塔克拉玛干大漠吹来的东南风夹带着沉重的沙土越过库木塔格沙漠中的高山后,风速大减,沙土与沙粒结合,形成了沙与土的库木塔格沙山。
流动的沙山与流动的河水就这样相互依偎、相互搀扶,共生共存着。附近的辟展、东巴扎、东湖等村庄,细沙与黄土粘合后土质肥沃,适宜葡萄、西瓜、哈密瓜的生长。
三、东大寺
东巴扎乡位于鄯善县城东1.5公里处,处于库木塔格沙漠以北,绿树葡园与黄沙仅由一条狭窄的小渠之隔。
东巴扎是回族民族乡,居住有回、维、汉等三个民族,种植粮食、棉花、葡萄和哈密瓜。乡上的回族大多来自于西北地区的陕甘宁青一带,世居这里有几百年的时间,过去只有苇草的荒地现在杨树柳树葡园成荫,是鄯善比较富裕的乡镇。
巴扎意为“集市”,为维吾尔语。东巴扎的来历可追溯到1873年,当时中亚浩罕军事头领阿古柏由南疆入侵吐鲁番盆地,为抗拒清军,就将原来已形成的辟展老城废弃,另筑新城并扩展(即今鄯善县城)。当地百姓把有买卖的集市都叫巴扎,因老城在新城东,于是人们在老巴扎前冠以“东”,两个巴扎相距仅三里,泾渭分明,一直沿用。
东巴扎地处丝绸之路要塞,是丝路东西交通的必经之路,从玉门关进入哈密绿洲再进入吐鲁番盆地需经赤亭古镇(今鄯善县七克台乡附近),而从赤亭古镇再出发,经过的第一站就是东巴扎。
东巴扎的东大寺是回族穆斯林寺,始建于1907年,现在是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规模较大,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全木结构,可同时容纳300多人礼拜。
一座清真寺,凝聚的是一方穆斯林的信仰,围绕着清真寺的众多穆斯林把清真寺视为他们一生中的精神圣地,不仅有顶礼膜拜之的虔诚,还有向外族人介绍的义务。一位陈姓穆/斯/林对我们的到来表示出他极大的热情和宽厚,带领我们脱鞋进寺,并详细介绍了建寺的年代、工匠的来历、寺的雕梁画栋背景、一天中五次乃玛孜的时间、穆/斯/林的礼拜方式等。
四、赤亭古镇
有人说,鄯善县最东的七克台镇是古代“赤亭”的维吾尔语音转。
“赤亭”在古代是一座守捉、镇,现仍有残留的古城墙遗址。“守捉”是唐代在西域建立的军事据点,按《辞海》的解释,“守捉,唐制,军队戍守之地,较大者称军,小者称守捉”。而“镇”的概念也不同于今天的行政建制镇。赤亭镇是唐代国防军镇,在唐代的吐鲁番盆地,还建有赤亭、银山、柳谷、翟鸟 鸽等四镇。
“赤亭守捉”建立在由哈密到吐鲁番的南湖戈壁滩一片赤色的丘陵上,古代因地下有煤炭燃烧使丘陵显红色而被称之为“赤亭”。其具体位置在今鄯善县七克台乡东南约5公里处,距312国道南约2.5公里。“赤亭镇”遗址在其北偏东0.5公里处,现只剩古代军营的几段残壁。
赤亭守捉和赤亭镇扼守伊州(哈密)到西州(高昌)的门户,既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更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岑参的很多诗句都描述过赤亭,如:“赤亭多飘风,鼓怒不可当。有时无人行,砂石乱飘扬”;“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
据史书上记载,唐时“赤亭镇兵肆拾贰人”。赤亭一带现在是鄯善县的七克台乡,在离其不远的天山脚下的戈壁滩上,矗立着吐哈油田的石油井架,而由七克台南湖村向东,即进入了著名的百里风区南湖戈壁滩,一直延伸到200公里外的哈密七角井才能见到人烟。
五、汉墩
汉墩是一个很小的村庄。
只要知晓西域历史的人都会知道,“汉墩”的名字即是汉代的烽燧,在维吾尔语里,烽火台叫“吐尔”,“吐尔”的地名在新疆很多地方也都可以看见。
汉唐时期吐鲁番盆地建有很多烽燧,尤其到了唐代,吐鲁番的军事地位更加重要,三十里即立一烽燧,岑参到交河(今吐鲁番)时,曾说过“寒驿远如点,边烽互相望”。
唐代的烽燧一般都设于戈壁沙漠山岭关隘处,远离边防军营,成为重要的军事设施,而“汉墩”正位居距赤亭守捉(镇)与高昌城之间,“昼放烟,至夜即放火”。
“汉墩”现在是鄯善县连木沁乡汉墩村阿克墩庄,南有火焰山,与邻近的赛克斯、东湖、阿萨协海尔、七泉湖、胜金口、木头沟、七康湖、雅尔湖等烽燧形成吐鲁番盆地重要的军事防线,形成“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的传递军事信息的形态。
烽燧在吐鲁番盆地有上百座,从东天山七角井到阿拉沟再到银山碛(今托克逊县库米什镇),15公里就有一座,历史上曾维系了边关、守护了边民,护佑了丝路商队。
六、七女峰
火焰山的传说很多,也很神奇。
由312国道连木沁乡穿火焰山峡谷(也叫唐沟),两岸山峰奇立,沟底葡园、白杨掩映,绿色与黄/色、赤色的火焰山形成鲜明的差别。穿越这段峡谷时,看似干巴、存草不生、狰狞怪异、纹理清晰的光秃峰岭却给人一种宁静、安然的感觉,尤其是沟里的维族老乡的质朴和好客--随意走入一户人家的黄粘土屋,人们都会似亲戚般招呼和款待,并热情地给客人讲述沟谷里的故事。
“地设名山雄宇宙,天开仙境透灵犀”。连木沁沟谷中除去流传千年的民风民俗外,还有不知从哪儿来的一块巨大的“飞来佛石”、斯尔克甫古墓葬和远古突厥人留下的石刻等。在穿越连木沁沟快到斯尔克甫村时,火焰山东光秃秃的山岩上立着七个石柱,酷似七个仙女,她们有立有坐,有动有静,有喜有怒,形态各异,被人称之为“七女峰”。
峰下的斯尔克甫村属吐峪沟乡,是与麻扎村、苏贝希买里一样淳朴的山村。由斯尔克甫村北可达火焰山北的连木沁,南可抵鲁克沁镇(即古时的柳中城)。
七、苏贝希买里
苏贝希买里位于火焰山北麓312国道边,现为吐峪沟乡所辖,与吐峪沟乡仅一山之隔,相距10公里。
“苏贝希”的意思是“水源头”,“买里”是“村庄”。山南吐峪沟、鲁克沁一带的水源基本来自这里。
苏贝希买里虽是一小小村落,但却是丝绸之路的要塞,史书上记载这里为“地有小堡,为北境大道驿口,迤去北山口,沿谷涧南行十余里可达吐峪沟”。经由苏贝希买里,会感觉到地理位置的重要:南部隔火焰山与茫茫的库木塔格沙漠相连,北部是横亘的天山,仅中间狭窄一带有良土可耕,因此,历史上这里是必控之地。
八、苏巴什古墓群。
离开苏贝希买里村,穿火焰山到麻扎村的“连心路”2公里处的吐峪沟大峡谷左侧黄土台地上有座古墓葬。墓葬形成于战国之后,已为考古工作者挖掘,出土有石器、骨器、木器、陶器、毛织品等,大都是战国时期延续到汉唐以后的。苏巴什古墓群现在仅剩座座墓冢,默默地伏于黄土台地间,不经意的人绝对想不到在8000年前这里就有人类活动。
九、黄黏土房
火焰山虽是天山的支脉,但相隔却有上百公里,由天山向南流淌的河水夹带着黄土流到山南干燥的火焰山后,黄土发粘,施以人粪便后极其适宜耕耘,因此,山南的鲁克沁地区土地肥沃,稼樯殷盛,历来是一座粮库,吐鲁番的先民高车、车师等大约在1400多年前的唐代就根据自然条件,就地取材,结合地形、土质发明了一种用黄粘土晒制成土坯后再建房的方法,建起的房屋冬暖夏凉,对于吐鲁番盆地气候干旱、炎热缺水、夏季气温高达4、50度、冬季干冷的居民来说,是一种很好的居住环境。
这种黄黏土房是吐鲁番“三宝”之一(坎儿井、葡萄、黄黏土房),在河流穿行、水花四溅、两岸赤峰对峙的胜金口和吐峪沟峡谷口的这些拱形黄黏土房连成一片,长达数公里,显示出一种古朴。当然,在吐鲁番地区的其他地方也可以见到,但却没有这里集中和古老。徜徉其间,再随意走入一户人家与心态怡然的维族老乡聊聊天,探访一种远古的宁静和安逸。
在吐峪沟流传这样一句顺口溜:“土房土房,土坯砌房,不用木材不用砖墙,冬暖夏凉干净舒爽”。黄黏土房的材质--土坯是就地的黄土,不需本钱,土坯有大有小,长短薄厚不一,盖起的房屋造型简单又别具风格,有的是里外间,有的是两层小楼,有的有拱形走廊,有的室内墙壁上有壁镂(当地人俗称“窑窝子”),有的壁上、木门上、木椽子上雕有各种花纹,绘有色彩夸张的画,看起古朴典雅、刚劲秀美。
即使现在,这种黄黏土房还被火焰山南的维族老乡钟情,虽然有很多老屋已残破,但他们仍以新砖加固,再抹上黄土泥巴,使其保留着原始古朴的风貌。
十、麻扎村
麻扎村在火焰山大峡谷南口,依山而建,百姓心态平和--这是我最近常去的地方,因为我觉得那里的村民很淳朴,另一个原因是鄯善县已开发了吐峪沟峡谷边的“七圣人麻扎”和吐峪沟千佛洞,麻扎村就挨此不远,以前这里不收费,现在,游客多了,难免民风不受破坏。
麻扎村的全称是“鄯善县吐峪沟乡麻扎阿勒迪村”,仅70多户人家,火焰山大峡谷敞开的南口刚好拥抱了村子,再往南,便是在海拔上下的鲁克沁绿洲。
吐峪沟绿洲的风范大约形成于汉军的屯田,西方胡人的汇聚以及丝绸之路的兴衰,绿洲上的人们千百年来传下来的宽容、宽厚心态叫人感觉亲近。火焰山喷射的岩浆风化为遍地散落的独特的黄土,加上强烈的日照和穿山凿滩流来的坎儿井水,构成了这片绿洲特有的气质,桑、葡、瓜、粮、麻一岁一熟,水甜、瓜甜、葡萄甜。
十一、洋海古墓葬。洋海古墓葬坐落在吐峪沟乡洋海村后桑树、葡萄架西的一片砂石戈壁滩上,尚不对外开放。
墓葬的主人是几千年来柳中城的逝去者,他们的成分复杂,对研究吐鲁番地区人种的混合有极高的参考价值。但是不懂考古、人种学,不了解柳中城的历史,墓葬只是一个个黄沙埋没的土包。
洋海古墓葬出土的文物大多与农耕有关,考证了古代柳中城居民的垦田、生活。
十二、迪坎尔小村。
迪坎尔是穿越罗布泊的最后一个村庄,向南2公里,沙路连天之处,举目四望,便是亘古的罗布荒漠。
由迪坎尔向南可抵达楼兰古城,向东南可抵达玉门关,向东穿越库木塔格沙漠可抵达鄯善、哈密。
立于村中的迪坎尔烽火台已陈旧不堪,烽火台的烽铺已被农人当做晒场,堆满了晾晒的谷物。尽管高峻的烽火台已消失,但仍可从厚实的烽火台墙基体会到古代烽驿相连、烽火直霄的景象。迪坎尔烽火台是照耀大海道商队、军队的明灯,疲惫的商队穿河涉沙抵达这片绿洲后,九死一生的感觉油然而生。
迪坎尔村正当库木塔格沙漠北侵的关口,这个仅有500多人的小村几乎已湮没在沙海中,人们守着村中惟一的一条坎儿井,与步步进逼的沙漠抗争着,很多人忍受不了这里的风沙,弃家搬离。然而,留下的有毅力的人在沙包边缘种植了胡杨、红柳,阻挡一粒沙,播绿一寸地。
迪坎尔村的村民几乎与世隔绝,他们种葡萄、高粱,守着几亩地过着清贫、平淡而又恬静的生活。
4月5日那晚,车友会的朋友宿营库木塔格沙山公园,看着夜色中那颗明亮的星星,听着偶有的西北风声,我将关于历史凝重的鄯善的这些记忆串成了文字。
(部分历史资料参考鄯善县文史资料)
图:鄯善吐峪沟火焰山峡谷
(2004-04-15 乌鲁木齐)(网络原创,请勿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