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行者无疆

游荡阳朔 - 漂流遇龙河 【SilkEye】 2004-04-06

央视国际 2004年08月16日 19:28


  来之前听人提起遇龙河,有小漓江的美誉。想这地方山灵水秀,风光也差不到哪里去,留了一日,专门漂遇龙河去。

  早起,旅店狭长的走廊里坐了许多拿斗笠的妇女,一问才知道是导游,人生地不熟,虽然有地图但请个导游也无妨的。早餐是街边的米线,几个人不知深浅自己调味,都吃得撮唇呼辣不止,好在还有甜豆浆,稍稍安慰些火烧火燎的肠胃。然后就是租车,自行车。西街到处有自行车的出租点,花花绿绿的车摆得一片一片的。重漂亮轻实用的思想作祟,等骑车走了才发现自己挑的车不甚好用,只好赖皮和同行的一个男孩子换车 - 他是我们在租车的时候拣到的,本不相识,一聊之下发现大家住在同一个旅店,我们三人,他一人,索性收编了他同行。

  久没骑车了,没多远就觉得车座硌得屁股生疼,左扭右摆地不舒服,看来是缺乏锻炼。刚开始的时候兴致高,几个人叫嚣着飙车,没多远我就弃权在后面跟着了,有骑得快的一眨眼连影子都看不到了。慢慢骑挺好,看路边的山,路边的田都是绿油油的养眼。等我们到遇龙桥时,先到的朋友已经侯了些时候了。

  遇龙桥是一座单拱石桥,建于明永乐年间。桥的两岸古树茂盛,树冠在空中相接,遮蔽石桥。桥下河中泊着许多竹排,横七竖八,每个竹排上有两张竹椅,是给游人乘坐的。临河的石阶上,有妇人就着河水洗衣、洗菜,也有孩子脱得只剩下一条短裤,露着晒得黑亮的肌肤嬉水玩耍。站在桥上向两边看,田地中的庄稼绿油油的象是厚厚的地毯,一间小屋建在水中,稻草覆顶,小巧玲珑。远处是山,一峰一峰地青葱颜色。还有河水,清澈,映着天空流云,风一吹,水面上漾起一层微波,象突然褶皱的裙。现在的遇龙河漂流由国家统一收费管理,我们原来约好的朱家兄弟也不敢擅自载我们走,还是规规矩矩租竹筏吧。

  两人一筏,每筏两个船工,离了岸,就在那青罗带一般的水上行去了。我们的船工不爱说话,问了,便答,不问,就默不作声地划船。有时指了两边的山景问他们有什么传说,也不过三两句的,索性自己看山自己想吧,反正景色是看的,又不是听的。

  沿河的风景很养眼:水是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山水相映,桂林的山水自然不是浪得虚名。仰头看山,远近不同的山象淡彩浓墨的写意山水;累了就低头看水,原来水中的风景更美,山与云的倒影是这青罗带上天然的花纹,风起桨动,水波连绵。还有凤尾竹。沿河种满了凤尾竹,印象中凤尾竹是傣家竹楼边专有的风景,谁知道,傍着这青山绿水,凤尾竹依然袅娜动人。有一株凤尾竹长得蓬勃,一枝颤颤地坠下,倒像极了饮水的凤凰。风光入眼,人的思绪难免有点跳跃,同船的朋友突发奇想,指着一峰一峰的青山说:你看你看,像不像刚出笼的窝头!至此,桂林的山遂被我们命名为窝头山。窝头山也不是一味地青绿,这不,那边山上就有一个娉婷的少女侧身静立,可能是因为雨水冲刷得久,白色山体上留下了这些黑色的痕迹,三分相似七分想象,再加上一些传说,就成了这惟妙惟肖的岩画。


  水流和缓,竹筏轻飘,人在画中游着,也成了这画中的风景。遇龙河中有许多的河坝,大约二十多个吧,是当地人修建的水利工程。竹筏过河坝的时候,感觉和急流勇进相仿,我们准备好的尖叫声和劈头盖脸的水浪配合默契,过了坝,衣服鞋子无一幸免,彼此看着湿淋淋的样子笑闹不止。有的河坝冲不过去,竹筏便跷跷板一样架在了坝上,小心地下来,脚下的石头很滑,河水调皮地在脚趾缝间钻来钻去,痒痒的。船工把竹筏推下坝,回身招呼我们重新上船,一路上上上下下,常常要烦劳船工扶我们一把,才稳得住摇摇晃晃的身体。

  天气阴晴不定,前一秒还晴天丽日,一眨眼,大颗大颗的雨豆子就噼哩啪啦地落下来,天上的云也被这善变的天搞得没了主张,有的丝一样地飘,有的则乌沉沉的,各随各的主意去了。有蜻蜓,飞得倦了,就停在我们的竹筏之上,陪我们缓缓的一程。

  竹筏随着水流轻轻荡着,看得久了,如画的风景也不免“审美疲劳”,半躺半靠在竹椅上闭目养神,带上耳机,兴致高了就跟着高歌一曲,看看周围人的表情,知道已经跑调到太平洋去了。半梦半醒之间,朋友拍我:醒醒,看水牛过河。睁眼,果然就看见一队水牛正在不远的前方涉江而过,步履悠闲,主人家在后面跟着,手中的鞭儿徐徐地在半空中挽了个花儿。

  不知不觉的,四个多小时就那么消磨掉了,到岸,导游早就在那里等我们,还有我们的自行车。远远地看着刚刚漂流过的遇龙河,仿佛一匹最光滑、细腻、柔软的丝绸静静铺陈,想着就要回去,心里生出些依恋,那些刚刚看过的风景似乎重新变得遥远陌生起来,还没有分别,已经开始想念,这山这水啊!

(编辑:陈玥来源:)

相关文章:

  • 游荡阳朔 - 漂流遇龙河 (2004/08/17/ 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