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游客手札

武汉印象 【纸烟楼主】2004-04-03

央视国际 2004年08月17日 15:24

  我曾不止一次地站在楼顶的天台上,遥望着这座熟悉城市的夜空。有星星的时候,星空是寥落的,这座城市的夜色也同样是寥落的。暗夜无光的时候,这座城市的万家灯火却也并未汇成璀璨如河。有人说,一座城市的夜色最能代表她的繁华或萧落、寂静或喧嚣。而武汉就是这样,似乎永远介于繁华与萧落、寂静与喧嚣之间,飘摇不定,弃离之却不舍,爱恋之却无由。

  严格说来,我并不能算是一名正宗的武汉人。我出身在毗邻市区的一个乡村小镇,那时候偶尔由大人带着来武汉,被叫做“进城”,在童年、少年的记忆中,“进城”的次数屈指可数,对“城里”的印象也几乎是一片空白。真正走进武汉,成为一名“户口本”上的武汉人,是在十几年前,当时毕业被分配回汉,我才算是在这座城市里觅得了一处安身之所。然而,工作生活之处却又离闹市甚远,所以我总有一种想法,那就是自己始终是静静地站在这座城市的边缘,隔纱透雾般将这座城市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默默地在心中堆积,但却始终未能堆聚成一个十分完整、丰富的形象。

  清澈的汉水和混浊的长江在这里融于一体,清者不再清,浊者却依然浊。这清不清、浊不浊的江水恰恰像极了武汉人的性格。武汉的男人不缺北方汉子般的豪爽侠义,也不缺南国绅士般的细腻柔情,但两者都不能发挥到极致,不成“精品”。武汉的女人兼具泼辣、温婉于一身,但却又少见“大家闺秀”和“小家碧玉”的典范。

  武汉人这种“混淆不清”的性格似乎也感染了武汉的天气,使得季节的轮换也变得不清不白起来。昨天还是羊绒裹身,今天短衫T恤却跑满街头;残雪尚未融尽,夭夭灼灼的桃李已俏立枝头。

  人的性格、季节气候如此,武汉的人文风物经济市政亦如此。

  说起武汉的历史人文,别说外地人,就连武汉人也知之甚少,言之不详。三千五百年前的盘龙古城、宋代的湖泗窑青白瓷、明楚昭王陵、太平天国之“九女墩”、张之洞兴办的学堂钢厂、武昌首义红楼都是武汉历史的见证。屈原曾在这里“泽畔行呤”,李白曾在这里临台放鹰,诗人崔灏的一句“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在这里成为千古绝唱……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的人和事都几乎能在这里找到一些“蛛丝马迹”。也正因为如此,武汉的历史人文在包容了一切的同时也淹没了自己。

  这种包容和淹没在商界表现得更为明显。武汉经济无“品牌”,这是商界不争的事实。问起外地人,“汉正街”几乎无人不晓,但现在的“汉正街”武汉人早已抽身而出,全由一群江浙人在主宰。武汉曾出现了一批诸如“荷花”洗衣机、“红山花”电风扇、“莺歌”电视机等名震全国的家电品牌,结果到如今都已不见踪影。武汉商业发达,却始终陷于“紧跟潮流之后、搏击于潮流之中”的尴尬两难之境。

  武汉人性格的不鲜明、无特色,也造就了武汉市政建设的“小家子气”,缺少“大手笔”。本可连贯东西的城市高架,却非要分几段、分几次独立建成,一座跨越长江的大桥却至今留着尚未解决的交通“瓶颈”,一条规划几年之久的城区主干道至今还是尘土飞扬……

  对于自己近熟的事物总会对其优点视而不见,对其不足耿耿于怀,对人是如此,对一座城市亦是如此。我想,自己对于武汉的感受也是如此吧,但不管怎样,存在于我与这座城市间那股血脉之情却是永远割不断、舍不了的。

  那一年,我因公长住东北两个多月,回到武汉的时候正是一个飘着细雨的冬夜。出租车在雨夜的城市里滑行,听着司机熟悉的乡音,看着窗外熟悉的灯火,我突然有了一种温暖、一种感动,我知道,那是一种家的温暖,那是一种回家的感动。

  2003/5/4

(编辑:陈玥来源:CCTV.com)

相关文章:

  • 武汉印象 (2004/08/17/ 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