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蜀道觅踪:今昔“蛋”窝村
央视国际 2004年10月12日 16:33
沿着古蜀道一路北行,过石牛古镇,即将到达梓潼县城时,孤客将车拐上了一条岔道。正纳闷,他解释说,前面山那边是他曾工作和战斗过的地方,想去看看。同是军人出身,我和林卡当然能够理解他的心情,立马表示赞同。
在这片蜀中重丘山区,不仅有安县那闻名中外的亚洲第一大风洞,而且在梓潼城南的丘陵中,同样有一个今昔都很有名的地方,即现今的圣迪乐村。过去,这里曾经是九院所辖的一个神秘的国防科研单位,“两弹元勋”邓稼先等著名科学家,曾在这里为我国的国防事业默默工作,我我国原子弹、氢弹的研制做出巨大贡献。
而今,空旷、硕大的厂房群,已建成为名声日益雀起的现代化禽蛋基地——圣迪乐 。难怪号称“西部第一村”呢。在西部的人口稠密地区,的确很难有哪个村能有如此数量众多、规模宏大的楼堂馆所。
进村前 ,一块“村中区”的路牌吸引了我,难道这村中区能与俺内江资阳的市中区、雁江区相比?在村中区门卫室登记后,汽车和人便是全方位的喷雾消毒。嘿,那阵势还真是蛮吓人的呢。
我们来到当年的专家别墅群,正虔诚地默立邓稼先旧居拜谒“两弹元勋”,空中又飘起了小雨,使我们湿漉漉的心境又添几分肃穆与庄重。别看秋天这伢子,小小年纪,对大名鼎鼎的科学家却是十分地崇拜,冒雨打伞细读旧居前的铭文介绍。
转到招待所楼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第二招待所的铜牌上,镌刻着曾经接待过的名人大名。怀旧的孤客向我们逐一介绍周遭的楼房,哪里是他曾经工作过的办公室,哪里是他与太太当年谈情说爱的场所……是啊,这里不仅有共和国国防科研事业的辉煌成果,也有令孤客终身难忘的青春岁月痕迹。
端着相机,四处拍摄。没想到十年文革的动乱印痕,也同样深深烙刻在了大山深处那暗红色的砖墙上。什么万寿无疆,什么大搞政治运动的大幅标语,虽被厚厚地刷上了涂料,可动荡岁月留下的斑驳映像,仍依稀可辨地被我们收入镜中。
因为前面还有很多的名胜古迹和风景吸引着我们,等待着我们去寻踪,去造访,因而顾不得进一步参观、浏览圣迪乐而今的成就,我们匆匆一游后,又向着长卿山驱车而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