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地理 > 第四季 > 正文

川西黔北古镇游(2)红色丙安行【东方晓】2004-11-22  

央视国际 (2005年03月22日 14:44)

  因红军四渡赤水而闻名的赤水市,我曾前后去过两次,每次都是去看瀑布、桫椤和丹霞地貌。最近,资阳朋友思想者和泸州朋友骆驼,先后向我提起古镇丙安,于是,丙安对我的诱惑渐渐地强烈了起来,最终决定前往赤水一游。


  赤水市位于赤水河中下游,因此那些古镇都傍临着赤水河。赤水建制始于北宋,在历史上,长期隶属巴蜀,赤水河是连通川贵、运输川盐的重要水路。今天的丙安古镇,宁静中还带着几分当年繁华的盐埠痕迹。丙安古镇距赤水城区20公里左右,拥有丙安古城堡、瀑布飞泉、丹霞奇峰异石、红军长征遗址等特色景观。

  10月13日中午,在赤水市内品尝了菜豆花、筒筒笋等当地特色菜后,我与思想者夫妇及泸州骆驼4人,驱车沿着赤水河边向丙安古镇赶去。一路上山清水秀,粉墙黛瓦的农舍掩映在河两边的丛丛竹林中,竹林间炊烟袅袅,烟雨中风景朦胧。古代诗人“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的诗意,随霏霏细雨飘落而下,滋润着在都市中日渐浮躁的心田。慢慢掠过车窗映入眼帘的,都是清新和自然,是带着一种古朴情调的黔北山乡景色。没有密布厂房,没有林立烟囱,没有钢筋打造的水泥森林,有的是未被破坏和污染的山林田园。在喧嚣的都市里,这样的景色是不敢奢望的。

  来到丙安镇北岸,因为不是雨季,所以河水水量不大,远远可见古码头通向水面的石阶随坡而下,直至水边。岸边停着一艘旧船,让人想起“古渡无人舟自横”的古句。站在赤水河边的公路隔河遥望,远远就看见一长排吊脚楼,由数百根圆木支撑在赭色的参差不平的岩石上。吊脚楼三至五层不等,蔚为壮观。每幢吊脚楼的屋檐下都挂着一串串红色的灯笼,天风拂来,红灯笼摇来晃去,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使人仿佛落入历史的旋涡。


烤豆腐的小摊

  我们不忍心一下就揭开丙安古镇那神秘的面纱,于是先在停车场边架起三脚架,隔河对古镇吊角楼来了番热身拍摄。然后来到渡口前,丙安乡政府食堂70多岁的苟永祥老人,指着渡口碑记热心地给我讲述当年的峥嵘岁月。近前观看,碑上刊刻着“一九三五年一月二十五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红二师北渡赤水河。至此揭开了‘四渡赤水’战役序幕”。谢过老人,拍下石碑,我们从吊桥上晃晃悠悠地走向丙安古镇。

  丙安镇顺赤水河而建,距河滩10—30米高,两座保存完好的石门把守着东西场口,沿高高低低的赭石铺就的石板古道拾级而上,进入用粗粝的赭石垒成的弧形门洞。仰视门洞,似乎把人带到那远古的年代。向老乡打听,也没有人能说得出这城门修建于何年何月,只是说相当久远。进入镇中,脚下那一块块圆润如玉滑溜溜的赭石板,在秋雨的滋润下极富质感。枝蔓延伸到吊脚楼石壁中的大黄桷树,与古老的街巷相互映衬,更显古镇的质朴动人。

  我们从西边的太平门进,至东边的东华门出,慢慢地转悠,细细的拍摄。因为小镇是精致的,旅游者的脚步很容易把细节错过。我们从寨门旁的石梯开始拍摄,沿街将挑担的汉子、做作业的小孩、聊天的老人,以及屋檐下的小猫小狗都逐一纳入镜中。古镇的店面不多,只是一些临街的房子门户开着,每一个有特色的情景我们都尽力捕捉,每一家值得流连的小店我们都住足观察。有位大嫂在门外架着一个炉子煎豆腐,见我拍照,忙招呼我买了一块巴掌大的烤豆腐尝尝,嘿,好吃着呢。真想再来上一碗用赤水特有黑豆做成的河水豆花,炒上一盘老腊肉,外加二两老白干,在店里细品慢嚼古镇美味。只怕错过了天黑前的拍摄时光,我不得不强咽馋涎继续往前走。

  丙安的街道,由赭石板铺就的一条主街和几条小巷组成。主街道靠山的一面,全部是一排排一楼一底的木质结构的清末民初时代的民居,家家都设有堂屋、厢房和走廊。临江的一面,在街道上也是两层,而两层下大多数是二至三层的吊脚楼,几乎座座吊脚楼临江的一面都设有走廊。据当地人说,过去赤水主要的交通工具只有船,那时的船儿在赤水河上川流不息,丙安就成了一个水码头。从自贡、泸州贩盐的汉子几乎都要在丙安歇脚,然后过河去习水、遵义。停泊在丙安吊脚楼下往来的船儿抛锚后,船老大总要在丙安街上住上一夜两夜的。在茶馆里饮茶、听川剧,听说书,推牌九,会朋友……从那家家临街的柜台,以及那些人丁兴旺的老宅中看到的精致木雕窗栏和门楣,就足可以想象昔日的丙安是多么的热闹和繁荣。

  我们4人在丙安街巷里悠闲的穿梭着,拍摄着。这里所有临街的房屋几乎开成了店铺,大至家用电器,小到针头线脑,时尚服装和仿制军服、军鞋,发廊和剃头铺,录像厅和台球室,互不干扰,相邻相连。走进临江的一家茶馆,里面十几张桌子,五角钱一杯的茶,可以从早上喝到晚上。茶馆里只有临街的两张桌子,有人正在玩儿川式长牌,围观的人比打牌的还多。


东门吊脚楼

  来到正街的拐角处,一户人家敞亮的堂屋当街大开着,但这家堂屋在传统的祖宗牌位上贴的不是祖宗牌位,而是贴着毛泽东、朱德的大幅照片。老屋的门楣正中挂着一块褪了色的木匾上,清晰地写着:“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第二师师部”住址,而与此屋一墙之隔的另一间屋子的门楣上,挂着的却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第二师第一团团部”住址,其堂屋正对门的祖宗牌位上也挂着毛泽东、朱德的画像,下面还点着红红的蜡烛。

  据有关资料介绍,1935年1月,毛泽东率领的中央红军的主力部队第一军第二师的千余人,从习水开过来,突破驻守在丙安镇上的川军防线,攻占了丙安,并把红二师师部和第一团团部设在丙安街上。如今,丙安街上还流传着许许多多红军渡赤水的传说。七十年来,十里八乡的老百姓上街来赶场,总要去毛泽东、朱德的画像前点两支蜡烛,烧几炷香,许一些美好的愿望,希望伟人们保佑他们平安、健康,发财致富、生活安宁……

  由于不是旅游旺季,周末的古镇上少有外来的游客,街道上行人极少,两旁老房子屋檐下,三三两两的老人在喝茶聊天,一些女人临街纳鞋垫、织毛衣,小孩子们无忧无虑地逗着小猫小狗,或玩儿着一些童年的游戏。历史在这里没有故作高深,古镇不只是供人欣赏的,它有自己实实在在的生活。

  穿过古镇,来到东华门外,此处的吊角楼凌空高悬,让我想起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的诗句。沿着陡峭蜿蜒的石梯下到赤水河边,仰望山腰的吊角楼,不能不惊叹建筑的神奇。这些房屋一律依山凿岩立柱架建,前半边以木柱支撑临河,后半边靠岩着地开户。既有少占土地之利,又有干燥通风之便;既有脚踏实地的安全稳固,又有凌空兀立的雄伟俊拔。

  我们拍了一些石梯近景后,本想多拍些吊角楼的照片,只因雨雾迷蒙,透视度不佳,只好作罢。来到赤水河畔的礁石上,仰视吊角楼,只见数百根楼柱平地拔起数十米,支撑着一幢幢15至30米高的楼房,承载着丙安独特民居的负荷。看上去虽然感觉其不堪重负、岌岌可危,但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当地人说,千百年来,丙安的吊脚楼没有出现过垮塌,依旧安稳如昔。

  忽然发现东边有一座古老的石桥,尽管桥墩上的雕像大都已遭毁损,但仅存的两只龙头,依然凸现出古桥昔日的风姿。思想者和骆驼支起三脚架,拿出哈苏大机器认真构图拍摄,我却站在桥墩上,以身后崖上的丙安古镇为背景,来了一张纪念照。

  游览了一次丙安,了却了心中一个夙愿。黄昏时分,我们依依惜别古镇。丙安珍贵的红军文化遗迹,古朴的民风、民居,较为完好的吊角楼等等,能够留存至今,完全是因为过去交通不便,当地保护意识浓厚。时下,越来越多的游人沿着已开通了的赤习公路,源源不断地向丙安涌来,幽静的古镇也不再像从前那样安卧深山人未识了。真心希望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保护好丙安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因为在我的心中,丙安乌瓦粉墙的老街、枕河临街的店铺,古色古香的青石板路,寻常巷陌,子夜黔腔……已经成为此行难忘的记忆!

  网络原创,严禁转载,如有需求,请联络作者本人或CCTV.com(ng@mail.cctv.com)。

责编:陈玥  来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