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地理 > 南疆,打开的民俗画卷 > 正文

南疆,打开的民俗画卷(33) 

央视国际 (2005年04月07日 17:09)

  ■风沙星空

  我对和田这个地方一直有一种感觉,它像是世外桃源,无论读书看报,只要眼睛溜到“和田”二字,便会仔细阅读起来,不管是长篇短文、时事民俗。

  第一次去和田大约是15年前,单位系统搞农村经济调查去南疆,最后一站是和田。那次去的是玉龙喀什河岸的伊斯拉木阿瓦提乡。这个乡位于几乎直插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腹地,到处是古老的胡杨、红色的柽柳、黄色的芦苇以及黄土泥屋的维族人家。

  碾过沙漠路上原先汽车留下的车辙印,到了乡上,乡民一窝蜂地围上几辆陆地巡洋舰。一个小孩手拿一束芦苇草走近我们的车,把草搭在汽车引擎盖上,一个劲地说:“霍西,霍西!”。我很莫名。

  回到市区,问起同行的维族同事,他苦笑着说“霍西”是“吃”的意思,乡民们把你们的车当了牛马羊了,而这些动物是要吃草的。

  网络原创,严禁转载,如有需求,请联络作者本人或CCTV.com(ng@mail.cctv.com)。

责编:红立  来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
鍏充簬CCTV | CCTV.com浠嬬粛 | 澶浜哄姏璧勬簮鍌ㄥ搴� | 鐗堟潈澹版槑 | 娉曞緥椤鹃棶锛氬渤鎴愬緥甯堜簨鍔℃墍 | 鑱旂郴鎴戜滑 | 骞垮憡鏈嶅姟 | 鍙嬫儏閾炬帴
 涓浗涓ぎ鐢佃鍙� 鐗堟潈鎵€鏈�
浜琁CP璇�060535鍙�  缃戜笂浼犳挱瑙嗗惉鑺傜洰璁稿彲璇佸彿 0102004
缃戦〉璁捐锛�涓娌冲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