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解说】
公元1405年7月11日,在我们这个星球的海洋上,第一次出现了一支如此大规模的船队。这支由大明王朝永乐皇帝派遣,由郑和统帅的船队,在此后的二十八年间,七下西洋。出访了东南亚、南亚、西亚,远至阿拉伯地区和东非;历经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史称 “郑和下西洋”。
从这一天起,中国伟大的航海家引领人类的航海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从这一天起,中国人在陆上丝绸之路之后,又大规模经由海洋向世界伸出了友好的臂膀;从这一天起,万里海路见证了中国人的意志,智慧和领先于世的航海科技。
六百年过去了。追述壮举,我们依稀可以想见那时的帆影和波涛。我们在自豪与敬佩中思考:是什么力量使得郑和完成了这不可以思议的航行?郑和是谁?他穿越了怎样的暴风骤雨和历史迷宫,才成为这场海上奇迹的主角。
第一场: 寻找档案
【解说】(画面:在图书馆寻找资料,《殊域周咨录》)
明朝的历史档案,卷帙浩繁,但是,研究郑和的学者们始终没有发现郑和船队的第一手资料——《航海日志》。是《航海日志》根本就没有存在过,还是像那支神秘的船队一样,永远消失了?
在国家图书馆中,保存着明代万历年间刻本的《殊域周咨录》。在这部书中,有着关于搜寻郑和下西洋档案的记录,它的作者是当时的职业外交官严从简。
【历史人物再现】明 严从简 《殊域周咨录》作者 1583年成书
(同期声)著此书时,余赋闲家中,对百年前旧事,兴味颇浓,遂始追踪郑和旧迹,搜寻史料,终理出线索若干。
【解说】 (画面:再现寻找档案)
其实寻找郑和下西洋的档案不是现在才开始的。1477年,为了继承郑和的事业,重新点燃大明王朝的海上热情,朝廷中便有人开始搜寻郑和《航海日志》,但是没有成功。当兵部尚书项忠入库查检档案时,才发现关于郑和船队的所有档案居然已经不翼而飞。
【历史人物再现】明 严从简 《殊域周咨录》作者 1583年成书
(同期声)时兵部尚书项忠入库查验旧案,见郑和船队之档案已不翼而飞。
【解说】
项忠绝不相信如此重要的档案会去向不明。
【历史人物再现】 明 严从简 曾任行人司行人
(同期声)忠大怒,鞭苔下吏,责其三天之内寻到遗失文档,仍一无所获。项忠说:“库中案卷,宁能失去?”
【解说】 (画面:《殊域周咨录》中的相关内容)
严从简的描述让我们知道郑和的航海日志确实存在过,但如今已躲到尘封的历史之中了。尽管如此,历代学者们从未因此而停止过他们的工作,
第二场: 郑和其人
【解说】 (画面:水下考古,明史)
时间企图把我们了解真相的所有道路隐藏起来。但这并不能使历史学家放弃他们的努力。在最有可能出现郑和下西洋遗迹的海上,中国的海洋考古工作者们不停地寻找着深藏海底的线索,希望揭开时间的面纱,看清600年前那幅壮丽的图画。尽管历史记载,郑和船队在恶劣天气下确实有过一些沉船,但进一步的研究却发现它们都不属于郑和的船队。显然,如此规模巨大的行动,不可能被掩盖无踪,即使《航海日志》去向不明,历史仍然不断地向我们揭示郑和和他船队创造的丰功伟业。
一切必须从主人公开始。郑和,这个为世人所熟知的名字,所代表的究竟是怎样一个船队?他怎样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船队的统帅?
国家图书馆的古籍分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明史研究室主任万明在翻阅《明史》。在总计三百三十二卷的《明史》中,有着关于郑和的记载。
【采访】万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明史研究室主任
(同期声)明史开始修撰的时候是始于顺治二年,那么它完成呢是在乾隆的四年,1739年。
【解说】 (画面:明史)
1739年的夏天《明史》正式刊行。修明史是二十四史中修史时间最长的,历时九十五年。由当时许多史学精英共同完成。
【历史人物再现】 清 张廷玉 《明史》总纂修
(同期声)编撰明史,时距郑和下西洋已三百余年,可谓人琴俱渺,音讯难觅。对史料大海捞针,又是极其艰难。出于慎重,书中只留确凿的史实。《郑和传》开篇如下:郑和,云南人,世所谓三保太监者也。
【解说】 (画面:马哈只墓)
在距云南滇池西南岸60公里的晋宁县城昆阳,有一座明代墓园。墓的主人叫马哈只。 当地的专家向我们讲述着墓园主人的情况。
【采访】徐克明 原云南省昆阳市郑和纪念馆馆长
(同期声)这里是郑和的父亲的墓,郑和的父亲叫马哈只,是在明朝的军队打入到云南来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在战乱中死去了,去世时候还只有39岁,这块是个墓志铭。这个墓志铭就把郑和的父亲的情况和他的家世和生平全部就介绍到里面去了。
【解说】 (画面:马哈只墓,朱元璋征发云南示意图)
这是一块保存完好的墓碑,刻于1411年。碑中记载了墓主人的生平和他的家庭情况,其中提到它有两个儿子,长子马文铭和次子马和,另外还有四个女儿。
碑文的落款表明这是墓主人的二儿子郑和所立,时间是永乐九年十二月。
1381年的秋天,朱元璋派大将傅友德、蓝玉、沐英率三十万大军征伐云南,十二月攻克昆明,次年平定云南全境,摧毁了元朝残余政权,郑和当年居住的和代村,也遭到了明朝军队的攻击。
【采访】朱惠荣 云南大学历史系教授
(同期声)那么郑和的父亲,可能就被打死了,郑和当时还小,只是十二三岁,可能就在战乱当中被掳掠,最后带到皇宫去。
【解说】 (画面:再现燕王府)
郑和在南京所经历的一切,史书中没有记载,这里似乎是他命运的一个中转站。随后小郑和被送至北平燕王府中。多年以后,他与燕王朱棣以胜利者的身份回到南京。
【历史人物再现】 清 张廷玉 《明史》总纂修
(同期声)郑和被掠至北平的时间,史料不同,其说有异,有认为十岁者,亦有认为十九岁者。吾遂以“初”字蔽之:“初以阉人事燕王于藩邸。”
【解说】 (画面:术士比划,推荐郑和,书中记载)
早年的郑和于是在北平成为了朱棣的仆人。
有了关于郑和身世的记载,我们又试图找到关于郑和形象的描述。当时永乐皇帝非常喜欢术士,曾经编过《柳庄相法》的袁忠彻,根据朱棣的要求专门考察过郑和,并且在皇帝面前力荐这位来自云南的内官。我们也希望通过袁忠彻的描述,来了解这位英雄的模样。但是袁忠彻在《古今识鉴》中的记载却非常模糊。文中写道“三保姿貌才智,内侍中无与比者。臣察其气色,诚可任。”
这可能是至今惟一一段关于郑和形象的记载了。
郑和出使西洋时,已经成为了内官监的太监了。相貌堂堂,是朱棣选择郑和担负这一使命的原因之一。但显然,这并非惟一的条件。
【采访】万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明史研究室主任
(同期声)他是作为内官监的最高级别的官员,掌管内官监的官员,叫太监。所以不是任何内官都可以称“太监”,太监是一个正四品的官员。
【采访】范金民 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同期声)那么内官监的太监,按照当时的记载,他是正四品。正四品现在说起来我不晓得算中级还是高级,蛮高的。
比如说,在当时明朝和清朝,在明初,就是郑和那个时代,一个知府是正四品。知府是什么概念,就是我们现在各个省辖市的市长,就是知府的角色。
【解说】 (画面:长乐显应宫)
但是袁忠彻并没有直接描述郑和的五官和体貌。郑和的相貌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1992年的一项考古发现,使人们几乎能够目睹郑和的面容。考古发掘的地点是在福建长乐的一座妈祖庙附近。
【采访】施秀水 福建省长乐显应宫管委会办公室主任
(同期声)到(19)92年,盖机场,我们这里建国际机场的时候,政府就把这块荒地用来安置拆迁户,这种情况下很多群众就很自然的在这里要准备盖房子。
【解说】 (画面:挖掘的再现,发掘的相关报道,显应宫里的塑像)
就在这个闷热的六月,挖地基的村民触到了坚硬的石块,紧接着,他们的工具又碰到了墙体。这竟然是一座被风沙掩埋了的地宫,地宫里五十多尊彩色泥塑神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根据当地文献的记载和老人们的叙说,这些出土的泥塑组群中有天妃娘娘,也有明代的官员。根据当地地方志的记载,那些官员被称为巡海大臣。其中的一尊当地人推断很有可能是郑和。如果这个泥塑所塑造的是郑和的形象,那么,我们的目光就可以跨越六百年的岁月而直接与郑和相遇。
【采访】万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明史研究室主任
(同期声)当时我主要是从明朝当时它的衣冠、制度方面来考虑,就是说认为他是郑和。这个塑像的前胸和两肩都贴有贴金,这个贴金现在可以看得出来它是有点像龙的形象。那么实际上大臣是不可能是用龙的,所以我们就可以知道,它是一种蟒龙。
【解说】
尽管专家给与了肯定的答复,我们仍然希望找到更多的线索来确立郑和的形象。
【解说】 (画面:云南昆阳)
于是我们来到云南昆阳,找到郑云良先生。根据《郑和家谱》的记载,他是郑和的第十八代孙。而这本家谱是1936年李士厚先生在这里发现的。
【采访】郑云良 云南省郑和研究会理事
(同期声)《郑和家谱》就挂在这个房子的梁上的古书里头,就绑在这个梁上。然后我们拿下来,李士厚先生就打开,《郑和家谱》就在古书的中间。结果翻开了就发现了《郑和家谱》。
【解说】 (画面:三维合成,变换到再现演员)
为了拍摄的需要,我们根据显应宫出土的泥塑和郑云良的形象,合成了一幅我们认为有可能逼近历史真实的郑和形象。我们找到了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毕业的王迎新先生,由他在情景再现中扮演郑和的形象。
第三场: 靖难之役
【解说】 (画面:靖难之役,朱棣率领士兵攻城)
1399年,燕王朱棣与当朝的皇帝朱允炆发生了一场战争。这场史称“靖难之役”的战争改变了朱棣的命运,也改变了郑和的人生轨迹。这场战争与郑和下西洋有着深刻的关联。于是,我们不得不暂时放下郑和,而把目光投向那场改变了历史进程的战争。1399年,朱元璋的长孙朱允炆登基,同时开始在“削藩”的名义下夺取各地藩王的权力,这一年7月5日,燕王朱棣在日渐紧急的形势下,誓师起兵。这场战争给了郑和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也因此走进了朱棣的政治视野。北平郑村坝战役之后,朱棣又在河北白沟河、安徽灵壁等地重创建文帝的军队,1402年兵临南京城下。1402年7月13日,负责内应的宦官终于打开了金川门,朱棣的军队杀入了南京城。
【解说】 (画面:永乐像,郑和出海)
推翻建文帝是一场政治斗争,郑和在“靖难之役”中的表现,使他受到永乐皇帝的信任。走投无路的建文帝在一片火海中消失了。从此中国迎来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在经过朱元璋 30多年 休养生息的政策后。此时的大明王朝经济实力得到加强,一系列宏大的工程随即展开。公元1405年7月11日,永乐皇帝朱棣命令郑和和他的副手王景弘率领两万七八千名官兵出使西洋。在此后的二十八年间,这支由大明王朝永乐皇帝派遣,由郑和统帅的船队、七下西洋。出访了东南亚、南亚、西亚,远至阿拉伯地区和东非,史称 “郑和下西洋”。
第四场 永乐盛世
【解说】 (画面:故宫,武当,长城)
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的上台,就意味着一系列不朽事业的开始。几乎与郑和下西洋同时,一系列宏大的工程正在进行。在历经12年的营建之后,北京紫禁城在公元1420年竣工;
我们至今可以从武当山金顶,看到永乐皇帝的气魄与雄心;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这个地球上最大的地面建筑,始建于永乐年间。
【解说】 (画面:阳山碑材)
在南京郊外的阳山,保留着永乐皇帝未完成的一项宏伟工程,阳山碑材。这是朱棣为他的父亲,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造一块功德碑。这座巨大的墓碑,让我们感觉到六百年前,一个帝王的气魄与雄心和成千上万工匠们的技艺与辛劳。
海船的制造无疑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也许这些浩大工程将成为一个强大朝代的象征,朱棣的政权建立在他惊人的欲望与想像力上面。在建造宝船的同时,朱棣决定在江宁阳山为他的父亲朱元璋建造一块功德碑。如果能建成,它将成为几乎是由一整座山石构成的纪念碑。
【采访】范金民 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同期声)整个的碑柱、碑身加上套上碑额的话有七十五米高,二十多米宽,可能是这样,有五米厚。它是很庞大的一个东西,最近测出来是两万六千吨。这可能是全世界最大的。它现在实际上我们实地看的话,就是把整座山劈了半座,还就是在中间硬是用原始的石匠一凿子、一凿子凿出来的,凿出来而且凿得非常齐整,现在看起来就像一线天一样的,就中间一点漏光。已经是半成品了,已经连碑额、那个套子、石榫都做好了。而且中间已经镂空,已经是半成品了,它已经连那个碑额、那个套子叫石榫,都已经凿好了。
【解说】 (画面:三维阳山碑材还原,神功圣德碑,永乐大典)
后来因为阳山碑材太重无法移动,永乐皇帝选择了另一块巨大的石头。今天南京四方城中的《神功圣德碑》,尽管是阳山碑材的缩影,那高大雄伟,气势不凡的造型,仍然令我们对辉煌的永乐盛世赞叹不已。这座巨大的墓碑,让我们感觉到六百年前,一个帝王的气魄与雄心和成千上万工匠们的技艺与辛劳。
永乐皇帝的政权建立在他惊人的欲望与想像力上面。公元1411至1415年,朱棣动用三千文士,历时三年,编纂总字数多达3.7亿的《永乐大典》。这些浩大工程将成为一个强大朝代的象征。
【采访】赵前 中国国家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同期声)一共是编纂了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当时动用了有两三千人来参加这个工作,当时要求这些抄书的人员每天抄三页,不许抄错,所以《永乐大典》中,我们可以看到,《永乐大典》里头没有挖补的页。
【解说】 (画面: 永乐大典)
显然,郑和下西洋不可能服务于某一个具体的目的,永乐皇帝正在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文明时代,让中国与世界上更多的国家建立一种和睦的关系,让光华璀璨的中华文明为世界知晓,是这位具有世界眼光的皇帝的一个政治理想。
【采访】葛剑雄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
因为我们以前有一个说法叫一层层的翻译,重译来朝,你看这个翻译都已经不够了,最多的地方据说要九译,翻译九次,就是指翻译的多了,这种也要翻译,这样才能够来,这个范围越大,就越显得这个国家的声望。
【解说】 (画面:职贡图)
这幅明代的职贡图反映了当时万国来朝的繁荣景象。而郑和带领的2万多人的中国使团将国际间的友好往来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采访】万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明史研究室主任
(同期声)我们今天来看,如果说纯粹的外交使团是没有贸易行为的,所以仅仅说它只是政治外交,这个内容我认为还是有些片面的。
【采访】樊树志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同期声)郑和下西洋时代标志着明代的政治经济发展到了一个高峰了,这是一个事实,就是永乐宣德时期,它有一个强大的经济实力,可以组成这样一个庞大的船队,花那么多时间,花那么多的钱财去进行远航,它必然有一个经济基础,这是没有问题的。
第五场: 告别浏家港
【解说】 (画面:郑和视察船厂,制造宝船,操练水兵,宝船结构,郑和浏家港出航)
可以说,朱棣是当时世界上惟一一个具有如此雄心的皇帝,他幸运地拥有了一个同样不凡的船队统帅。那么,究竟是什么使得郑和把皇帝的构想变成不可思议的现实?
1403年,整个中国都处于重大的变化之中。纪年由建文改为永乐,此后北平则改为北京。永乐皇帝的海上梦想,几乎把整个中国的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变成了一座巨大的造船厂。从1403年到1405年,几年当中,全国共建造和改造了两千艘以上的船只。
从各地征招来的下洋官兵每天都进行着紧张的训练,应付海上突如其来的变化。宝船厂内的工匠们也在夜以继日地奋战。对于关系到上万人生命和国家重任的海船质量,作为统帅的郑和更是不能掉以轻心。
一个伟大的传奇开始了。太仓浏家港的码头热闹非凡。郑和和他的副手王景弘终于踏上了接驳他们的小船,驶向当时世界上最豪华的宝船。一声令下,上百艘的船队启航了。
1405年冬季的长江,上百艘海船顺流而下,上千只风帆如同海上开放的绚丽花朵。
三十五岁的郑和站在甲板上,这个时候,他会想些什么呢?郑和的一生命运多舛,当他还是个十来岁的孩子,就从云南滇池边被掳到了北京,又跟随朱棣,血雨腥风,一路打到南京,并升任为内官监太监。从现在开始,他将要把自己的人生和事业,托付给海洋。
此时的郑和面对的是波澜壮阔的大海,这使他个人生命中的一切都显得无足轻重。他将面对变幻无常的海洋和吉凶难卜的旅程,除了中华民族拥有的勇敢和坚韧,他此时所能依靠的,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宝船所能提供的物质保障。他们将穿越凶险遍布的海洋,打通遥不可及的东西方航道;他们可能抵达祖先从未涉足的地方,将让世界目睹一个东方王朝的文明与兴盛。他们拥有世界一流的战船,但却为沿途各国带去丰厚的礼物和平等的贸易。他们将向整个世界表达一个礼仪之邦天下同福的理想。
【解说】 (画面:现代船厂,及货轮)
长江出海口。成百上千的万吨巨轮从这里出发,穿梭于中国与世界之间。它们前往西洋的路线与郑和时代大同小异,时隔六百年,它们的导航手段,又有多大差异?
【采访】王志一 原上海海事局局长
(同期声)那么在我们现代的船上面,定位已经到了一个信息时代,过去来讲天文航海,地文航海,这是郑和时代刚启蒙的时候。现在已经从无线电导航已经跑到了一个信息时代,现在这一台看上来是个很小的东西,但是它实际上已经是一个GPS,就是卫星导航系统。汽车开的话,我们眼睛看着前面,假如在大海上,什么都看不见,只看见水、天,那么就看这个罗盘是几度。或是几度。
电子海图,过去是纸的海图,郑和时代是《郑和航海图》,一个图跟一个罗盘就可以往那里去了。
【解说】 (画面:现代的航海设备)
卫星定位、电子罗盘、声纳探测仪、电视监视器,这些现代化的设备是今天远洋货轮必备的导航仪器,高科技的航海技术几乎可以保证航程的万无一失。对于有着一万八千公里海岸线的华夏大陆,海外一直是一个神秘、危险而又充满诱惑的地方。
在郑和之前,中国已经有一千多年的远航史,它为郑和下西洋提供了丰富的经验。虽然,郑和船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远洋船队,但是两百多艘船组成的编队,两万七八千名船员的生活对郑和来说都是考验。
远航对船队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那么,他们将怎样导航,又依靠怎样技术手段,顺利抵达彼岸?
在如此大规模的远洋航行中,要想万无一失,每一个细如发丝的环节,都显得格外重要。
【采访】杨秉曦 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同期声)船上第一个肯定要记时,船上计时是用的沙漏计时,就是一个壶装满一漏沙,慢慢漏出来,漏完一壶叫一更,那个沙装的多少,反正一天十漏沙漏完,所以一天是十更。
【解说】 (画面:再现丢木块测速)
在古代,“更”不仅是计时的单位,同时也是海上的速度单位。
【采访】杨秉曦 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同期声)一个人、船员在船头扔下一块木块,船在航行的时候,那个木块原则上假设相对来说它是不动的,在海上它是不动的,我们船是运动的,这个时候我人就走,走到船尾看这个木块,假设这个木块还没有(到),我人都走到了,木块还没到,它叫不过更,你还没到呢,不过更。假设我人走到了,木块已经到后面去了,叫过更。
【解说】 (画面:武备志)
一更大约是今天的40到60海里。
一幅古代航海图几乎成为我们观察这支神秘船队航线的惟一渠道。这是附在明代《武备志》中的一幅图,原名叫《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学者认为它很有可能是根据郑和当年的航线记录绘制的。今天,人们简称它为《郑和航海图》。
【历史人物再现】明 茅元仪 《武备志》作者
(同期声)六十余年前,吾父从浙江巡抚胡宗宪编修海图,其遍寻海图,获《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此图绘番国形貌甚详,记载郑和事迹以昭后人。
【解说】 (画面:郑和航海图)
从这幅山水画地图中,我们可以发现航行的起点是南京城东南角的宝船厂,而这幅图的另一端,则是一个名为“忽鲁谟斯”的海岛。图上还画着不同山的形状和地名。
【采访】葛剑雄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
(同期声)航海的人往往都需要找一些目标,特别是因为海上很难找,一般都以地标就是陆地上的一些标志。所以它往往是一个港口,或者一个岛,或者一块礁石,那么一个什么景观。他把它作为地点,作为起点。因为他很难像今天用经纬度的概念,当时没有经纬度,即使有但没有像现在可以测量那么方便,所以一般他不是找地理坐标,而是找具体的一个点。
【解说】
《郑和航海图》是一字展开的手卷式地图,从右向左,记录着郑和的航程。他和我们今天所见的地图和海图大不相同。
【采访】朱鉴秋 上海海洋测绘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同期声)它的方位跟现在地图是不一样的,现在地图上面是北,下面是南,右边是东,左边是西。而《郑和航海图》东南西北各个地方都是不一样的。像南京到太仓这一段,它上面是南,下面是北。为什么这样呢?因为它是根据航线来配制的。
【解说】 (画面:国家图书馆)
中国国家图书馆善本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钮仲勋,在对《郑和航海图》的微缩胶卷进行悉心的观察和分析。
【采访】钮仲勋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同期声)见大小七山,打水六七托。看到大小七山,在这个地方测量水深是六七托,一托相当于五尺。一托就是两个手伸直一百八十度,这个距离,这是五尺,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一点七米。
太仓港口开船,用丹乙针一更船平吴淞江。这个意思就是说从太仓港出发,用的针位是丹乙针,丹就是单双的单(的意思)。然后船平吴淞江,就是船跟吴淞江是平行的。
【解说】 (画面:郑和航海图的三维)
《郑和航海图》非常详细地标出了沿线的参照物、航向、水深、浅滩、礁石等等。在水罗盘的指导下,可以近乎完美地到达目的地。郑和的船队中有着被称为火长的领航员,他们同时也负责修订和记录走过的航程。没有航海图,一支船队无论怎样装备完善,它的前途都不可设想。郑和必须有自己的航海图,以确保到达目的地并且安全返航,同时为以后的航行提供重要的参照。
【解说】 (画面:明史. 西域传)
与郑和下西洋的同时,在北方冰冷的驿路上,出现了一些明朝官员的身影,他们带去了大量的礼物,以求与西域、中亚的国家与地区建立友好关系。
【解说】 (画面:船队到长乐、泉州上货)
郑和船队开始的旅程颇为顺利。他们从江苏浏家港出发,航行六百海里,船过五虎山,到达福建长乐的太平港。船队将在这里进行休整,等待冬季海上的东北季风起来,然后穿越南中国海。
福建的泉州,宋元时代已经成为最大的国际港口城市,精通海上航行各种人才汇集于此。元朝的皇帝经常要求地方官员搜集当地的海图,当时称这种航海图为剌那麻。
【采访】华涛 南京大学民族与边疆研究中心教授
(同期声)这个“剌那麻”就是阿拉伯和波斯语的一个译音,本来的意思就是航海图经,海道图经这样的东西。所以从这个记载我们大致可以知道,元朝时期,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的航海技术被中国人所了解,这个技术的了解对于明朝初年大规模的航海活动,应该是打下了一个很重要的技术基础。
【解说】 (画面:景德镇和制作瓷器的过程)
郑和的船队在长乐等待季风的同时,也在等待着几百公里以外的一船船青花瓷装进远洋的宝船。
青花的旅程是从长江边上的一个古镇开始的。这个以宋真宗“景德”的年号命名的古镇,位于江西省东北部的昌江河谷,是一个山清水秀、景色幽丽的山城。这里的瓷土、高岭土矿藏丰富,是青花瓷的发源地。青花瓷是一种白地蓝花的瓷器,这种瓷的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在洁白的瓷体上敷以蓝色纹饰,素雅、清新,充满生命力。青花瓷一经出现,迅速地得到传播和发展,在元代即已输入日本、印度、土耳其、伊朗、埃及等国。青花独有的蓝色,从元代开始就由西洋进口,这种被称为苏麻离青的矿物质与景德镇白色高岭土汇合,至今仍是世界各大博物馆的珍藏品。
景德镇的官窑在明初时只有二十座,到了宣德年间就增加到五十八座,成为中国著名的“四大官窑”之一。
【采访】林梅村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
(同期声)这个陶瓷能够成为丝绸之路的,成为一个国际贸易商品,一定是由于海路的开发,从海洋才有可能,但是我不能排除没有陆路去的陶瓷,这是不可能的。
【解说】
景德镇距海岸线三百公里,出窑的上等青花顺江而下,在闽江口登上郑和的宝船。
尾声
在福建长乐《天妃灵应之记》碑中,郑和描述了下西洋的壮观景象。“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迨今七次,所历番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视诸夷域。迥隔于烟霞缥缈之间,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者……
(CCTV专稿,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责编:陈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