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布查尔”在锡伯语中的意思是“粮仓”。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位于新疆西部伊犁,地处伊犁河南岸和中天山西端,是新疆通向中亚的要道之一,是古代丝绸北道和南北疆交通古道的必经之地,素有伊犁门户之称。
其北隔伊犁河与伊宁市、伊宁县、霍城县相望,西以中俄《伊犁界约》线为国界与哈萨克斯坦国相接,北距伊宁市15公里,搭乘的士也只需要每人五元。
---西迁的民族
锡伯族是新疆十三个世居民族之一。我国的锡伯族有十万余人,它也是一个人口虽少,却分居东北和西北两个地区的民族。现有五万多人分布在东北等地,还近四万人在新疆,其中两万多人聚居在伊犁的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中。
锡伯族人自称“锡伯”。锡伯族人自认是古代北方鲜卑人的后裔,最初游牧于大兴安岭的东麓,公元4世纪前后南迁至黄河流域建立改权,后入主中原的鲜卑逐渐人融入了汉族。
少数世居呼伦贝尔大草原和嫩江流域。居住在东北大兴安岭嫩江、松花江等流域的鲜卑人繁衍下来,成为今天的锡伯族人。
清初,满洲人为了巩固国防,陆续将锡伯族编入了外八旗,并先后强迫锡伯族进行过三次大迁徙,从吉林迁往盛京、迁往新疆伊犁、还有云南等地,驻防屯田。
---壮举与光荣
在这里我详细的了解锡伯人西迁的历史,当地的工作人员也详细给我进行了介绍。
锡伯人绝对可以和土尔扈特蒙古一样是个经历过光荣,死亡与梦想的英勇民族。
数十年的战乱使伊犁地区人民流亡,土地荒芜,边防空虚,强邻沙俄不断向东扩张,警报频传。
乾隆年间的1764年,清政府下令征调锡伯官兵官兵1018人,连同他们的家属共3275人,准备西迁至新疆伊犁戍守边防。
西迁和留居东北的锡伯族男女老少于农历四月十八日在盛京锡伯家庙太平寺集会辞行,十九日他们离开世代相依的故土出发。
万里征程西迁也将是锡伯人一次痛苦的生离死别。
从盛京出发的队伍背着弓箭,跨着刀枪,骑马、坐牛车、步行的、扶老携幼,带着粮食和帐篷,带着故土的五谷籽种和神物喜力妈妈。
向西行入科尔沁平原,再沿西拉木伦河逆行,绕过大兴安岭南端,走过了无垠的蒙古大漠和荒无人烟的浩瀚戈壁,锡伯人在大漠深处凿井饮水。
锡伯人走过了锡林郭勒境内,走过外蒙车臣汗部境内。
他们经库伦(今乌兰巴托)行至乌里雅苏台,此时蒙古漠北高地已不胜寒,青草早已无存,又遭遇特大风雪,牲畜长途赶路,疲惫瘦弱,他们出发时所带的三千头牛,先后已倒毙了2600头。
在乌里雅苏台过了一个冬季,英勇的锡伯人在三月又继续出发了,他们从乌里雅苏台借马500匹,洛驼500峰,等抵伊犁后驼马又大部倒毙,最后还是锡伯官兵分摊进行了赔偿。
西行的队伍每人带上了四个月的口粮和一个月的茶叶,行至科布多一带,又逢阿尔泰山积雪大量融化,诸河俱涨,水深流急,不能行走。
他们受困多日,"所剩口粮只足月余,所借马驼也倒毙甚多。
在未得伊犁派人借济之前,余粮已尽,畜力短缺.
面临如此困境,锡伯军民毫不惊慌气馁,沿途采摘野草,和着一点粮食,聊以充饥,他们显示锡伯人坚毅。他们架设了浮桥渡过通往北冰洋的额尔齐斯河,继续前行,毫不停留。
直到六月底饥饿疲惫的锡伯军民才得到了接济。此后他们又穿越险关隘道果子沟,先后在七月抵达目的地伊犁绥定一带。
这支长途中跋涉的队伍,风餐露宿,扶老携幼,冒严寒,顶酷暑,越过千山万水,穿过沙漠戈壁,渡过急流冰河,克服了重重的困难。
锡伯人从白山黑水的东北到西北边陲的伊犁河,总行程达一万多里,他们仅仅用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整整比乾隆政府限定的三年行期缩短了一半。
西迁途中出生婴儿350余名。
锡伯人挖成了察布查尔大渠,把当地的一千多公顷土地迅速屯垦到五千多公顷,到清末甚至达到了近万公顷。
后来在同沙俄扩张的斗争中,锡伯人驻防的19个卡伦有18个被沙俄所强占。驻防的锡伯人经过斗争和政府的交涉才得以回国。
在多年被拖欠钱饷的情况下,锡伯族官冰依然忠于他们的戍边岗位,
现在察布查尔许多乡村的地名还是沿用当年八旗的牛录名。
政府曾许诺六十年后西迁的锡伯人可在换防后,回归故乡,但屯垦戍边,保家卫国的日子过去了,两个多世纪的风雨过去了,他们也永远成为了新疆的一个民族。
一个伟大和英勇的民族,一个充满传奇和光荣的故事,锡伯人没有忘记,历史也将不会忘记。
---靖远寺
除了射箭场,察布查尔值得去的地方就是靖远寺了,
靖远寺在察布县城以边约八公里处的一个牛录乡中。
锡伯族人曾信奉过原始的萨满教(即巫教)以及后来的喇嘛教。但现在多已不信教。
南疆一路上来,看了无数的清真大寺,现在终于可以再见到一个黄教的大寺了。
“靖远寺”是西迁的锡伯营八旗军民在清光绪年间捐资而建的。
它也是当时伊犁九大名寺之一,其规模也算挺宏大,有一千多平米。寺庙的四周都筑有红色的围墙。
大门前有砖雕的影壁,一对石狮子守候着山门。
可以看到正门上方刻有用锡伯、汉文两种文字书写的“靖远寺”三个大金字,笔法工整有力。
虽值民运会期间,整个靖远寺却没有一个游客。四处都是如此的幽静。
县文馆所的工作人员陪同我一个人走进了同样宽阔幽静的庭院。
大寺刚投资二百多万元维修过,连接各殿房的路面都为砖铺。
靖远寺分为三层院落,主殿两层,前后有钟鼓楼。其整个建筑都采用砖雕、木雕艺术,大殿内配有工笔彩绘、泥塑。
全寺都以中轴线为基点,错落有致,布局对称,工程精细,雕梁画栋,异角飞檐,加上树木成林,鲜花朵朵,都极为秀丽。
供奉着三世佛的大雄宝殿两侧,画工的工笔彩绘确实精彩,双鹿回春,松鹤延年,还有佛祖讲经的故事。足见锡伯族绘画技艺之高。
东配殿大梁上雕画有石榴,桃子等图案,据说是为了用来纪念当年逝去的喇嘛的,
寺院墙内还有一口铸于道光二年的古钟,顶为关公头像,下为八卦图案。
据说方圆十里都可以听到其钟声。但只有在最紧机时,该钟才会敲起,而听到钟声的百姓也会最快的赶来集中。
但隔壁的关帝庙,娘娘庙都已毁于那个混乱的年代。
厢房中看到了锡伯族的民俗文物展览,文馆所的同志详细地给我做了介绍。
从锡伯服饰,到香袋,官府补子,从烟嘴到萨满铜镜,还有手抄本的书籍。
历史并不久远,因为都是锡伯西迁后的文物了。
还可以看出满族的渊源也极为明显。
绣花是锡伯妇女们最擅长的手艺。从荷包到枕头、还有鞋面上绣的花都是格外精美。足叫人赞叹不止。
这里四周也正在施工建设查尔锡伯族民俗风情旅游区。从旅游度假村到自然景区。今年底会建成吧。那时可能就不会只是我一个游客了。
用了一个半小时走了回去,从靖远寺走回了八公里外的不大县城,路边的田园风光真好。
---“喜利妈妈”,吊篮与西迁节
曾经在历史博物馆看到过古老的结绳记事。
可在这里,在锡伯人中我再次看到了其独特的“喜利妈妈”。
“喜利妈妈”是锡伯族的女祖宗,是锡伯人的图腾神位,也是一种古老的结绳。
锡伯族的有关人员告诉我了一个传说:在一次地震中,几乎所有人都遇难了。只有喜利妈妈带着一些九岁的童男童女逃了出来,最后这些长大的孩子婚配后繁衍出了现在的锡伯人。
结绳也是在没有文字之前所做的记事方法。丝线上悬挂着小树棍或小弓箭,那就是家族又生了一个男孩,如生女孩,就系上一个布条,此外还系有石子等其他记事的标志。
后来呢,人们也就用文字来续写这些族谱了,
锡伯人养育婴儿都会用到吊篮。
新娘怀胎,丈夫就要请高明的工匠制作吊篮了。如是养育过几代人而没有婴儿夭折的吊篮,就被人们看做珍宝,借用它养育婴孩就大吉大利。
考究的吊篮要用山羊皮做的吊绳,吊篮里的被褥一般是用羊皮做,名贵的还有用貂皮或水獭皮。
此外还有要先放小猫进吊篮摇后,再放婴儿,据说才可避邪;婴儿睡觉时,吊篮里放一把笤帚,据说可驱梦魇;母亲外出时,要在吊篮里或吊篮下放一把笤帚或剪刀,不能让婴儿独处的。
两百多年过去了,每逢农历四月十八日,锡伯族还都穿上盛装,弹响“东布尔”,跳起舞姿刚健的“贝伦舞”,隆重地进行纪念,并把这一天定为自己的传统节日“西迁节“。
西迁节也将使锡伯族人永远不会忘记的民族节日。
---天才的翻译民族
新疆的锡伯人至今还保存并且发展了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字。
它们可是新疆通用的六种民族语言之一。
锡伯语也属阿尔泰语系满语的一支,是在满语基础上发展成的一种语言。
锡伯文也是在满文基础上稍加改变而成的。
而东北的锡伯族从语言、衣食等方面则都已被当地的满汉族所同化了。
锡伯人历来崇尚教育,在清代锡伯营的八个牛录都曾设有官办的义学,实行满汉双语的教育,小学生曾占当时锡伯族总人口的五分之一。
很早他们就派出学生往俄国公费留学。
西迁后,新疆的锡伯族中便开始翻译过来许多的汉族小说和著作,如《三国》、《水浒》、《资质通鉴》,《百家姓》等等。
现在锡伯族学生从小学开始就同时用锡伯语和汉语进行学习。
目前锡伯族每万人拥有大学生的比例据说是居56个民族之首,锡伯族的硕士、博士生甚至留学者都很普遍。陪同的工作人员曾很骄傲地对我说“锡伯族可没有一个小孩子会像维族的小孩子一样在街头做生意的“。
碰到的锡伯人他们自己说的是锡伯语。
但与人交往中,锡伯人一般都能使用汉语、哈萨克语、维吾尔语,少部分人还懂俄语和蒙古语,他们被称为“天才的翻译民族”。
现在北京研究满族历史的不少都是锡伯族人。
一个懂得和重视教育的民族才是真正值得尊敬的民族,它也才是一个有梦想的民族。
---射箭之乡与打围
锡伯人聚居的察布查尔被誉为“射箭之乡”和我国射箭运动的摇篮。
这里有全国惟一的县级射箭学校和射箭运动队,这里的锡伯族运动员共取得过几十个全国和世界冠军。
打围也称打猎,是锡伯人的一种传统生活方式。
每当冬季农闲,锡伯族男人便相约骑马带箭进山狩猎,甚至几个村庄的人也会在一起打围。在围歼猎取野味后,不论猎物多少,所有参加者都将平均分配,即便过路人碰到,也会分得一份。猎人们会认为这是“天赐之物”。
今天已很少打围了,但还可以捕鱼,他们会拿网带杈来到伊犁河上。
鱼肉会是他们的佳肴,常常以鱼汤和高粱米饭同吃。
弓箭曾在锡伯人的生活中占有异乎寻常的重要地位。从渔猎到从戎,都要靠好的箭法。当时入伍要做到在马跑百米内要连射三箭。
当时八旗锡伯营规定,男儿十八岁就要参加旗下的选试,选试要考弓马箭,满文次之。考上者发给银饷,并走上仕途。练习弓马箭对锡伯族青年都是不可缺少的功课。
在今日锡伯族仍传续着射箭的习俗。
锡伯族的孩子们在会跑时就教骑马,能拉弓时就开始学射箭。
在锡伯族的习俗中,如生男孩,父辈要给他添一把小弓和一支小箭,并用红丝绳悬挂在门口。
锡伯族的小伙子向姑娘求爱,姑娘看中了小伙子,都会主动同他一道拉弓射箭。
这里能当一名神射手是无上的光荣,会受到众人的敬重。
锡伯族的古式响箭的箭头是用兽骨制成。圆形箭头上上有4个小孔,离弦后空气从小孔中穿过,会发出响声。
古式的箭靶都是用马皮和毛毡特制的,靶上还会用六色布做成布圈,靶心是红色的。
射中哪一圈,那个圈便会掉下来,在比赛时一目了然。
有的地方还保留着古代遗风。比赛中,要以羊或牛作为彩头。获胜一方将自己的箭挂在羊牛的头上以炫耀光荣。胜利者得到羊牛后要当场宰杀并分与给众人品尝。
射箭比赛有立射和骑射。距离远的达240步,近的也有80步。现每逢重要节日,都要举行射箭表演和比赛。
---发展的射箭比赛
在几位穿着锡伯族传统民族服装的小姑娘的引导下,
在察布查尔射箭学校内,我和记者们一起观看了民运会的射箭比赛。
这里竟然还是巾帼不让须眉,英姿飒爽的女选手们几乎箭无虚发。
满弓放后,利箭射中的是一个又一个的红色靶心。
看起来很容易,但电视台的主持人小姐上前试一下,甚至连弓都拉不开的。
可真是所谓赛场一分钟,练习十年功的。
记者们不断让参赛的小姐们摆出拉弓的扑式。闪光灯亮个不停。
而那些带着发冠,穿着短袖红裙,露着细腰的漂亮锡伯礼仪小姐也吸引了许多镜头。
遗憾的是各队选手选用的都是一色的雅马哈弓箭,看来我国的比赛器材还是落后于人的。
---吃在锡伯
锡伯族现在也喝奶茶,我也和他们一起入乡随俗了。
来之前就听说了锡伯的发面饼子。
发面饼子是一种以特别引子发好面而做成的薄且圆的饼子。其芳香诱人,松软可口的特点,
锡伯族的发面饼,其发面最早所用的土硷只有在人迹罕至的地方才能找得到,现在多用加工食硷。
擀面饼要求圆又匀,厚半公分左右,在锅里三翻九转即可烙熟。据说,察布查尔锡伯族做这种发面饼的面引子,还是二百多年前从东北西迁时带过去的。
锡伯族的韭菜饼子擀得很薄,辛辣可口、味美香浓的。浇以清油,就成油炸韭菜饼子,味道更好。
油煎馃子饼是把一种葫芦状南瓜切丝炒至糊状,再倒入面粉,鸡蛋和花椒和好。将面团擀成一公分左右厚,用刀切成细长条形,放入油锅里炸黄即可。
当地人说连南瓜种都是二百多年前从东北特意带过来的。
此外还有俗称长寿面的二汤面。
加入了韭菜、生面糊,鱼肉熬成的糊状汤“鱼炖子”,其也是美味无穷。据称其是锡伯美食之首。
最出名的是当地的“花花菜”。当我点名要这道菜时才发现早餐时已经吃过了。
原来它是以韭菜、辣椒、芹菜、莲花白、萝卜等原料作成的腌菜。
“花花菜”其色泽鲜艳,咸辣清爽,
锡伯族人独特的菜肴还有“全羊席”,据称是用现宰杀羊的六脏,五官和蹄血等杂碎做成的。每一种都会做称一种带汤的菜,一共会有16碗。
很可惜,这次是没有机会尝到了。
那就留点希望给未来吧。
(后记:最后再次感谢察布查尔县及其文馆所的朋友,答应过他们会认真写一篇介绍锡伯人的文字,一个有着勇敢和光荣的民族绝对是值得用心去接触的。但也许最后我虽然写的有点累,可还是有点语焉不详吧。如此,那就等我的朋友们在未来补充吧。
——自由感觉十一草于新疆乌鲁木齐
责编:红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