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1月24日 16:56 来源:人民日报
| |
1月28日(除夕)至2月3日(初六)CCTV10连续播出
首播20:23 重播 次日9:15 15:23
春节临近,置办年货、贴窗花、写春联之余,您是否了解春节的来历?是否想知道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怎么庆贺春节,顺便看看东南西北的春节餐桌?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以及少数民族的主要节庆,它们的来历与承载的民族记忆、文化内涵是什么?
从1月28日起,央视科教频道将推出由中央文明办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7集电视片《我们的节日》,为您细细解读我们的传统节日。据主创人员介绍,趣味、知识、审美与思考融汇在每集90分钟的内容里,旨在“振荡中老年观众的记忆与思考,引领青少年观众的新奇与向往”。春节期间,这部系列电视片还将在中央电视台其他频道相继播出。
10个工作小组历时3个月 “组织过节”展现真情
重视传统文化,展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近年来各级政府文化工作的重点之一。去年,为通过传统节日弘扬传统文化,中央文明办与中央电视台合作,计划在2006年春节推出一套讲述传统节日的电视片,这也是第一部以传统节日为主题的电视节目制作。
去年9月,中央电视台社教中心文化专题部组织了10个工作小组,近百人的团队,连续45天分赴河北、湖南、广西、江苏、上海、浙江、河南、山西、广东等省市区进行实地拍摄。为了统一风格,只配有一支摄影队伍。紧接着进行后期制作,如期完成了7集共10个半小时的节目。
“开始时没有任何脚本可以拿来照着拍,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电视创作。”《我们的节日》总编导亓克君介绍说,为涵盖各地过节风俗,仅春节一项,摄制组就在不同地区“过”了3次。“更大的难度在于节庆未到,需要‘组织过节’,比如拍社火、赛歌等场面,就需要上千名群众参加。”
要在3个月里拍摄一年的重大传统节庆场面,离不开当地政府与群众的配合,“组织过节”成了必要的手段。“拍摄现场的人无不感到这就是真正的过节,比如拍晋中郝亮老汉一家过春节,4代60多口人,克服困难从各地赶回来;他们的各种过节仪式,展现的真情在城市里很少见到。”亓克君说,“再比如拍端午节赛龙舟,已是深秋,划龙舟的人就喝口酒,把身子擦热,换上夏天的装束……”群众的全力支持让摄制组深为感动。
一种假日节目的新尝试 汇聚多种元素增添文化味儿
如何在每一集的90分钟里展示一个传统节庆的历史与魅力,又符合春节期间的喜庆气氛,让以家庭为单位的收视群体被节目吸引,是《我们的节日》创作时遇到的一大难题。“我们试图创作一种新的假日节目样式,适合进入百姓话题。”亓克君说,“要让节目做到既有趣,又能表现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实质。”
为了很好地表现传统节日的文化味儿,在《我们的节日》中,每一集都汇聚了多种元素:专家访谈、纪录片拍摄、资料运用、运用原创的舞蹈展示节日情景等。作为央视科教频道的新节目,《我们的节日》还运用了谈话类节目的优势,主持人与明星嘉宾、学者“唠着家常”,回忆着彼此的过节记忆,引出了对节庆场景的还原与再现;节目摄制组大量的实地拍摄,表现了节日气氛,补充了原有材料中的不足;拍摄场景中需要文化提升与讲解的部分,又进一步通过演播室的谈话,由专家学者唱主角;节目中间穿插着的舞台部分,是与北京现代舞蹈团合作创作的现代舞蹈,雕塑感很强的身体语言,光与影的叠合,艺术地展示了节日的美感;作为片花出现的音乐,也是原创作品,民乐的悠长婉转,将观众带入澄澈的意境中。
节日承载着民族共同的记忆 让传统文化走近大众
“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它是民族生活的典礼与仪式,是民族精神的闪光处,是民族文化的结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节日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李汉秋说。我国的传统节日有1000多个,今天为人们所知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没有了仪式,节日难以传承;没有了对本土文化的了解,人们难以增强对脚下土地的热爱,难以寻找到适合本土的发展之路。今天生于斯、长于斯的儿女对自己的母亲文化到底了解多少?流传至今的元宵闹灯、端午龙舟、月下乞巧、重阳登高,恰似历史文化长河中的点点繁星。
“朝花夕拾杯中酒,寂寞的人在风雨后。醉人的笑容你有没有,大雁飞过菊花插满头。”童谣声中,《胜似春光又重阳》这一集打开了对九九重阳的探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重阳节蕴涵着孝道、仁德、诚信的文化传统”,制片人阎东说,“让观众自然地接受节目想传达的精神,并自发地想把这种精神继承下去,是我们制作节目的愿望。”
亲友相拜之余,您随意抬头看看此刻电视中的节日讲述,也许其中的某个画面、某段音乐、某次访谈就让您的心绪轻凝,“原来我们的节日这么有意思,原来我们的节日有这么多的涵义……”也许发自内心的感叹,就是您走近传统节日、走近传统文化的开始。(记者 徐馨)
责编:陈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