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潮平两岸阔
长江在湖口接纳了鄱阳湖水系的来水后,便进入下游河段,江流折向东北行,至古城彭泽, 只见一座挺拔峻峭的山峰,若孤柱擎天般矗立于长江边,这就是著名的"江天一柱"小孤山 。由于它的形势险要,控吴头楚尾,障川、汉、湘、赣之水,古称"海门第一关"。
面积半平方千米的小孤山,孤峰耸立,无支峰赘阜,形如女人头上的发髻,故初称髻山。 小孤山上游,矶峭水涌,浊浪排空,下游烟波浩淼,水平如镜。由于它四面环水,得天独厚 ,古往今来吸引了不知多少游人!苏东坡、王安石、陆游、王守仁等都为它写下动人诗句。 曾经当过彭泽县令的陶渊明,更常常在这里流连忘返。
小孤山又名小姑山,与江南岸的彭浪矶(俗称彭郎矶)相对,围绕这对山、矶,当地传颂着 "小姑"嫁"彭郎"的神话故事。相传古代彭泽县有一对青梅竹马的恋人,男叫彭郎,女名 小姑。一场兵火把他们冲向天各一方。小姑流落峨眉山出家修道,彭郎在庐山脚下打柴度日 。后彭郎打听到小姑下落,历尽千辛万苦,与其相会,当他们偷乘小姑师傅宝伞欲逃回家乡 时,不料宝伞被师傅用飞剑劈成两半,坠入江中,就成小孤山和彭郎矶。其实,小孤山原是 南岸一伸入江心的石矶,滔滔江水,滚滚东流,不断冲蚀石矶,逐渐将其分割成两段,绕矶 而过的江水夺路而出,使矶、山越分越远。因泥沙淤积,江北冲积平原逐年向江中扩展,直 逼小孤山。枯水季节,山已和北岸相连。
江水过小孤山,东北流约10千米,便到了素以长江天险著称于世的马当矶。"险浪轻舟碍 上游,水高三尺过矶头。涛声东下山遮断,收尽江西万顷流。"气势雄峻的马当矶,上有 小孤山砥柱中流,下有牛矶、将军庙作为屏障,对江便是一个大沙洲与之对峙,航道至此十 分狭窄,江流甚为湍急,确是江天巧成的门户。
这里江风常年不断,或一二日一次,或五七日不止,忽小忽大,忽东忽西,变幻莫测,古 人称之?quot;神风"。相传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曾泊舟于此,因得神风之助,瞬息行程250千 米至洪都,正好赶上南昌滕王阁的盛宴,写下垂名千古的(原名为《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 序》)《滕王阁序》。
马当矶是闻名中外的军事要塞,矶上有炮台两座,为清代构筑的"马当要塞",居高临下 ,火力可控制长江天堑,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过马当矶,长江便进入安徽省境,蜿蜓穿行于皖中平原。从湖口经安庆市到大通镇近240 千米的流程中,两岸地势北低南高,南岸阻于皖南丘陵,支流如秋浦河等与鄂东平原的支流 一样,多山溪性河流,流程短,流速迅急,水力资源比较丰富,北岸则多港汊和湖泊,主要 有大官湖、黄湖、泊湖、武昌湖、菜子湖等,北岸支流如皖河因限于大别山地,也不长。
长江进入下游后,江面开阔,河床平缓,水势浩大,至大通,开始受东海潮汐顶托的影响 ,所以长江干流上最后一个水文站就设在大通。由众多支流汇集而成的滔滔大江,它那巨大 的水量,就是由大通水文站最后测得的。至此,长江的干支流的集水面积已达1705383平方 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9700立方米/秒,年径流总量为9356.1亿立方米。
江流过大通,两岸山势逐渐低缓开扩,沿江平原逐渐展宽,江面放宽,流速减缓,再受海 潮顶托,江心沙洲亦渐增多。这些沙洲,大的有几十千米。洲上芳草萋萋,炊烟缭绕,鸡犬 相闻,别有一番天地。到了芜湖市,来自黄山东南侧的青弋江和水阳江穿越宣城盆地在右岸 汇入,到了芜湖市对岸的裕溪口,来自江淮丘陵性平原的巢湖水系在左岸汇入。
大江北岸是安徽省的主要农业区,大雨容易渍涝,江水暴涨时容易发生洪水灾害,岸滩又 不断崩坍。为了保护江北平原,沿江修筑了几百公里的江堤,主要堤防有同马大堤和无为大 堤。这些堤防早自宋代便开始修筑,于明清和近代才陆续完成。同马大堤长175千米,跨宿 松、望江、怀宁三县之地,有100多万人口和140多万亩农田依靠它的保护,无为大堤长125 千米,它的保护范围内,有巢湖平原的八县一市--无为、和县、含山、庐江、巢县、肥东 、肥西、舒城和合肥,500万人口和400多万亩农田,地位尤为重要,在江堤中仅次于荆江大 堤。这两段堤防过去的防洪能力很低,建国以来,通过加高培厚,延长堤线和抛石、沉排护 岸措施,堤防质量显著提高。
除堤防外,解放后40多年来还兴建了一批水库,蓄洪排渍工程和引江灌溉工程。
大江南岸,是皖中平原南部和皖南丘陵区,解放前仅有的水利设施是防洪能力很低的民办 圩堤。解放后,在治理洪涝灾害的同时,重点开发长江支流的水力资源,兴建了数百座大中 型和小型水电站,使皖南地区成为长江下游的重要水电基地。
江流过芜湖市和裕溪口,再经马鞍山市入江苏省。芜湖、南京间的江流长约96千米,右岸 紧靠丘陵山地,沿江分甲判矶囗锻罚挠兴暮稚健⒍荷健⒉墒丁⒙戆吧健⒘疑胶? 下三山等;左岸除西梁山、石跋山和骚狗山外,大多为较开阔的冲积平原,岸线相当平直。 江流流向和沿江景观基本上与大通、芜湖段一致。江面宽度在1000~2000米间,南京长江大 桥下江面宽度为1200米。当涂江心洲和南京梅子洲是长江中较大的江心州之一。
南京以下江流折向东行,过镇江,转向东流,抵达江阴。这段河道河宽一般达2~3千米, 水深30-40米,河谷左岸靠近宁镇山脉和下蜀黄土(晚更新世)阶地,岸线比较稳定;右岸主 要为平原,河漫较宽,最宽可达25千米,有秦淮河和滁河汇入,在两河入江口附近形成规模 不大的三角洲。
这一河段江流的特点是水流平稳,南京以下河床平均比降为1∶60000,平均流速为1米/秒 左右,加以海潮顶托(南京附近多年平均潮差0.66米),江心沙洲增多,除已并岸者外,现存 大型沙洲有南京市三汊河对岸的江心洲、南京与镇江间的八卦洲及世业洲、征润洲(镇江市 北侧,属丹徒县)、畅洲和扬中县的太平洲。
举世闻名的京杭运河横贯南北,在镇江、扬州附近与长江干流相交。京杭运河又称南北大 运河,它北起北京,南至杭州,贯穿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沟通海河、黄河、淮河 、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长1794千米,分为通惠河、北运河、南运河、鲁运河、中运河、 里运河、江南运河七段,其中只有里运河(清江至扬州)、江南运河(镇江至杭州)流经长江流 域。
京杭大运河的南段里运河始修于春秋战国时代的吴国,称为邗沟,隋代得到大规模修建, 相继新挖、开通运河各段,元代又有完善,使之成为南北航运的大动脉。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是北宋王安石的名篇《船泊瓜州》。京口即镇江,瓜州在镇江对岸的运河口上,古代运 河航运发达时,是个相当繁荣的渡口,南来北往的船大都要经过此地,由此进入里运河,扬 帆北上。现在运河沿线凡能通航的河段,大多有操纵自如的船闸启闭设施,航运条件较之古 代,已大为改观。
镇扬河段在远古时代为长江入海的喇叭状河口,汉晋时期曾有"北固(今镇江市东北紧临 长江处的北固山)望海,广陵(古广陵城在今扬州城北的蜀冈上)观“之说。随着时间的推 移,泥沙不断淤积,江面缩窄,长江口逐渐向东移向大海。如今镇扬河段的江面宽度仅2~3 千米,喇叭口已不复存在。
二、演变频繁
自鄱阳湖口至江阴,长江下游地跨江西、安徽、江苏三省,属分汊型河道。在大地构造上 ,它与长江中游的城陵矶--湖口段一样,属淮阳地盾和江南古陆之间狭长的扬子准地台。 目前,该河段发育于长江下游扬子准地台的挤压断裂破碎带,安庆以东的长江流路几乎和断 裂完全一致。由于破碎带由一系列断裂组成,宽度可达10余千米至40千米,第四纪疏松沉积 物广泛发育,极有利于河床横向摆动和分汊河道的形成。因此,与城陵矶--湖口的中游河 段相比,下游河段的演变较为频繁,幅度也较大。
关于长江下游河段的演变,地理工作者和历史地理学者曾进行过深入的研究,目前的研究 成果以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所编的《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一 书的有关章节较为详实,令人信服。下面包括本书其他章节引述书中的主要观点与说法。
该河段第四纪新构造运动,左岸受淮阳地盾较强烈掀斜影响,远离长江的地区表现为掀斜 上升,靠近长江的地区绝大部分则表现为掀斜下降,近期以来,下降尤为普遍和强烈。右岸 受江南古陆影响,主要表现为间歇性升降运动,近期以来,除大渡口--马当和芜湖--马 鞍山段略有上升外,大部分地区也表现为下沉,但下沉量远小于左岸。因此,该河段新构造 运动具有向左岸掀斜下降的性质,河道发育受其影响,绝大多数分汊河段的弯曲方向均指向 左岸,这是长江中下游分汊河型的共性。但因地貌形态存在差异,中游城陵矶--湖口段顺 直分汊河段与弯曲分汊河段明显地交替出现;而下游河段因河谷比较开阔,没有长距离的严 重束狭现象,顺直与弯曲河段相间不是特别显著。
依据地貌形态的差异与演变特点的不同,又可把长江下游河段分为五个河段:
(1)湖口--吉阳河段
该河段河床两侧地貌形态迥然不同,右岸丘陵山地濒临江边,矶头密布,如著名的柘机、 彭郎矶、烽火矶、马当矶、牛矶、白石矶、吉阳矶等,这些矶头见于两宋以来史书记载,均 为濒江矶头,说明历史时期右侧江岸相当稳定;左岸河漫滩冲积平原相当开阔,是全新世以 来江道演变的产物,结构疏松,易遭冲刷,有利于江道向左侧发展。历史时期江心沙洲形成 ,引起分汊河道的发展,其弯曲方向也均指向左岸。
(2)吉阳--大通河段
部基岩破碎,第四纪疏松沉积物发育,有利于河流横向摆动,形成江心洲和分汊河道,历史 时期河道演变也较为复杂。
(3)大通--芜湖河段
该河段受断裂构造控制,形成几个直角拐弯,弯顶基岩破碎,复式鹅颈型多汊性河道充分 发育,历史时期江岸、沙洲演变十分频繁、复杂。其中上起大通下至获港的张家洲复式鹅颈 型河段,是长江下游河势最复杂的河段。
(4)芜湖--南京河段
该河段右岸紧靠丘陵山地,沿江分布着许多矶头,著名的有四褐山、东梁山、采石矶、马 鞍山、烈山和下三山等;左岸除西梁山、石跋山和骚狗山外,大多为较开阔的冲积平原,岸 线相当平直。整个河段属顺直分汊河型。当涂江心洲、南京梅子洲是长江中较大的江心洲之 一,其弯曲方向指向右岸,与中下游其他大型沙洲指向左岸不同,这是该河段沙洲的显著特 点。
(5)南京--江阴河段
南京至江阴河段,历史时期演变的特点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长江河口不断向东延伸,江 中沙洲大量涌现,合并与靠岸的结果,辽阔的江面迅速束狭。 (来源:《中华长江文化大系》)
(编辑:东子 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