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影像志
央视国际 2003年06月30日 16:18
肖同庆(总导演)
20年前,一部系列片《话说长江》曾创下中国电视收视记录。如今,这部系列片的影像已经斑驳不堪。人们已经忘却那里面的三峡是如何壮美,只有脍炙人口的主题歌《长江之歌》还广为流传。
10年前,一部名为《大三峡》的纪录片第一次对三峡进行了全景式的展示。
这部纪录片的创作集体是著名纪录片《望长城》的班底,总编导是魏斌。我们称这部系列片为《大三峡92版》。这部纪录片共12集,每集50分钟。分上下篇,上篇为三峡工程,下篇为走三峡。上篇主要围绕三峡工程的历史渊源、长江水运水患、水利工程的科学之迷展开叙述;下篇以走三峡的方式,讲述三峡的人文风貌和文明历史。纪录片沿用了《望长城》探索出的记录方式,对三峡进行了详尽的揭示。摄制组出访多国,比较世界几个大的水利工程,用当时比较先进的三维动画对三峡工程的结构功用和面貌进行了通俗形象的描述。在下篇,摄制组特地制作了一个大木排,沿江漂流,沿途探秘,并不惜代价再现了建造古栈道的艰难过程,今天看来,许多场景仍然惊心动魄。系列片中的一集《姊妹溪》荣获国际纪录片大奖。
1997年,为迎接大江截流,魏斌领导的纪录片室再次承担了制作系列片《大三峡》的任务。张金鹏担任总编导。该片共分8集,每集50分钟。我们称为《大三峡97版》。该片主要围绕三峡工程的建设和施工展开叙述,具有很强的政论色彩,气势宏大。摄制组动用航拍等高难度手法,展现了工程大江截流前的雄姿。
1998年,以张金鹏为主的摄制组编辑了《大三峡98版》,共分五集,叙述对象仍然是三峡工程。其后,中央电视台每年拨专款分别用录像和胶片跟踪拍摄三峡工程。承担任务的仍然是社教中心的纪录片室(后升格为纪录片部,即今天文化专题部前身),另外,在1997年和2002年大江两次截流之际,中央电视台都进行了长时间连续直播。
2002年,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赴三峡拍摄了规模较大的系列片《永远的三峡》,本片以主持人串场,沿江拍摄三峡的历史人文地理,结合专家访谈,艺术形式灵活,沿用了凤凰惯用的以媒体事件为主的《千禧之旅》《欧洲之旅》和《逝去的家园》的手法,表现上虽然全面但稍嫌深度不够。
除此之外,重庆电视台和湖北电视台一直有栏目对库区和工程进行跟踪拍摄,留下了宝贵的影像资料。其中,湖北电视台与三峡总公司合作的关于工程建设史的系列片,重庆电视台关于移民的系列节目对三峡的抢救式拍摄功不可没。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境外电视台,如美国、日本、英国等电视媒体都对三峡进行过大规模的拍摄,甚至出巨资买断某些场景的独家拍摄权。说不尽的三峡吸引了全球纪录片工作者的目光。至于摄影记者、平面媒体更是几度云集,《南方周末》组织大型连续报道《三峡,无法告别》,《书城》记者在库区奔波三个月,《南风窗》记者持续关注。
在重庆,我遇到重庆电视台的编导欧学光,一晚上我们都在谈论三峡,他主持的栏目《三峡大移民》一直在跟踪拍摄库区移民状况。学光兄激情饱满,极富献身精神,他有五年的春节是在移民家中渡过的。在他的言说中,三峡大移民堪称一部壮丽的史诗。他曾四处游说希望建立三峡影像资料库,可惜应者寥寥。在看过一些他栏目播出的节目后,我有些悲凉。我想他的摄制组精神可嘉,但条件有限。历史固然珍贵,但历史,特别是影像史怎样写至关重要。对于10年之久的世所罕见的大移民,最该记录的是什么?摄像机的镜头该对准什么?编导的立场又是什么?怎样的影像历史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这是我在组织拍摄系列片《守望三峡》时思考最多的问题。
在三峡,我们还遇到了一些自由制片人,他们拿着摄像机,一直在库区拍摄。其中,湖北电视台的一个摄制组一直在拍摄巴东一位老船工的生活。他们也在记录历史,他们同时也在创作艺术。我想关于历史的记录他们同样在思考:什么是最重要的?历史的主体是谁?
还有纪录片的叙述问题,我知道前几部《大三峡》都沿用的是“宏大叙事模式”,大气磅礴,气势宏伟。而我私意却更喜欢六集《走三峡》,结构精巧,线索明晰,纪实场景动人。当然,三峡千姿百态,各种形式的言说都有存在的必要,我想说的是,文章千古事,容不得半点矫饰和敷衍,否则,我们即使记录了历史,也会成为历史垃圾,就像我们身边的长江,泥沙俱下,浩然东去,浪淘尽多少世事沧桑,岁月江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