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三峡》序集——最后一次凝望
央视国际 2003年07月01日 16:03
在三峡,导游常会哼唱一些不知名的民歌。祖辈相传,这些优美的曲调不知流传了多少年。江上船只仍然穿梭往来,长江潮来潮往,延续着无尽的新鲜和活力,繁衍着世世代代的繁华。
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
——杜甫
从1994年底开始三峡沿岸失去往日的平静,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在日夜不停地施工建设。从公元2003年6月1日开始,一个千万年从未有过的巨大变迁悄然发生。大自然四千万年造化所成的三峡景观,瞬间被人的力量改变。那些亘古长存的山川,那些俯视滔滔长江已经千百年的古老村镇,那些一百万生生不息的三峡人,都将随三峡工程的兴建重新决定自己的命运。
在巴东,长江岸边一直晃动着一位老人的身影,在江水漫上来之前,老人正在造最后一艘帆船。
他叫潭邦武,今年已经91岁了,长江的潮起潮落锻就了他乐观坚韧的性格,老人说,长江还有个美丽的名字叫秋江河。
人们用“沧海桑田”四个字形容山河的巨变。而要体会这四个字的份量至少要经历几千万年。
据地质学家考证,长江三峡的形成经历了四千万年漫长的岁月。
那仿佛是一个远古的伟大神话,轰轰烈烈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形成了地球上最高的山峰,也使中国的西部地区迅速抬升,形成了中国西高东低的地势。古巴蜀湖与古滇湖的水无法西去,而掉头向地势较低的东部流去,波涛汹涌切割开三峡峰谷,西部古长江与东部古长江经由三峡一脉贯通。形成了今天这样万里长江东流去的壮观景色。与此同时,三峡横空出世,成为鬼斧神工在大地上刻画雕琢出的惊世杰作,人们用雄、壮、险、奇四个字来概括三峡之美。它雄奇诡异、惊险莫测、激越飘荡,是长江最奇峻、壮丽的精彩华章。
大山大水大沟壑大峡谷,峡江里充满了人们永远无法预知无法把握的传奇。10年前,一部名为《大三峡》的纪录片第一次对三峡进行了全景式的展示。这部纪录片的创作集体是著名纪录片《望长城》的班底,最富创意的是摄制组特地制作了一个大木排,沿江漂流,沿途探秘,寻访文明的足迹。
绵延不绝的石方孔在绝壁上延伸,这是古人沟通世界的独特方式,大宁河古栈道自龙门峡起,沿大宁河西岸绝壁北上,共计6888个石方孔。《大三峡》摄制组不惜代价再现了建造古栈道的艰难过程,今天看来,许多场景仍然惊心动魄。假设我们的祖先一天凿一个方孔,需要19年的时间,而淹掉它们仅需4天。江水漫上来,这无数的方孔成为黑暗中的眼睛,我们再也无法通过它们寻找文明之光了。
在三峡,“抢救”成为一个使用频率最高的词。长江沿岸,活跃着无数考古队的身影。为了赶在库区淹没之前,尽可能地抢救、保护跨度上下几万年的三峡文物古迹,这里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考古发掘现场。
越来越多的考古发掘资料证明,三峡地区是华夏文明的一个摇篮和重要通道。百里三峡是一根哺乳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脐带。如果没有这个摇篮和通道,中国文明史无疑将残缺不全。修复这些散落于历史尘封中的文明碎片,连缀起这一长串的历史遗痕。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是从长江上游云贵高原逐渐向长江下游和黄河流域扩散、迁徙的,长江上游的云贵高原所在的亚洲高原很可能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200万年以前,中华民族遥远历史的第一幕就这样在三峡沿岸混沌初开。
山峡文物清单:
新发现文物点1208处
地面文物441处
古建筑215处
石刻造像123处
地下文物767处
古遗址460处
古墓葬307处
埋葬总量2200万平方米
自从我们的古人类高举粗糙的打击石器,进入三峡地区之后,人类的足迹就再也没有离开过三峡。
三峡如一个巨人,一手拉着蜀文明,一手牵着楚文明,而将二者联结在一起的是巴文明,使三峡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文明通道。巴人和楚人对三峡的开发,使这里留下许多巴蜀文化的遗迹和传说。巴人到底是沿着哪一条文明通道,从汉水到达长江中上游,进入三峡地区的呢?为什么在峡江沿岸,会突然出现大量的早期巴人遗址呢?那些至今悬搁在三峡绝壁之上的船棺,似乎在向我们指示一条古代先民迁徙的路线。那些遗存在山水间的神秘印记无不在向我们暗示:古老的长江三峡自古以来就是一条绵延不绝的文化走廊。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
随着三峡大坝蓄水,这个充满险滩、沉船、死亡与抗争的地方,都已化为天水相接,烟波浩渺的一汪平静。三峡壮丽的山河曾经是历代诗人无尽的灵感。短短的三峡竞留存下近万首诗词,相当于每公里一百首诗。而只有一首诗真正改变了三峡。
1953年2月,喜欢写诗的毛泽东用豪迈的诗句描绘了一个宏伟的梦想:“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许多人对毛泽东的一句话耳熟能详:“找人替我当国家主席,我去修三峡大坝”。
从一百年前三峡大坝的设想第一次被孙中山写进《建国方略》,到50年前,喜欢畅游长江的毛泽东再次提出了这个宏伟构想。此后,研究与争论一直持续了40年。
8、字幕:1992年,4月3日,人民大会堂
许多人对11年前的这一天印象深刻。人民大会堂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三峡工程将通过人大代表的投票决定其命运。会场一开始就异常热烈。
这是共和国历史上第一次通过人大代表投票表决一项重大工程,其慎重和民主史无前例,意见分歧异常尖锐,直到结果出来的时候,仍然有代表要表达自己的反对意见。对于这样一个千年大计,从论证到决策,整整经过了73年。
中堡岛是长江中的一个小岛,被国际水利专家称为上帝送给中国的礼物。1993年7月的一天,炮声第一次淹没了亘古未变的涛声。葛洲坝公司的推土机开上了中堡岛,三峡工程拉开了序幕。
人们对长江有着太多的伤痛记忆。这条哺育了中华民族的大江性情变化莫测,几乎每个夏天都成为一个心腹之患,驯服这条巨龙成为中国世代的梦想。
1997年11月8日,大江截流。这一天,全世界通过电视直播,目睹了一个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对长江的驾驭。施工现场穿梭往来的是载重量为32吨和75吨的大卡车,一位老水利专家目睹此景感慨说,三峡工程建设已立于不败之地。
人们为长江洒下太多的苦涩汗水。岁岁年年,这样的场面在长江沿岸是一道不变的风景。祖祖辈辈,扼住长江就仿佛扼住命运的咽喉。
2003年6月1日,工程蓄水。这一天,奔腾了四千万年的长江将被拦腰截断。这是人类文明史上对自然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改变。
人们以中国特有的方式描述了三峡工程的历史:“一代绘蓝图,二代定决策,三代筑大坝”。这个凝聚了中国几代人心血的浩大工程已经展露出它的雄姿。
从1992年到2003年,中央电视台一直用摄像机跟踪拍摄这一人类史无前例的伟大工程。容颜变换,沧海桑田,机翼下,是一部壮丽的史诗画卷。长江真的变了。
三峡工程的十大世界之最
——世界防洪效益最为显著的水利工程。
——世界最大的电站。
——世界建筑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
——世界工程量最大的水利工程。
——世界施工难度最大的水利工程。
——世界施工期流量最大的水利工程。
——世界泄洪能力最大的泄洪闸。
——世界级数最多、总水头最高的内河船闸。
——世界规模最大、难度最高的升船机。
——世界水库移民最多的最复杂建设工程。
2003年4月1日,三峡工地平凡的一天。从清晨到深夜,隆隆的机器声一直不绝于耳。对所有三峡人来说,他们每天的工作都是相似的。一百多米的大坝就是一铲一铲建起来的。
雷元斌,56岁,在三峡工作已经十年了,他身怀绝技,人称“雷一刀”。1997年大江截流的最后一铲就是他完成的。
刘勇,35岁,在三峡工作7年。他从事的工作是最辛苦最危险的土建,在近百米的高空经常一干就是6个小时。刘勇多次受伤,中指已严重弯曲。
王世武,30岁,三峡工作9年,是开大队的青年标兵。
徐一新,徐一新一家是水电世家,父亲在葛洲坝工地去世,10年来,三峡工地已经是他们的家了,他的儿子现在是装载机驾驶员。
10年过去了,这是中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10年,而对无数三峡工程建设者来说,每天的工作枯燥单调而又不能有丝毫懈怠。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役,没有失败,只能成功。滚滚东去的长江默默见证着这一切。
滚滚长江东流水 浪花淘尽英雄
——《三国演义》
许多人还记得,1998年7月,当长江水第一次抽光的瞬间,长江第一次露出隐藏几千万年的河底真容。三峡大坝的最终完成将经历17年。对于四千万年而言,这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却是人类创造文明以来,对自然的一次最大规模的,绝无仅有的巨大改变。这组数据被世界誉为人类的奇迹:
三峡水库总面积1084平方公里,
淹没陆地面积632平方公里,
涉及湖北省和重庆市的21个县市,
淹没耕地25.74万亩,、
淹没2个城市,11个县城,1711个村庄。
库区受淹没影响人口共计84.62万人,
淹没房屋总面积3479.47万平方米。
最终动迁移民113万人
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些枯燥的数字背后意味着怎样的改变。天若有情天亦老,永远改变的不仅仅是大地的容颜,还有那些薪火相传数万年的文明血脉。
10年前,我们的摄像机记录了长江岸边一户普通的农民刘美金一家,10年后,我们再次来到他家。当年潇洒行船的刘美金已经再也不能驾船了。他的老家已经永沉水底。许多人对这个情节记忆犹新,如今,当年摔跤啼哭的小女孩已经是一位大姑娘了。和波澜壮阔的三峡工程相比,这只是一个平凡的三峡人走的一小段平凡的路,但这段路,也许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充满最复杂感情的一段路程。平凡而朴实的三峡移民所表现出的坚强令人震撼,他们抹去离别乡土和亲人的眼泪,收拾起寒酸的行囊,满怀憧憬开始了在他乡延续自己的新生活。
随着解放军理工大学工程兵工程学院副院长张再同一声令下,18声巨响为奉节老城奏响了送别的挽歌,有着2300多年历史的古城奉节,随着三峡库区水位的上涨而长眠江底。此次爆破被称“中国第一爆”。共用导火索30000米,炸药800公斤,整个爆破过程仅8秒钟。
在无数个夜晚,三峡工地机器轰鸣,而在长江两岸,人们在月色中挥泪告别家园踏上迁移之路。
延伸在长江两岸的移民迁移线共有1千多公里长。进入2002年8月以来,三峡移民以平均每天一千多人的速度外迁。一批又一批的三峡库区移民,离开了他们熟悉的山村,熟悉的长江三峡,迁往一个个陌生的地方。他们抚平永离故土家园所带来的心灵震撼和情感创伤,坦然接受了命运的挑战,重新创造新的生活
人们永远不会忘记数千年以来,我们和我们的祖先曾有过的挣扎与奋斗,曾有过的感情与记忆,曾有过的痛苦与欢乐。可以肯定,正因为存在这一切,正因为不能忘怀这一切,正因为感恩于这一切,这里的青山绿水,以及其间的那座大坝,才被活着的人们,赋予了希望与意义。
古今何限东流水
付与樽前酒一杯
——陶澍《登白帝》
1993年 漂流三峡
1997年 航拍三峡
2003年 触摸三峡
10年了,我们用磁带和胶片记录了一个梦想变为现实的艰难历程。用影像见证发生的山川巨变,沧海桑田。
10年后,我们再赴三峡,让我们做一次最后的凝望,用心灵触摸长江岸边生生不息的依恋。
一千五百年间事 只有滩声似旧时
——陆游《楚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