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考古直播幕后系列报道(1) 带着人类的疑问去金字塔
作者:央视国际记者 刘棣 戴昕
“这一次我们是利用国家地理频道的公众信号,完成了一个节目本土化的创作过程。虽然这是一个埃及的考古,但由中国中央电视台来直播,意义可能比别的国家更深远些。”这是盛振华的开场白。
盛振华,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现任主编,也是9月17日中央电视台直播金字塔考古的联合总导演。在这次直播中,他是个“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重要人物,我们对其进行了专访。
两个古文明的比较
这次是央视首次进行跨国考古直播。为何选择了发掘金字塔作为直播对象呢?它的意义究竟有多深远?盛振华解释道,中国和埃及是并列的四大文明古国,两国的文明虽在时间上有些错落,但却同属于东方,同属于四大文明古国之列。我们想给观众作一个有趣的对比:中国文明和埃及文明在进程中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也许有了这样一种文化比较的思路,此次直播并非仅止于简单的呈现金字塔的发掘过程。在节目的直播过程中,我国的埃及学专家和先秦史专家将进行分析和讨论,将就前方报道组传回的最新信息与已知的始皇陵考古中的最新发现进行比较。同时,纪录片《秦陵地宫》也将在直播中与观众见面。
盛振华说:“文明之间肯定有些共通的地方,虽然中国文明与古埃及文明并存的时间很短,但他们对亚洲和欧洲地区的文明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为整个人类文明作出了贡献,这是举世公认的。作为中国文明的后人,特别是科教频道的电视人,把中华文明的传统和成果介绍给观众是我们的职责,也是一种本土化的方式。”
“文明不是封闭的,一定要向外学习,也一定会向外输出,这样的文明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中国的文明史上下五千年,所以它一定是流动的。古埃及文明与中国古文明在那个时候因地理条件的限制,不可能直接相遇,但他们的成果在不断地传播和融合。”
带着人类的疑问前去
“不论是谁骚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之翼将在他的头上降临。”这就是传说中胡夫金字塔上那段可怕的铭文。然而法老的诅咒并未能抑制人类的好奇心,阻挡人类探寻自己过去的脚步。从1881年弗林德斯·皮特里调查胡夫金字塔开始到1922年卡特与卡那封勋爵进入图坦哈蒙墓,再到近些年不断发现的新金字塔以及遍及各大洲的金字塔现象,有关金字塔的考古从未间断。
“与以往的金字塔考古不同,这一次是带着人类的疑问前去。”作为一名人文地理节目的电视人,盛振华解释说:“考古分两种:一种是泛泛的发掘,那是通过尽量捞取海量信息来分析出某些问题;还有一种就是带着很强烈的疑问去寻找,这次就是后者。”
这次考古试图解开一个自埃及考古学诞生之后就一直萦绕在学者和考古爱好者心中的问题:传说中神秘的密室是不是存在?这个密室是做什么用的?
可是如果到时候发现什么都没有,会不会很失望?面对我们的发难,盛振华答得颇为从容:“不会失望。因为我们直播考古进程只是想让观众了解更多的知识。如果现实中什么都不存在,他们也不会认为没有任何价值可言。”而同时,盛振华又对密室通道的背后充满了信心:这是一个剖面面积为20cm﹡20cm,长65米,光滑的弯曲的通道。如果背后什么都没有的话,为什么要建这样一个通道?如果它是废弃的,也没有必要做得这样光滑弯曲,而且它很精致,建设通道的材质是只有在很大的墓室中才能用到的,这说明它一定会有某种象征或启示的。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