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首页  全程报道  巅峰全纪录  珠峰五十年  大本营  登山者说  线路模拟  视频专区  互动论坛

大本营的日子——《澳的利2003站在第三极》系列报道九
2003.5.14



大本营一角

CCTV.com消息(网站特派记者陈琦珠峰大本营报道)大本营的生活从19号的中午就开始了,刚到的十多号人被分配进了四五个军用大帐篷,卸车、整理个人用品,大本营海拔约5200米,在这里换个衣服,钻个睡袋都要大喘几口气,更不用说提个箱子什么的了。第一天到这里,按医生的嘱咐,尽量保持休息,一切行动都要以慢为标准。我住的帐篷在大本营的最南角,在整个营地中离珠峰最近,透过军用帐篷的窗户可以看到珠峰美丽的夕照。可是有其利也有其弊,这里离食堂和水房最远,大概有两三百米。

营地最豪华的帐篷

先说说我们的帐篷,这是一个棉制的班用帐篷,里面横七竖八地放了七张床,加上大家的箱子,整个空间占得满满的。我从来没有奢侈的想过野外还能睡床,床上还能有垫子。虽然是钢丝床,但大家已经很满足了。在帐篷里面,大家开动脑筋,用一些废纸板垫在碎石地上,让脚舒服一些。一般到下午,营地就开始起大风,晚上到七八级风是很平常的事情。棉帐篷的密封性不好,只能自力更生来内部改造。老贾拿小刀在门帘上划几个洞,然后用线把两边的门帘缝紧。继松用军刀把纸箱裁成小块,堵在漏风的窗户上,帐篷里六个人群策群力,尽力改善简陋的居住条件,为以后的生活创造一个好的环境。

食堂里的第一顿饭

每个帐篷里有两个暖瓶,日常饮水需要去水房打,而整个营地的饮水则要靠人从百米之外的冰河挑水。在最北边有一排军用帐篷,那是水房、厨房和仓库,厨房里的几位四川师傅的手艺还不错,营地里几十号人的伙食全由他们打点,厨房那个巨大的高压锅保证我们能在高原吃上熟米饭。在它对面的两个长方形帐篷是我们的食堂,里面简单地用木板拚起桌子和椅子,因为时差的关系,早饭时间十点,午饭时间两点半,晚饭时间七点,每到吃饭时间,食堂容纳不下那么多人,只能分批进行。餐具是统一的不锈钢饭盆,恼人的是冲洗问题,因为水资源不富裕,勤快的人拿点开水涮涮,再拿纸巾擦干,更多的人则是拿水涮之后直接套上一层保鲜膜了事,这也是一种特殊方法。

从这里将图像传回北京

了解了吃饭问题,再来介绍一下它的对立面,在营地的东边有四个环保厕所,是这次携带的高科技产品。虽然它仅供解决大问题,但确实为大家提供了不少方便,至少不用关键时候露天受冻,珠峰的风是有名的大,某人的大白话挺有道理"再也不用担心风大的时候连纸都叠不上了"。可是到了晚上,几乎没人能够有勇气冲出帐篷到厕所那里去,个人问题就各自开动脑筋内部解决了。山下的小问题到这里都是不可忽视的大问题。

改造我们的帐篷门帘

据大本营的后勤总负责于良璞老师介绍,午后的大本营,一般空气湿度为零,所以嗓子疼和鼻子发干流血是常事,惟一的方法就是多喝水。

帐篷内部一角

入夜,大风把帐篷吹得呯嘭作响,这里昼夜温差有二十多度,晚上的室外温度一般都降到零度以下,外出必须用羽绒服手套头灯等全副武装,帐篷里那盏节能灯散发着幽暗的白光,大家都默不作声的躺在床上,有的人正忍受着高原反应的折磨,风刮了一夜,原本应该12点熄的灯也长明到天亮,很多人因为高原反应和不适应睡袋一夜无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