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考日记(1)科考队发现世界上储量最大玉石的矿脉
发布时间:
2002.7.15
在民丰住了一夜之后,考察队又向于田县进发。
和田玉目前有两个著名的产玉之源。一个就是从于田县向南,进入昆仑山脉,那里有一个著名的阿拉玛斯矿区,现在最著名的和田白玉山料就产于此。另外一个就是由和田市往南,沿白玉河溯源而上。那里就是盛产历史悠久的籽玉、山流水的源头。
和田玉可以分成三大类型:籽料、山流水和山料。籽料又名籽儿玉,是指原生矿剥蚀被柳什搬运到河流中的玉石。它分布于河床及两侧阶地中,玉石裸露地表或埋于地下。它的特点是块度较小,常为卵形,表面光滑。因为长期搬运、冲刷、分选,所以籽玉一般质量较好;山流水名称由采玉和琢玉艺人命名的,它是指原生玉矿石经风化崩落,并由河水冲击至河流中上游而形成的玉石。山流水的特点是距原生矿近,块度较大,棱角稍有磨圆,表面较光滑。山料又称山玉,或叫宝盖玉,指产于山上的原生矿。山料的特点是块度大小不一,呈棱角状,良莠不齐,质量常不如籽玉。因此,按照和田玉的等级来说,籽料最为贵重,山流水次之,山料又次之。
在于田县,考察队见到了阿拉玛斯矿的安矿长。他给我们展示了从矿上采下的玉石。在这些玉石中,专家发现有许多居然是这里少见的蛇纹石。一般来说,蛇纹石主要产在辽宁省的岫岩县,也称岫玉。它是和我们现在所要考察的和田玉完全不同的一种矿物。在史书上讲的和田玉主要是指由镁和硅形成的透闪石,人们也把它称之为“真玉”。岫玉是中国先民开发、应用最早的一种玉料,距今已有七千年的历史。浙江余杭河姆渡文化遗址中,有用岫玉制成的玉斧、玉铲和玉刀等玉器。河北满城西汉墓中出土的中山靖王刘胜和王后窦绾的两件金缕玉衣轰动全世界,分别用2498块和2160块玉片用金丝穿缀而成,大部分玉片是岫玉雕制的。从古至今,中国人民把岫玉制品作为礼器、仪仗器、佩饰、工具、生活用具等,岫玉的现代产品更是琳琅满目,应用范围相当广泛。从辽宁的岫岩到新疆的和田近万里之遥,竟有完全相同的蛇纹石矿。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新的发现。它首次证明了一个地质理论。那就是在生成透闪石的地方很可能也会有与之相伴生的蛇纹石矿。过去,产和田玉的地方从无蛇纹石的记载。很多人曾怀疑在中原地区发现的蛇纹石不一定都产于辽宁。他们认为那些被定名为岫玉的文物有可能就产自新疆。这次在于田发现的大面积的蛇纹石矿为这一说法提供了证据。
为了考察和田玉山料的出产地,考察队分出一个小分队,一共五人,从柳什乡骑驴沿着陡峭的山势向上攀登,这里的山路基本山是石头组成的。一路上,河谷纵横,山峦起伏,记者粗略地统计了一下,光骑驴过河就多达40多次。山雨袭来,透彻肌肤,我们的防雨衣几乎失去了作用,跨下的山驴极不老实,总在变着法将人摔下背。毛驴们尤其喜欢把人们摔进河里,我们的记者至少有两次遭遇此劫。也就是说,浑身如果没有被风雨打透,也被河水浸透了。经过8个小时的艰难爬涉,考察队首先来到发现蛇纹石的地方。
只见山坡布满了道道沟纹,随着一天中太阳光线和昼夜的变化,其色调也随之变化,青白碧墨黄,色彩斑斓,扑朔迷离。
经初步考察,这里的蛇纹石储量达几十亿吨,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储量最大的矿脉。蛇纹石,当地人又称“五彩石”。这恰恰又暗合了古代的一个传说。
女娲,伏羲妹,上古时人,共工撞不周山,女娲见天崩地缺,乃去昆仑采炼五彩石以补之。(见《淮南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