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敦煌在我的心里还是一个朦胧而遥远的梦想。说这个梦想朦胧,是因为它闪烁出来古老的光亮被千年的猜想罩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说这个梦想遥远,是因为相隔万里的距离使得大漠戈壁上的敦煌在我的心中变得如此虚幻。
终于,梦想演变成现实。曾经在书中“读”到的景象如此清晰地展现在我的面前。
在2004年的8月,我随《正大综艺》栏目摄制组到敦煌进行为期十天的拍摄工作。大家头顶烈日,映入眼帘的是大泉河边养育的树林和沙山中间出现的莫高窟。无论是在鸣沙山上扛着设备行进,还是在雅丹地貌风蚀土丘边驻足,我们在感叹大自然的奇景神韵的同时,也感受到敦煌人对历史文化的尊重,看到了敦煌人积极的保护措施。我们把这期《正大综艺》节目的重点放在展现敦煌的壮美和关注敦煌学学者的保护性研究成果上。
其实,人在名胜古迹的保护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也想通过电视节目让更多的人们找出理性的保护式游览方式,使大家都能自觉地成为保护人类财富的使者和鉴赏家。
在本期《是真是假》子栏目中,节目将通过在敦煌真实存在的三个精彩故事,关注敦煌人对文物古迹的保护有什么绝招;而作为游客,在游览的时候又如何才能最小限度地不破坏文物呢?此外,节目中还可以看到雅丹风蚀地貌的神奇和敦煌乐伎研究的展示成果。
《正大综艺--敦煌专辑》,11月13日中央电视台三套20:35首播,11月21日中央电视台一套16:27重播。
莫高窟的守护神
从敦煌的三危山上遥望前方,广袤沙漠中一条树叶形状的狭长绿洲清晰地映入我们的眼帘,这里就是闻名世界的莫高窟。莫高窟,又称“千佛洞”,分布在鸣沙山崖壁上,全长1.6公里,因其地处莫高乡而得名。莫高窟是融建筑、彩塑、壁画三者于一体的佛教艺术宝库,它也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营造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的石窟长廊,素有“东方艺术明珠”之称。莫高窟开凿于公元366年,历经1600多年,如今,这个长长的石窟群仍然静静地匍匐在大漠戈壁上。
莫高窟的窟顶就是敦煌的鸣沙山。现在,新的技术极大丰富了敦煌洞窟的保护手段,其中也包括对洞窟周围环境监测、风沙危害防治等具体的保护措施上。我们乘着越野车,在沙山上的监测站里看见了几位小伙子,他们常年驻守在这里,每天负责把山上沙丘流动的具体数据通过电脑发送到研究院的信息终端上,以便科技人员对石窟周围沙化现象进行系统和科学地解读。
敦煌研究院讲求的是“边研究边保护”的工作方式。防治莫高窟沙害的主要屏障,就是在沙山上树立尼龙防沙障和种植绿化带。据统计,自1990年以来,沙山崖顶开始种树并设置了尼龙防沙屏障以后,每年吹向莫高窟的沙粒已由1990年的3000立方米减少到了现在的几十立方米,进入莫高窟窟区的积沙减少了90%。
我们约了敦煌研究院的苏博士,他领我们看了保护所为攻克石窟壁画病害而进行的科研项目的设备和样本。在保护所的走廊里,悬挂着几十幅珍贵的历史照片,清晰地展现了一代有一代敦煌研究院的工作人员为保护莫高窟而进行的艰苦努力。我们像发现了宝贝一样,用我们的摄像机将张张黑白照片记录下来,为的是让更多的人们能够在我们的节目中看到敦煌人不懈奋斗的过程。
几十年过去了,如今敦煌莫高窟的保护工作已经从早先的抢救性保护过渡到科学保护阶段。
在莫高窟对面的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内,人们可以看到已按原形状复制了早期的几个石窟,里面粘上了复制的壁画。经过同意,我们选择了两个复制石窟进行拍摄。莫高窟第217窟是专家们按照一比一的比例而精心绘制的。这个窟的原窟大约建造于公元705至707年的盛唐年间,它集人物画和山水画之经典,画家对人体比例、人物情感把握得相当传神。崇山峻岭中人们正在骑驴赶路,山水画以青绿色为主基调,配以赭石和浅黄色,具有清秀和爽朗的风格。菩萨身穿锦绣短上衣,长长的披巾自肩而下,给人以雍容华贵的感觉;第285原窟开凿的年代是公元在538至539的西魏年间。洞窟里的菩萨身体苗条,身穿宽袍大袖的衣服,与早期不穿衣服、身披飘带的北魏时期的菩萨造型有着明显的不同。
莫高窟更引人注目的是壁画中飞天的形象。飞天原是印度古神话中善歌、善舞天歌神的复合体,后来进入神佛系列,作为导引人们进入极乐世界的使者。第285窟中的飞天身体灵巧,神态活泼,充满了生气;217窟盛唐时期的飞天则是穿楼而过,夸张中透露出洒脱的神情。
莫高窟内的彩塑佛像是用泥土、麦草和木头等材料制成的,壁画的颜料主要是矿物质。按照自然规律,这些东西都会慢慢衰亡的。敦煌地处戈壁滩之中,虽然干燥的环境使艺术瑰宝得以保存下来,但是洞窟内的病害也是接踵而至。敦煌的专家通过持续地与国内和国际同行的交流,使敦煌遗产的保护技术得到了不断丰富和加强。在第85窟,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向我们讲述了解决壁画空鼓、中美科学家独创了科学的灌浆工艺和脱盐技术。在2004年度国家文物局首次举办的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创新奖评奖活动中,《敦煌莫高窟第85窟保护修复研究》还获得创新奖二等奖。
令人欣慰的是,敦煌研究院从上世纪40年代的敦煌艺术研究所创业始,经过几代人艰辛的工作,已经建立起一个多层次的保护队伍,在敦煌石窟的保护和研究、敦煌艺术和敦煌文献研究、敦煌文化弘扬等方面都有辉煌的业绩。我们也看到了莫高窟的工作人员敬业、积极的工作态度也精神风貌。在中外专家的共同努力之下,目前敦煌积极的保护措施已经是使3000平方米病害壁画得到修复。然而,敦煌遗产规模宏大,内容丰富,保护对象特殊,未来保护的工作依旧任重而道远。大量的病害壁画需要修复,威胁莫高窟的风沙还没有彻底治理,游客日益增多对文物的破坏还在不断加大。护卫这片异常珍贵又异常脆弱的文物,使莫高窟这个世界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抢救和保护,这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敦煌人的节日
敦煌研究院在1944年成立,而60年后的一场晚会让莫高窟九层楼前成了敦煌人节日的聚集地。
对于许多人来说,敦煌是遥远的,多少人向往已久但是却难以成行;敦煌又是神秘的,不少人穷其一生去奋力解读,从而成为他们一生所追求的事业。
敦煌石窟指的是敦煌这一带几座石窟的总称,计有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东千佛洞及甘肃北部蒙古族自治县五个庙石窟等,其中,莫高窟建成最早,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在那如歌如诗的雕塑和壁画当中,蕴涵着很多动人的故事和精湛的技艺,特别是那绚烂的舞蹈音乐艺术。学者们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将敦煌石窟壁画中的乐器、服饰和舞蹈艺术复原,这一举措倾注着人们的心血,这些工作对于研究敦煌艺术,弘扬民族文化都是非常有益的尝试。
中国古代把以音乐、歌舞为业的艺人统称为会,其从事演奏乐器为主的艺人称乐会,从事歌唱舞蹈为主的艺人称舞伎。音乐舞蹈界的研究者们,把敦煌壁画中以演奏乐器为主的人物形象称为敦煌乐伎。我们在排练场看到了几组不同时代复原的服装,包括供养菩萨和西北少数民族回鹘人的服装,将他们的形象通过服饰复原出来,更能直观地了解古代人的审美情趣。
在石窟数万米的壁画当中,有一个极为壮观的音乐世界,它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丰富、最伟大的珍藏。据统计有音乐内容洞窟达240个,其中乐队有500余组,乐伎4000余身,乐器有44种之多。
我们在拍摄间隙采访了敦煌学研究专家、著名学者郑汝中先生。他给我们详细介绍了解读敦煌艺术珍品的方法,特别提出敦煌壁画中的乐器大致由三部分内容组成,其中包括在中国范围内流传的乐器、敦煌特产的乐器和中外结合衍生的乐器。
根据郑先生十余年潜心考察,当代复原的乐器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壁画中出现过的乐器,但当时社会是否流行,文献并没有明确的记载,如葫芦琴、花边阮等;二是流传至今普遍使用的乐器,但形制和结构与现代有变化,如琵琶等;三是古代曾经流行但后代失传的乐器,如箜篌、方响等。方响这种乐器古时候在宫廷和民间都流传很广,自唐代以后经常出现在敦煌的壁画上。
身着古装的乐手即兴弹起了壁画中的乐器--花边阮。花边阮属于弹拉类项箱形乐器,它也是敦煌特有的乐器造型,未见史书记载和流传,仅见于莫高窟的壁画中。它的共鸣系箱扁平,花瓣形,设五弦,横抱指弹,其特点是共振条件好,音色音质优于不同型号的阮,造型漂亮,可放在腿上弹奏方便。
在节目的彩排现场,我们还遇见了甘肃艺术学校校长、69岁的高金荣老师。她正在和她的学生们排练《千手观音》的节目。高老师经过多年研究,将敦煌壁画中的舞蹈元素加以挖掘和整理,创立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敦煌舞蹈教材。她将壁画中的人物从静止到动作,总结出了17种手势组合,多种脚的基本形态和推胯、坐胯等不同的姿势。如今,高老师把这些艺术精华毫无保留地传给年轻人,为的是让敦煌壁画中的舞姿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得以升华。
守护人类的财富,就是在延续古老的文化。(文/影 聂小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