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第六章 第一节 在崩溃的边缘 |
|
《从地狱归来》(罗马尼亚1983年出品)反战主题,是世界各国电影都会触及的题目。尤其是那些饱受战争蹂躏和创痛的国家。战争年代,在飘摇的道德观念和复杂的人际关系里,人们普遍面临着痛苦的选择。
一战前夕的罗马尼亚。在罗西亚矿上当警察的杜米特鲁因父亲去世回到了贫困的家乡。他雇人打扫房屋,清理家产,独自一人还到四处逛逛。富户格里戈尔的女儿卡特丽娜对杜米特鲁一往情深。而杜米特鲁从小和自己家一样出身贫寒的邻居女孩维罗尼卡彼此相爱。由于后来杜米特鲁出门在外做事,维罗尼卡嫁给了老实巴交的杨·罗舒。有情人无缘成为眷属。不久,杜米特鲁成了有钱人格里戈尔家的女婿。结婚那天,新郎为一句不中听的话,竟然把新娘打了一顿。
一战爆发了。杜米特鲁和杨·罗舒一道和村里许多年轻人上了前线。临别的车站,杜米特鲁一直看着维罗尼卡,让卡特丽娜和杨·罗舒倍感尴尬。火车发动后,忍无可忍的杨上前警告道,“我非宰了你不可!”
在战场上,这一对冤家被分到了一个部队,两人彼此成了眼中钉。一次战斗中,杜米特鲁中弹负伤倒地,动了恻隐之心的杨·罗舒替他包扎伤口,还忍饥挨饿将杜米特鲁背下战场,想顺便开小差回家。不料,一颗炸弹落地将杨给炸死了。杜米特鲁万分自责。逃回家乡后,他找到维罗尼卡说,“杨是个好人,是他救了我的命,我是一个逃兵。”警察来抓走了杜米特鲁,送到了医院。据民政局的记载,杜在战场上精神失常,被送到了精神医院。 在一个宁静的夜晚,杜米特鲁放火烧了自己的木屋,也将自己烧死。
影片改编自一则短篇小说《宪兵》。导演尼科拉耶·摩尔吉内亚弩通过一战前夕和一战期间两对男女的故事,细腻地捕捉到一个严肃的命题,战争可以改变已有的生活秩序,它能制造隔阂,也能消除隔阂。但最终,它使许多正常人变得不正常,甚至可以吞噬和毁灭生命。影片对话不多,非常地电影化。用画面说话,用镜头说话,胜过喋喋不休的道白。影片荣获1983年莫斯科电影节优秀影片奖,获得罗马尼亚第六届科斯第内斯蒂电影节大奖。 法国电影《星期日和希贝尔》(1962年)也控诉了战争对人性的摧残。它讲述了一位年约三十岁的战斗机驾驶员皮耶,在参加中南半岛战争期间,因误炸了一个小女孩而精神失常,被负罪感、内疚、自责和失去记忆的痛苦折磨着。每到星期天,他经常带着一个被修道院收养的女孩子出去玩耍。人们对他们之间那种奇怪的友谊表示怀疑和不解,甚至有人还向警方报了案。结果,警察杀死了皮耶。警察问小姑娘的姓名时,她答到:“我已经没有名字了。”影片制作精美,生动感人。它深刻地揭示了战争给人的精神带来的痛苦和难以排解的忧患。
影片《姑娘和草籽》(1950年瑞典、挪威、芬兰联合出品)也再现了二战给瑞典人带来的痛苦和灾难。二战期间,瑞典保持中立,但德国人对丹麦和挪威的入侵,也使这个所谓中立的国家也感受到了压抑和恐惧。一些人经受不住精神上的惶惑和压力,选择了自杀方式彻底逃离现实。在一座公寓里,一个妇女自杀了。在她的遗言中她特别感激她的邻居,一位自由写作的作家和他的妻子。热心而又困惑的作家决心揭开女人的自杀之谜。他四处了解和这个女人有关的人士,既找到了她的父亲、前夫、好朋友和恋人等等。几乎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和这个女人的死亡有关,但又不能十分地确定。作家在如此众多的线索中难以理出一个基本的头绪,他感到人生之谜实在难解。影片最后暗示,姑娘之死是出于担心别人说她是个同性恋。影片没有直接去表现战争如何如何地压抑和破坏平民的生活秩序,而是通过普通人在战后生活中的迷惘、困惑和了无着落的茫然,揭示和谴责了那场战争给人带来的看得见和看不见的灾难和精神上的痛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