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寻奇] [台湾故事] [百家姓] [寻亲絮语]
 

贾 姓

  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贾姓在众多姓氏当中居于第45位。

  关于贾姓的来历,很多有关史料中都有明确的记载;既贾姓有以国为氏和以邑为氏两个源头,但有趣的是,这两个贾姓的发源地都在一个叫贾地的地方,这个贾地,就是现在的山西临汾西南一个叫贾乡的地方。

  春秋时,晋襄公把原贾国之地赏给大夫狐偃之子射姑为封地,射姑的后代后来就以封地的名作为自己的姓氏,而最早在贾地建立贾国并以国为氏的贾姓始祖,实际上是周朝的姬姓后人贾公明。

  四川姓氏谱牒研究会 傅昌志:周成王的弟弟唐叔虞因一句戏言,得到了唐杜氏的一大片封地。到了康王的时候,唐叔虞的少子公明又被封于贾地,就在现今的山西临汾,建立了贾国,后来,晋国吞并了贾国,于是贾伯的后裔就按当时的习惯,以国为氏,从此,我国贾姓人氏开始出现。

  需要说明的是,源自山西的贾姓人氏,虽然有以国为氏和以邑为氏两个来源,但追本溯源,这两支贾姓的始祖都是黄帝轩辕氏的后裔,由此可知,我国的贾姓人氏,不管是源自唐叔虞的后代,还是源自狐偃的后代,他们在几千年前就有血缘关系,也就是说,发源于相同地点的两支贾姓人氏,实际上是一脉相传的一家人,只是在出现的时间上有早晚而已。

  春秋战国时期,贾姓人氏主要在山西境内繁衍发展,到了秦汉时期,贾姓人氏就已经发展播迁到陕西、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并在这些地方繁衍成大户人家,尤其在河南洛阳等一些地方,贾姓人氏人丁兴旺、繁衍昌盛,成为当时贾姓人氏的主要聚居地,他们在此地繁衍出许多支派,并陆续向各地迁徙,值得一提的是,在秦汉时期出现的很多贾姓有识之士,主要是河南和山东人,这也说明当时在这些地方生活的贾姓人氏不但众多,而且十分活跃。到了唐朝以后,贾姓人氏已播迁到了江南、福建、广东和四川等地。比如四川的很多地方,历史上战乱频繁,人烟稀少,但自明朝初年开始,为了发展生产,政府曾多次从湖南、湖北往四川大量移民,故称湖广填四川,在四川达州市的渠县就居住着一支贾氏后裔,他们的祖先就是明朝末年从湖北麻城迁到这里来的。

  贾氏后裔:我们的老祖宗到这个地方来安家是明末清初的时候,到这个地方来也就是刚才老哥说的有十几代人了,现在有20多代人了,我们这个地方的人才也不少,还出了翰林、进士,这个贾(秉忠)翰林,按当时的要求来说的话,还是朝廷的一个清官,他虽然是翰林,后来到甘肃当了一个州官,后来他辞官不做,又回到这个地方来安家。

  我国历史上的贾姓名人,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他们在很多领域都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如西汉政论家、文学家贾谊,18岁时就以诗书文章而被汉文帝刘恒重用,唐朝诗人贾岛还以他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诗句,为后人留下了一个推敲的典故,其它如天文学家贾逵,数学家贾宪等,都在历史上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但为我国农业生产实践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当属北魏时期的农学家贾思勰,贾思勰是山东益都人,曾任河北高阳郡太守,他具有广博的农业生产知识,并多次到河南、山西等地了解农耕状况,因为当时民间虽有一些农耕经验,但这些经验都没有形成农业生产理论,贾思勰总结了这些经验并根据自己的实践,于公元544年,写出了我国农业生产史上最有科学价值的一部农书--《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主要阐述了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的农耕技术,并根据北方地区春天多风少雨的气候特点,总结并提出了精耕细作、深耕细耙,中耕除草等耕种理论来解决抗旱保墒问题,对于发挥土壤肥力以利土壤休养的问题,贾思勰提倡各种农作物轮茬倒种,用不同的农作物来调节土壤的肥力。这些耕种理论,1400多年来一直在广大地区的农业生产中普遍应用。

  可以说,这些耕种理论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时期,的确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贾思勰在种子的选择和培育方面,也有他的独到之处,他认为种子的好坏,直接影响粮食的产量,为此,他提倡育种要采取单种、单收、单打并用药物浸泡种子来防止病虫害等提高产量的措施,这些措施现在已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使用。

  据考证,发源于山西的贾姓人氏,唐朝时期就在福建仙游等地形成了很多大户人家,到了明朝末年的时候,就有贾姓人氏从这里漂洋过海,迁到台湾,目前,台湾的贾姓人氏主要居住在台北、新竹和花莲等地。

  提示:

  贾姓起源于3000多年前的西周时期。

  历史上的贾姓名人有贾谊、贾岛、贾思勰等。

  明朝末年贾姓人氏从福建沿海一带迁入台湾。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