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寻奇] [台湾故事] [百家姓] [寻亲絮语] 
 

富阳古代造纸印刷文化村

  浙江省富阳市造纸历史悠久,素有“土纸之乡”的称誉,在中国造纸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据史料考证,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后一百多年,富阳就开始用竹浆造纸了。手工造纸已成为富阳的传统产业。

  位于富春江畔的中国古代造纸印刷文化村,这里的造纸作坊和印刷作坊,融合了古代造纸术、印刷术为一体,向人们再现了中国古代造纸术和印刷术的风貌,展示了造纸和印刷生产的传统工艺流程。

  中国古代造纸印刷文化村,主要特点是,我们把祖先发明的造纸和印刷完整地给它体现出来,供人们参观参与,从而使大家知道纸是怎么造出来的,线装古籍是怎么印出来的。人们参观这里之后,大家都可以看到我们祖先的伟大,能够发明造纸和印刷,对人类起到了这么大的贡献。

  人们在这里,可以领略到被称为人类历史伟大的发明——造纸术和印刷的发明和操作过程,从而使大家知道纸是怎么造出来的,线装古籍是怎么印出来的。

  在中国古代造纸印刷文化村的造纸作坊中,沿用了中国古代传统的造纸工具,身着古代服装的工作人员,现场向人们演示原始的造纸工艺过程。在这里,人们可以领略到明代宋应星在他的《天工开物》一书中记载的“斩竹漂塘”、“荡料入帘”、“覆帘压纸”和“透火焙干”等有关造纸生产的工序和方法。

  首先将砍伐的嫩竹,经过浸泡、蒸煮、漂洗和发酵腐烂后,拣取其中的纤维层竹料,采用脚碓椿料,从而使竹料在高浓度状态时将纤维分散成浆料。随后,把制成的浆料倒入盛有清水的纸槽中,手执细竹密帘进行抄造浆料,每抄造一次浆料,就生产出一张湿纸。其后,再经过木榨的工序,榨干抄好的湿纸中的大部分水分,一般要榨一天一夜的时间。最后则是将榨好的湿纸在特制的煏弄上,进行烘干,去除湿纸中的水分之后,这样,一张张的纸最终便被制造出来了。据这里的技术人员介绍,生产一张纸,大体上要经过35个工序才能完成。

  纵观人类历史的发展,造纸术和印刷术总是相互助长的。在中国古代造纸印刷文化村的印刷作坊里,呈现给人们的是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生产过程。大约在1300多年前的唐代初期,中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就在印章和拓石的基础上,发明了雕版印刷的方法。其主要工艺是把要用的文字和图案,用刀在一块一块木板上雕刻成凸出来的反写文字,然后再施墨印刷到纸上。直到北宋庆历年间,平民出身的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才在印刷史上发生了影响深远的伟大革命。950多年前毕升所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它的基本的原理与现代的印刷技术相同,要比雕版印刷省工料,速度快和成本低,因而很快被世人所接受。到了十三世纪,毕升的活字印刷术传到了朝鲜和日本,十六世纪又传到了埃及和欧洲。 目前,中国古代造纸印刷文化村,以特有的传统造纸工艺,传统制版工艺和传统石印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影印出的传统线装古籍和书画作品,向世人展示出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造纸术和印刷术的风采。

  雕版印刷比起手工抄写确实方便了很多,一次就可以印书几百部或上千部。雕印一部书籍和著作,一般需要几年的时间,雕好的木版还需用仓库存放起来。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