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ghtmargin="0" background="../images/line1.gif">
本期内容栏目介绍主创人员拍摄花絮观众信箱

 




中国风·黄河风韵--宁夏篇

  黄河自甘肃境内流出后,由宁夏的中部进入,从贺兰山和鄂尔多斯高原之间缓缓北上。咆哮粗野的黄河在这里变得温柔平缓、蜿蜒坦荡。它经过中卫沙坡头和雄伟的青铜峡大坝,穿过银川平原,由石嘴山流向内蒙。
  回乡溯源
  宁夏是一个回族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部,地处黄河中上游,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它东邻陕西、北接内蒙古,南与甘肃相连。

 


 滔滔黄河水奔流在中原大地,在黄河的南岸,中原大地的东部,有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开封。
 开封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它的兴衰与黄河有着密切的关系,让我们下期一起走进开封去领略一下儿它的风采吧。

  宁夏东西窄而南北长,东西相隔50公里至200公里,南北相距456公里。地势南高北低,北为宁夏平原、南为丘陵山地。一般海拔为1090--2000米,最高海拔3556米,黄河从中部贯穿其间,穿越12个县市,流程397公里。

  宁夏自治区文联主席 张贤亮:黄河它流经宁夏,因为宁夏的面积是一个比较小的这个省,只有6万平方公里,它历来就有"天下黄河富宁夏之称",也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这样的说法。这个一套,他指的这个前套就是宁夏。

  宁夏人民对黄河的利用,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自秦汉先后开掘了秦渠、汉延渠和唐徕渠等渠道,正是由于他们对黄河的利用,才促进了黄河的文明,也促进了黄河文化的发展。

  宁夏自治区文联主席 张贤亮:宁夏在文化上,它受了中原文化的影响是很浓厚的,尤其是回族,大量的在这个地方集居,因而它的回族文化,它的伊斯兰文化,这个色彩也是很丰富的。

  回族定居宁夏的历史,可上溯到七世纪中叶,但回族大量入居则是在元朝。他的主体是因成吉思汗西征而被迫东迁的中亚、西亚人与波斯人和阿拉伯人,也有志愿东来经商的商人。回族经元、明两代的发展,到清朝时,已相当繁盛,在有些地区回族人口多于汉族人口。

  回族由于长期与汉等民族杂居交往,因此受汉文化影响较深,他们使用汉文、讲汉语,但也保留了一些阿拉伯和波斯语的词汇,诵读的经书大都是阿拉伯文。在文化、经济,特别是风俗习惯方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

  回族是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伊斯兰教对回族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对回族共同心理的形成起了关键的作用。回族人的一生包括婚嫁、服饰、饮食、卫生等方面都深受伊斯兰教的影响。

  伊斯兰教也被明清时期的学者称为"清真教",把礼拜寺叫做"清真寺"。宁夏共有大小2000多座中西合璧、风格各异的清真寺。

  同心清真大寺座落在同心县城西南,是宁夏现存规模较大,历史比较久远的一处伊斯兰教建筑。

  同心县文管所主任 马振福:同心清真大寺创建于元代,明代的时候在万历年间和清代的乾隆五十六年重修过一次。这个清真大寺是歇山顶,它是中国传统的木构建筑和伊斯兰文化的装修艺术融为一体的一个建筑。

  同心清真大寺由清真大殿、邦克楼、照壁和沐浴堂等几处主要建筑组成,可同时容纳800人做礼拜。

  宁夏自治区文联主席 张贤亮:在现代来说,回族的文化特征和汉族的风俗习惯相交融,因而主体民族和少数民族相处的也很融洽,多少年来都是如此,这是很难得的一个历史现象,由于黄河流经宁夏的水利之便,四方八府的人都有流散的一些人都往宁夏来集居,在文化特征上还是相当复杂的,所以它的民情、民俗啊是很丰富多彩的,那么宁夏这样一个地方,要是追寻它的文化渊源的话,它能够遍布中国的版图,我想,宁夏是一个非常有文化特征,能够使外人感到文化兴趣的地方。

  塞上明珠--中卫

  黄河从宁夏入境之后,流进中卫沙坡头,今天的沙坡头已经成为世界闻名的治沙典范,而中卫也由于它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成为世界闻名的一个旅游圣地。

  中卫是我国西北的一座历史名城,地处黄河之滨,素有“文化县”之称。中卫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以“卫”的险要战略地位,被誉为“左联宁夏,右通庄浪,东阻大河,西据沙山”,“后接贺兰之固,前有大河之险”的边陲要路。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为这方宝地留下了丰富的历史古迹和文物宝藏。从目前在境内发现的文物古迹推断,人类在这里生活繁衍已有九千多年的历史了。

  中卫岩画是历史上生存、活跃于这一地区的北方远古人类所遗留下的一种岩刻艺术,它不仅为我们展示了一幅艺术发展的画卷,更透射出西北历史上各民族多姿多彩的生活景象。

  中卫县博物馆工作人员 李永祥:中卫岩画是在1989年,经过新文物工作者的艰苦努力,在中卫的北山以大麦地为中心,发现岩画2000多幅,有个体图像逾万,它的内容呢,主要是以动物为主,动物里面以羊、鹿、飞禽走兽、人物、舞蹈为主。最早的在石器时代,特别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岩画发现的比较多,一直到元明时期,主要反映了生活在中卫地区的游牧民族的生活情景。

  座落在中卫城北的高庙初建于明永乐至万历年间,经历代增修重建,始成今日规模,现占地4100多平方米,高29米,有260多间楼阁,是一处规模较大的古代建筑群。高庙的所有建筑,由山门保安寺起,经天王殿过牌坊登上大雄殿,是一条子午中轴线。牌坊及主楼两侧各有转楼环围其间,各层主建筑,左右对称建有祠宇堂阁等附属建筑物,整个布局紧凑规整,且重楼叠阁,气势宏伟,形似展翅凤凰,是西北地区少见的古寺庙建筑。高庙不仅是中卫的一大名胜,还是佛教信仰者顶礼膜拜的“圣地”。它也是一座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寺庙,被称做“三教同源”。

  沙坡头位于中卫的西部,沙坡头出名,首先是因为宁夏人在这里降服了来势汹汹的流沙,被公认为世界治沙的一大奇迹。

  沙坡头是腾格里沙漠的前沿,海拔1500米,又有"世界沙都"之称。其沙丘高大,下临黄河,北望沙海,因此人们称这里是黄河与沙漠结缘的地方。这里自然景观驰名中外,"沙坡鸣钟"尤称一绝。此间百米沙山,悬若飞瀑,坐滑而下,便会发出"嗡嗡"的轰响,回音浑厚,犹如金钟长鸣。

  沙坡头下面的黄河上至今还保留着一种传统的水上交通工具"羊皮筏子"。"羊皮筏子"俗称"排子",是我国西北地区一种古老的水上交通工具。由于西北地区的河域水流湍急,礁石林立,不能行船,为了解决渡河问题,古代的劳动人民便"缝革为囊",在里面充满空气作为泅渡工具。到了宋代,人们对制作方法进一步改进,将牛、羊宰杀后,把头割掉,从颈口取出内脏,把完整的羊皮经浸水、暴晒,去毛、灌盐、充气等工序,就制成了一个个圆鼓鼓的羊皮"浑脱",然后再把若干个羊皮"浑脱"绑在纵横交错的木架杆上,使之成为一个整体,类似南方的竹筏、木排,所以又称为"羊皮筏子"或"排子"。

  如今羊皮筏子作为中卫人唯一的水上交通工具的时代已成为了过去,但它的原始和古朴却吸引着越来越多前来探寻黄河文化的人们。

  宁夏花儿

  花儿是一种有独特西部色彩和浓郁民族气息的古老歌种。宁夏就是花儿的流行地区之一,宁夏花儿主要在回族中间流传,他们用"花儿"传情,用"花儿"歌颂黄河的养育之恩。

  周立梅:青杨柳的树儿谁栽下了,有露水叶叶儿嫩了,想着呀,我的肉呀,娘老子把你咋生下了,舌尖儿让蜜给沾了,想着呀,我的肉呀!

  “花儿”长期流传于我国西北回族、撒拉族、土族、保安族、裕固族、东乡族、藏族等少数民族和汉族群众中,它曲调高亢舒长,曲式简洁流畅,歌词多为歌者直接抒发内心的感受,即兴唱和。

  宁夏民族艺术研究所 刘同生:花儿是一种触景生情,即兴对歌的一种方式,宁夏的群众说,花儿不是开心着唱,愁闷时解了个心慌,就是解了个心慌,它方言读改。说男人有愁唱一唱,女人有愁哭一场,花儿本是心上的话,不唱是由不得自家,因为他心里头有愁闷,有欢乐,他要讲给别人去听。

  回族农民:哎哟!东大路上上来个排子车,哎哟我的一个肉呀!西大路上就来的火车。哎哟!你个没良心的是黑心地说,哎哟我的一个肉呀!我给你买下了被子和绫罗。

  宁夏民族艺术研究所 刘同生:宁夏花儿它主要是以自娱性的演唱为主,比如说在山野里头劳动啊,或者是犁地呀,这个你在这个山头上唱,他在那个山头上对,自发的对花儿的现象是比较多的。

  王连富:上了个高山望平川,平川里有一对牡丹,哎平川里有一对牡丹。上了个高山望平川,哎哟!马莲花开哟!平川里有一对牡丹。

  宁夏民族艺术研究所 刘同生:宁夏地区流传最广泛的就是在这个六盘山,回族聚居地方,流传的这个"干花儿",我们把它叫"山花儿",它实际上是花儿和信天游、爬山调,甚至于伊斯兰音乐相互交流融合发展的一个新品种。王洛宾1936年到陕北去路过固原和尚堡,住到了车马店里头,当时他碰到一个歌手叫五朵梅,他听花儿就听入迷了,他记了很多,王洛宾当时在和尚堡记的最典型的一个,一首"山花儿"的调子,就是"徵调式"的一个调子,叫"眼泪花花儿把心淹了"。它是这样一个调子:走里走里越远下了,眼泪花花漂满了,哎哟哟。眼泪花花儿把心淹了。

  在宁夏流传比较广泛的还有一种羽调式的山花儿,它的代表曲目主要有上河的鱼儿下河里来等。

  演唱:上河的鱼儿是下河里来,下河里来看一回水来;下河里呀喝一口水来;上庄的哥哥你下庄里来,下庄里看一回妹来。

  宁夏民族艺术研究所 刘同生:花儿,他跟宁夏的山川地貌、风土人情、自然景观、人文地理是结合的很紧的,尤其黄河两岸就是说固原山区这一带,他唱花儿的时候,拿黄河来做比喻的,这个歌词啊,那是很多的,黄河是母亲河吗,这个地方又缺水,所以他把这个美好的愿望,美好的向往啊,都寄托给母亲河。

  周立梅:远看黄河是一条线,近看黄河是海边,远看尕妹是藏金莲,近看尕妹是牡丹。

  口弦子

  口弦是广泛流传在我国苗族、黎族、高山族等少数民族中的一种乐器,它也是回族妇女喜爱的一种自娱性乐器,她们又把它叫做"口噙子"。

  口弦是远古时代人类祖先用来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器具。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民族都把口弦作为民族文化的象征或传统的自娱性乐器来保存与开发。早在我国《北史》卷95中就有"用竹为簧,群聚鼓之,以为音节"的记载,《皇朝文献通考》中还有"以铁为叉,中置一簧,鼓之成音"的说法,可见口弦在我国的历史非常悠久了。

  关于口弦的来历,在宁夏回族地区还流传着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从前生活在骆驼山的回族,因这里山大沟深,连年干旱,不得不到几十里外的苦水河取水。为能生存,男女老少都四处寻找水源。有一个能歌善舞的姑娘阿丹,在山上发现了一处泉眼,却不幸被毒蛇咬伤,从此骆驼山的回民喝上了清甜的泉水,能说会唱的阿丹姑娘却成了哑巴。阿丹为了诉说心里的话,就用山上的竹子作了个口弦,她用口弦和心上人谈情说爱,用口弦给人们说话唱歌。回族妇女们被她的深情和聪明感动,都学着她做个口弦装在袋里、别在衣襟上,在炕头上、在山林里对话唱曲,诉说心情。他们用这种非常简单的乐器表达了回族人民对幸福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

  宁夏民族艺术研究所 周立梅:现在咱们回族妇女,有时候就把这个口弦当成一种装饰物,挂上丝带还有彩珠,当装饰品挂在衣服上,在农闲呀,劳动之余,拿出来,谈情,对话。比如说,有一段这个话,就是:"阿哥,你是我心上的肉肉",咱们用口弦来弹一遍。

  在宁夏的口弦有两种,一种是竹子做的,中间用刀子削了一个薄薄的竹簧,左手就拿着口弦的这边,右手扯动丝线,把它含在嘴中,就可以发出好听的声音了。还有一种是铁口弦,它也是把它含在口中,用手拔动簧片发出声音。

  不管是竹制口弦还是铁制口弦都只能弹奏一两个基音,但是它通过弹奏者的气息控制、唇舌移动、口形变化便能发出来泛音。口弦音量虽小,但却有丰富的音色变化和极强的穿透力,通过它不但可以对话、诉说心情、交流思想还可以唱歌。

  宁夏民族艺术研究所 周立梅:我用口弦呢唱一段,歌词是这样的:上去高山望平川,平川里有一朵牡丹,看去着容易摘取着难,摘不到手里是惘然。

  宁夏访古

  宁夏的美,宁夏的富庶,宁夏的文化发展都离不开黄河,宁夏不但有丰富的伊斯兰文化,同时它还是一个多元文化交融的地方。

  宁夏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张庆宁:我们中华民族呢,在历史上特别是在远古时期,它是依托黄河而发展,依托黄河而生存,那么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文明,也孕育了黄河的文化。

  1038年,党项人李元昊正式建立了西夏王国,至1227年被蒙古人所灭,历时189年,当时的西夏国地域辽阔,现在的宁夏只是它的一小部分,令人叹惜的是,被蒙古人所灭时一场毁灭性的屠城,使西夏文化突然间灰飞烟灭,历史给我们留下的仅有这西夏王陵和一些文物古迹了。

  宁夏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张庆宁:在历史上,宁夏是丝绸之路的一个重镇,丝绸之路通过宁夏的固原、西吉,通过甘肃,最终到达西域,那么西域的佛教文化,西域的商人,又通过这个地方最终进入内地,在宁夏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迹。

  百八塔又名百塔寺,在青铜峡口内黄河左岸,以塔数而得名,是中国古塔建筑中仅有的大型塔群。百八塔坐西朝东,背山面河,随山势分阶而建,自上而下按1、3、5、7至19等奇数排成12列,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塔群。

  民间传说此处是穆桂英的"点将台",其实百八塔属于佛教建筑,佛教认为人生有108种烦恼,为清除这众多烦恼才修建此塔。也有人认为古时青铜峡黄河水位比现在高,修建此塔以观测黄河水位。

  须弥山石窟位于宁夏固原县西北55公里的须弥山东麓,六盘山脉北端。这里峰峦迭嶂,岩石嶙峋,是"凿仙窟以居禅"的理想场所。石窟开凿于北魏时期,至唐代为止,先后修有石窟一百二十余个,其中公元849年题记的一窟弥勒造像高达20米,显示出雄伟的气概。

  宁夏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张庆宁:宁夏这个地区是少数民族和汉族共同创建宁夏的文明和宁夏的文化。那么到了元代,唐代和元代时期,那么西域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回纥人,以及其它民族不断地向内陆、不断地向中国内地迁移,那么这些人,后来有相当一部分,在宁夏进行生活,住下来了,他们在这个地方生活繁衍,那么带来了伊斯兰教的文化。

  所以我觉得宁夏的黄河文化是一个多元化的文化,正是这种多元化的文化融合,正是这种多民族在这个地方互相融合,互相团结,共同的建设和发展,使宁夏的这块地方,才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个宝地,成为一块塞上明珠。

 



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