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CCTV.com消息(新闻调查):
最近西安出了个名人,这个人叫吕福山,九年前吕福山从农村来到西安靠蹬三轮维生,由于这个行当不被西安市政府允许,所以他的三轮车经常被交警没收,吕福山自学了法律后,觉得交警处罚的不对,因此就和警察打上了官司。这个官司一打就是五年。
解说:来到西安,记者发现,三轮车夫吕福山的故事已经家喻户晓。
记者:你好。我们是北京来的记者跟您打听一个人,蹬三轮车里面有一个叫吕福山的,知道吗?
三轮车夫:报纸上见过,见过,听说过。
群众:吕福山知道啊,名人嘛。
记者:为什么他是一个名人呢?
三轮车夫:他敢跟政府打官司,敢跟警察打官司。
解说:照片上的这个人就是吕福山,因为跟警察打官司,现在他在西安出了名,但人们对他的评价却不一样,有人称他刁民,有人赞许他是英雄,有人说他是依法维权,有人却质疑他在钻法律的空子。他目前住在一个出租楼里,距离西安城中心3公里。
九月初我们在这里找到了他。
记者:你一个人住这儿?
吕福山:一个人住这。没地方坐了,坐床上。
记者:一张床,两个桌。
吕福山:啥也没有。
记者:地方性法规、司法大全、《交通安全法》,全都是有关法律的书,都看过吗?
吕福山:都看过。
记者:能背出两条吗?
吕福山:你比如说《行政处罚法》第三条第二款规定,没有法律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
行政处罚无效,在法律解释上法无明文禁止不罚的原则,这个是《行政处罚法》第三条的,《行政处罚法》第十五条规定,行政处罚由具有行政处罚管理职权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
记者:你真厉害这都能背过,你的文化程度多少?
吕福山:文化程度小学,小学五年级。
解说:小学五年级只上了三天就辍学了的吕福山现在已经可以熟背法律条文了。
记者:你知道吗吕福山,有人说你是刁民,也有人说你是钻法律的空子。
吕福山:网上我曾经看,刁民 王幸福 郝劲松 王海这些都这么称,还有很多刁民称号的,至于说钻法律空子,你把这个法律健全了,还有没有人钻法律空子。
解说:西安市是一座集传统与现代一身的城市,古老的钟鼓楼和城墙见证着现代的繁荣,闪烁的霓虹灯下穿梭着传统的交通工具——三轮车。虽然没有出租车快捷体面,也一直是西安市取缔的车辆,但因为方便、便宜,三轮车成了一部分市民重要的交通工具,这些靠三轮车谋生的人大多数来自农村,他们生活在繁华的都市,每天都要面对交警等部门对他们的管理,吕福山曾经是这些三轮车夫中的一个。九年前,23岁的吕福山离开贫穷的家乡陕西省旬阳县农村,来到省城西安打工,投奔嫁到西安的姐姐。
记者:当时作为一个农村的孩子,一下子来到西安这样一个大城市你能适应吗?
吕福山:吃的头一顿饭,以后就是想天天在城里吃饭。觉得那个饭特别香,跟农村做饭就是不一样。决定不能再回农村去了,城市干净整洁。
记者:为什么呢?青山绿水,自个家里也有地。
吕福山:城市高楼大厦比我们农村来说要好看得多了,我们农村毕竟是种地,比如说我蹬三轮,按照农村下雨你就该休息了,没啥事干,在城市蹬三轮,下雨正好是我工作时间,下雨坐车人,需要人特别多,下雨闲不着,天晴也闲不着。
解说:虽然对城里的生活充满了向往,但只有小学五年级文化的吕福山跟其他进城打工的农民一样,找个合适的工作并不容易。
记者:还记得吗?找的第一份工作是做什么?
吕福山:我找的第一份工作是干装卸工,干了三天,到第三天的早上我的两个手已经抬不起来了,觉得这个活不能干了。我在我姐那儿住着,我姐在西安做生意,跟我姐一个院子的住的磴三轮的,我就问那个情况怎么样?他一天随随便便挣30块钱,我说就凭我一天能挣30块钱,这可能不是真的吧?
解说:吕福山不敢相信蹬三轮一天可以挣出在建筑工地三倍的钱,他请这个邻居带他到街上转了一天。
吕福山:人家说的话是真的。
记者:在当时那种情况下,一天能挣30块钱,你已经很满意了。
吕福山:如果按照这个比例收入,要干上一年,在我们村了,就是一个特别富裕的一户人家了。
解说:一心想吃上城里饭的吕福山终于找到了满意的工作,96年10月,他用来到西安打工半年攒下的几百块钱买了辆三轮车上路了。他起早贪黑地努力干,平均每天可以挣到50元钱,他对在城里的生活下去充满信心。但一个月以后他才知道,这个行当风险很大。
吕福山:车磴了才三天吧,就被那个市容就把车扣住了,扣了三天。最后还是听我们蹬三轮车的说你就给人家多少交一点罚款吧,交了车就给你退回去了。接下来罚款交了以后再出去接着磴,磴了十天,又被交警队扣去了。
记者:第一次被交警罚款你害怕吗?
吕福山:第一次要车的时候,害怕。
解说:在头一个月里,吕福山被城管罚了两次,被交警罚了一次,一共被罚了230块钱, 30天里,18天没车干活,到了月底的时候他一分钱也没有攒下。警察还让他花120元钱办了个行车执照,他本以为有了执照就不会被罚了。
记者:办了照以后,是不是可以满大街骑了?
吕福山:不行,办了照也不行。
记者:为什么?
吕福山:按理说,你拿了执照就是可以营运,但是就不可以营运。
记者:到底是什么原因?
吕福山:1992年的时候,西安市人民政府就是发布了一个通告,坚决取缔人力客运三轮车有这个规定。
解说:虽然政府取缔人力客运三轮车,但在当时并没有停止办执照,吕福山至今保留着当年的执照,我们发现执照的第一页写着政府通告上要求的取缔人力客运三轮车,第三页却写着客运三轮字样。
记者:办了执照以后还要再罚款。那你们这些三轮车夫,不就生活在这么一个怪圈里面吗?
吕福山:就是。
解说: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西安市每年都要出台一个控制三轮车的通告,1996年的通告上说坚决取缔人力客运三轮车,97年的通告上对人力三轮车的行驶范围进行了限制,98年又扩大了这个限制,不允许人力三轮车进城,2000年的通告上再次重声坚决取缔人力客运三轮车。但是几年过去了,西安的三轮车并没有因此销声匿迹。吕福山交了罚款、办了执照,取回了三轮车,继续他在城里的生活,但没料到,他的日子从此跟警察发生了关系。
解说:据交警部门的统计,西安目前大约有一万人从事蹬三轮车载客的工作,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他们和吕福山一样,都无一例外地怕警察。
记者:如果碰上交警怎么办呢?
西安市三轮车从业者:躲着呗。
西安市三轮车从业者:我们只要一看到交警就吓得赶紧跑。
解说:吕福山第一个月被罚后,也开始想各种办法躲避警察,三轮车夫中也交流着各种躲避警察得办法,带吕福山入行的邻居老徐也不时指点刚刚蹬上三轮车的吕福山。为了不影响老徐做生意,我们在三轮车上采访了他。
记者:你碰到交警怎么办?
西安市三轮车从业者:碰到交警要是有小巷子就钻进去,实在实在躲不了,那就只能束手就擒。
解说:这是一个农民工居住的出租楼,吕福山有一个蹬三轮的好朋友,就住在栋楼狭窄楼梯的低下,因为他不修边幅,蹬的车很破旧,认识他的人都叫他烂柴禾,他曾经是西安城边的农民,十几年前进城打工,最终也选择了三轮车,面对交警的管理,他有他自己的办法。
记者:还记得不记得您干这行到现在已经罚款或者是被没收车子有多少回了?
徐炳正:那多少回我是记不清了。但是我可以跟你这样说,如果都要是罚我的款,可能不下成万元,少说的话,但是凭着个人的本事,他一直从来没有罚过我的钱。
记者:你本事怎么这么大?
徐炳正:可以来说,我给他装疯卖傻,国家有那政策,可以来说,对傻人、呆人都不伏法,所以说你罚我的钱,这些人把你都笑了,我没钱,我一天要钱、要饭吃,你说你罚我的钱,可以来说也不合乎逻辑。可以来说引起社会很多人的反感。
解说:烂柴火的方法其实很简单,每次被警察扣车他就软磨硬泡,或者故意引起周围群众的围观换取同情,有时他甚至坐在警察办公室不走,所以,他一次也没有被罚过。烂柴禾的做法在三轮车夫中并不少见,这张照片中的三轮车夫把腿放在车里,以此阻止交警在对他的处罚。他们的做法经常让警察也很为难。西安市交警一大队管辖范围内有好几个三轮车的聚集地,方宏达曾经做了十几年一线交警,他虽然记不清处罚过多少辆三轮车,但他却清楚地记得对三轮车执法的时候碰到的尴尬。
记者:是不是具体到三轮车这件事情上也充分地凸现出了交警他的无奈。
方宏达:咱们去执行这个东西的时候往往阻力就大的不得了,旁边的老百姓可能就说,陕西话说你给娃一口饭吃,仿佛他就是弱者,但实际上我是为谁服务呢
就是我有时候感觉心里边比较凉,我是干吗的。
解说:姚立军是交警一大队政秘科科长,对一线警察的苦恼他也很清楚。
姚立军:要扣的时候这些人这样一闹,往地上一躺 一哭 一喊,引起群众的围观,群众一看
哎呀 这是进城的农民工,群众有时候容易产生同情弱者的心理,所以我们在处理三轮车的时候我们也都在酌情处理。
记者:我们昨天也见了老徐,你们大家都管他叫“烂柴火”,你觉得他那套办法,跟交警打交道那套办法在你身上适用吗?
吕福山:作为社会来讲是一种无赖。
记者:你瞧得起老徐那套做法吗?
吕福山:我认为我瞧不起。
解说:吕福山最初也是按照着其他三轮车夫的办法躲避警察,但很快,他开始捉摸起警察罚款这件事,每次被扣了车去交罚款,吕福山都特别留意交警队墙上的规章制度,98年年初,吕福山的车子又被交警扣了,他不仅交了罚款,还被要求交 168元停车费,这次他给西安市交警支队写了封投诉信。
吕福山:交警支队最后给我答复,领导批了,交给交警一大队自查自纠,我到他们交警队,他们当时就不承认,我说人家罚款,人家说我收你停车费,说收停车费,我就把他告到物价局,告到物价局人家说我们没有收费,我们是罚他款,就来回就那一个费,也没有票据,由他们说呢,说罚款也行,说收费也行。
记者:既然是罚款,为什么没有一个收据,或者是一个凭证给你?
吕福山:对,就是没有凭证。
记者:为什么?当时你没要吗?
吕福山:要,不给呀。你交了罚款你把车骑走,你不交罚款就算了。因为他开始不承认,我就把我们磴三轮的一共带了17个人到交警队去。
记者:你想证明什么?说明什么?
吕福山:证明他说我收我费,我当着物价局的面,他收费事实成立而不是收我一个人的,这大家都能证明的,他收了我费的。
记者:你物证没有你就找了17个人证,起到效果了吗?
吕福山:人家就说,不行了,你还有啥说的,就给你1000块钱就完了。
解说:98年第一次以投诉信的方式告交警队,吕福山没想到自己居然获胜而归。
记者:那个时候有没有哪一位三轮车夫,他们可能会去反映情况,有没有一位,从交警队的罚款中,又拿回钱来的。
吕福山:没有。从交警队里把钱拿回来的没有。
解说:有了这次同交警的正面冲突,吕福山不仅拿到了一千块钱,三轮车生意也比以前做得更加顺当了。
吕福山:那个孟队长说了要是把你车扣了 你就来找我。
记者:当时你听了孟队长这番话你心里是不是挺高兴?
吕福山:我也是非常高兴。
记者:是不是还有点得意?
吕福山:有点得意,当年我们西安市蹬三轮车的都很拥护我,有车扣了 让我去跟他说,别人车扣了,我都找过几回(孟队长),在这个过程中跟市容打交道还有很多回,有不认识的(市容)拉我车我就不给他。
记者:这时候你会不会大叫一声我是吕福山。
吕福山:我叫过 在北大街,那个市容挡着(我),当天报纸登了以后,报纸登了以前我没说,报纸登了以后我就说,我就是西安市《华商报》登的那个刁民吕福山,你把我车挡试试,他们一听就心里就有点害怕了,我一说 就让我走了。
解说:从那时起,吕福山渐渐在西安有了些名气,连三轮车夫最害怕的城管部门都不再管他了。
记者:当时那个感觉是不是特爽?
吕福山:我当时讲了,我懂法就是不怕你挡我。
解说:希望法律能帮助他在这个城市里继续生存下去的吕福山没有想到这条路走得那么艰难。
记者:像你们平时都什么时候出车、走哪条路线?
西安市三轮车从业者:我们一般就是在这一条背街道上,大街上不敢去,主要就是在这一条背街道。
记者:出车的时间呢?
西安市三轮车从业者:出车的时间按照一般情况就是六点多,清早六点多。
记者:早上。
西安市三轮车从业者:嗯 干到九点。
记者:干到九点就收车了?
西安市三轮车从业者:因为九点以后警察就上班了,我们到11点多 12点出来,跑到两三点就赶紧的收车。
记者串场:其实无论是三轮车夫还是交警,都已经摸清了相互的作息规律,每当中午时分或者是夜色降临,当交警们回家吃饭或者是休息的时候三轮车夫就开始出动了。
解说:这是9月13日,记者在西安城中心地带的端履门十字路口拍摄到的景象,中午十二点三十分,警察下班了,几乎同时,三轮车出现在路口。
解说:晚上9点,我们跟随警察的巡逻车上街巡查。
警察:你看 这边是三轮车比较多的,人力三轮车比较多,聚在一起,走了 走了 ,三轮车走。
记者:咱们现在去的是哪个地方?
西安市交警一大队民警:李家村。
记者:一般晚上他们活动最活跃的时候集中在哪个时段?
西安市交警一大队民警:人力三轮车在九点钟以后,因为九点钟以前咱们都有民警在。
记者:他们可能也要摸规律。
西安市交警一大队民警:摸规律 咱们下班以后他们出来。
记者:看见以后一般他们会怎么样?
西安市交警一大队民警:现在他们有时候不害怕。
记者:不害怕?
西安市交警一大队民警:要喊 到他们边上,你在车上坐着,你一下来他就走,等活的 拉活的,目力所及就有四五辆,“三轮车 走了 走了”。
记者:慢慢悠悠的也不着急。
记者:你们了解不了解,三轮车夫现在和交警在玩一种猫鼠游戏?
姚立军:情况我们也是了解的,因为我们现在警力有限,像我们队上就成立整顿的分队,但整顿的分队也不能保证他每天24小时都在执勤。
解说:其他三轮车夫都躲避警察,但吕福山因为得到了交警大队领导的支持,一度根本不需要选择上路时间,他不但不担心自己的车被扣,还可以替同伴要回三轮车。
记者:你这个好日子又持续了多长时间?你被罚了就能要回来,别人罚了 被扣了 你也能要回来。
吕福山:持续到1999年12月6号。
解说:1999年12月6号,吕福山的车被交警一大队扣了以后,他按照惯例找到了队长办公室,但这次他却没有见到那位相熟的孟队长。
吕福山:后来我去了以后,我去一问 人家说,队长不在那儿,队长到蓝田去任教去了。
记者:孟队长走了。
吕福山:孟队长走了任教去了,任教一年以后才能回来。
记者:你这一招不好使了?
吕福山:不行了 凭嘴说是不行了。
解说:队长调走了,吕福山只好重新用了以前的老方法。
吕福山:我已经知道队长给我一个不是人情问题还涉及一个法律问题,我肯定带有合法性的所以我也是理直气壮的,你不给我就到上一级的公安部门告你,写了一个行政申请复议书。
解说:在等待复议结果的日字里,吕福山又买了一辆三轮车,三个月后,吕福山得到了行政复议的决定,要求交警一大队返还他的三轮车,他还没来得及把车取回来,新的三轮车就又被扣了。2000年2月15日,当吕福山蹬着他的三轮车进城准备拉客的时候,警察把他的车没收了。这次,复议也不管用了。等了115天以后,吕福山依旧没有要回三轮车,这次他选择了起诉,西安交警一大队第一次被一个三轮车夫告上了法庭。
记者:当时对吕福山进行执法的时候具体依据的是哪一个法规、哪一条、哪一款?
姚立军:西安市公安局2000年第一号通告。
解说:通告上写着,某些区域路段不允许人力三轮车载客营运,违者一律没收车辆,但吕福山认为这个通告本身就不合法。
吕福山:当时我认为他违反了行政处罚法,西安市公安局通告不能作为处罚依据。通告是不能与国家法律相抵触的,你与行政处罚法已经相抵触了,这个不能适用,其实我心里是有充分的准备的,我一定能赢他。
解说:可是当时被吕福山起诉的交警一大队的警察并不这么认为。
警察:原来我们觉得输不可能吧,因为市上都有规定,我们是按照这个规定去执行的嘛。
记者:跟交警部门,跟政府部门去对抗,你不觉得力量太悬殊了吗?
吕福山:这个我从民法上学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我不认为你是官方我就不能告你,因为我是弱势,才能告你。告状肯定是弱势的,必须选择告,不选择告,没有出路可走。
解说:吕福山选择了走法律的道路,但这种做法在三轮车夫中凤毛麟角。
记者:如果你的车被扣了,你敢跟交警打官司吗?
西安市三轮车从业者:这事我没想过。
记者:你是不会选择打官司这条路?
西安市三轮车从业者:对,打官司特别麻烦。我们要养家糊口,一打几年拖不起。
记者:那你为什么不像吕福山那样告他们呢?
徐炳正:可以在这儿说,狼走千里吃肉 羊走千里吃草。
记者: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办法 是吗?
徐炳正:对。
解说:吕福山学习法律主要靠自学,广播也是他重要学习渠道,他通过电台的这个法律节目认识了张西安,张西安,是西北政法大学的副教授,曾经长期作为法律顾问主持节目。
记者:是什么原因让你开始关注吕福山这个案子?
张西安:他在维护权利这方面这种执着的精神是我和很多人所不及的,德国法学家耶林圣德讲遇到侵害时人的痛恨程度的高低是一个人的素质的一个表现,那么可能我们经常遇到的是
遇到侵害了,我们就当时很气愤,随后大而化小。
解说:三轮车夫告交警不仅引起了张西安的关注,也成了西安市民关注的焦点。大家对结果都拭目以待。2000年8月,这个案子终于西安市碑林区人民法院开庭了。
记者:在法庭上害怕吗?
吕福山:其实我第一次在法庭上很害怕的,我就是怕法官提出的问题我回答不上,当时我吓得头都冒汗了。
解说:没多久,吕福山就接到了判决书,法院判定,吕福山请求确认西安市公安局通告违法一节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因此驳回了他的诉讼请求。
记者:这个结果和你当时的预期完全相反。
吕福山:对 完全相反。
记者:你拿到这个判决 你心里沮丧吗?
吕福山:拿到判决 我肯定不服,我就直接向市中院上诉了。
解说:由于吕福山的诉求是判定通告不合法,而通告的合法性问题属于人大认定的范畴,人民法院无权认定,因此,三个月以后,2000年12月,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二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记者:二审又败诉了,这个时候心里又是怎么想?
吕福山:二审败诉了,我始终就是相信法律的。
解说:这次判决以后,吕福山又进行了申诉,结果同样被驳回。
记者:到了这个阶段你还相信法律吗?
吕福山:我走出法院我都想哭了。
解说:此后的一年,为了生计,吕福山不得已又开始蹬三轮。可是他的三轮车连续被没收了三辆,当时他已经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再也没有能力买新车了,一度失去了生活来源。
记者:没饭吃的时候怎么办?
吕福山:没饭吃到我姐家,我姐有钱,我姐做生意。
解说:这就是吕福山的姐姐。吕福山的姐姐二十多年前来到西安,嫁给了西安郊区的农民,有两个孩子,在上小学和中学,一直靠在农贸市场里卖鸡蛋为生。如今她做生意的地方在一个大学的家属院农贸市场里。这里七点开门。从她在城边租住的地方到这里需要骑半个小时的车。作为姐姐,她一直不愿意吕福山打这个官司。
记者:在家里他老几,你老几?
吕福群:他老七,我老大。我说他做这,他非要做那,三轮车被收了,我说算了、算了,咱不打了,咱给人家一些钱,要回来,哪怕吃咱再磴,给人家些钱,咱还能蹬。
记者:劝过他。
吕福群:劝过他,劝过了几回,不听我的。
记者:但是他的性格怎么样的?
吕福群:我觉得他特别强,也特别硬拧。
吕福山:如果我不打这个官司,但是我必须找一个合适的工作,没有工作干。我觉得劝我也没有什么意义。
解说:虽然官司输了,也没有了工作,但吕福山依然没有放弃,他留意一切有可能获得帮助的渠道,他觉得这个官司是决定着他在能否城里生活的唯一希望。
记者:其实这个官司已经陷入僵局了,那又怎么办?
吕福山:我决定是写信到北京,信写去以后 我就把这个信给发了四家,给全国人大写,最高人民法院写,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
解说:吕福山的这四封信能起到作用吗?他的官司会有转机吗?
解说:2003年 5月,一封来自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信让吕福山重新看到了希望。信中说他的申诉材料已经转到西安。
吕福山:给我写的是西安市信访局的,我找西安市信访局,信访局说没有这个信,我礼拜四去了,个礼拜一省高院就给我打电话了。
记者:到了高院又是怎么审的?
吕福山:2003年5月 一直到2004年5月,就过了一年了才下了一个行政裁定书。
解说:再审以后,吕福山改变了诉讼请求,他要求法院裁定交警处罚依据不对,2005年4月,终于等来了法院的判决,判决结果是被告依据西安市公安局一号通告违反了《行政处罚条例》,因此被告对原告作出的没收三轮车的处罚决定没有法律、法规依据,应予以撤消。法院西安市交警一大队返还吕福山三轮车,并承担吕福山的交通费、诉讼费。驳回吕福山要求赔偿营运费的请求。此时,距离吕福山起诉已经过了五年。我们在西安采访的时候,正赶上他去要法院办理结案手续,西安市交警一大队把三轮车折合成现金,连同判决中要求承担的诉讼费、交通费,吕福山一共可从法院领会执行款共计1200元,他坚持要现金而不愿意银行转账。
法院工作人员:人家财务上有规定我给你转到这儿了。
吕福山:就是1200块钱的事。你给我转过去,账号给你,你给我转走了怎么办!
法院工作人员:谁给你转走?
吕福山:(钱)能转过来也能转走,我的意思你给我拿现钱就行了。
法院工作人员:去跟人家庭长说去。
吕福山:我想今天把这个钱能拿到手。
法院工作人员:财务有规定 要转账。
吕福山:财务有规定,这个账转了我又不太放心。
法院工作人员:怎么能不放心呢!
吕福山:我作为一个当事人,我现在不明了这个事,你说转走了 对不对,我到银行如果查不出来这个账,因为现在我连我账上多少钱我都不知道,我怎么知道我这个钱转到账上了没有?
法院工作人员:你不知道你账上有多少钱?
吕福山:对。
法院工作人员:那跟我们这儿就没有太大关系。
吕福山:就是我也不知道你们什么时候转到账上。
法院工作人员:不是已经跟你说了原则上审判员把单子交给我,我们就转账。
吕福山:就是几天能到?
法院工作人员:一般就是城市的票据交换,两三天吧。
吕福山:两三天如果到账上查不到钱的情况下再找谁去?
法院工作人员:找我们院里财务上吧 。
解说:吕福山失望地离开了法院,三天以后,他告诉我们钱到了他的账上。吕福山的官司虽然没有赢回多少钱,但他赢得了同伴们的信任。
记者:吕福山走到今天这一步你们怎么看待他?
烂柴火:咱们确实是以佩服的目光看人家,咱们做啥事是对事 不是对人,因为人家事情做到这儿了,官司打赢了,这可以说不是一般的官司,国家政策的弊病让人家给戳翻了。
解说:甚至在执法的警察当中也有人对他表示钦佩。
记者:跟吕福山这个案子输了以后你听到了什么样的反响?
方宏达:我个人认为 输了好,吕福山告状也好,真的 真的。
记者:怎么讲呢?
方宏达:你执行了一个不该执行的法,是不是,不管这个法是市政府搞的错,还是谁搞的错,市公安局的错,那么这么大一个西安市,这么大一个政府你在今后制定法律的条文上,是不是就谨慎了,作为民警是不是也提高了法律意识,作为老百姓是不是也知道有法律可依
是不是这样?
张西安:吕福山和交警打官司实际也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尽管这个过程的结果来的比较慢,尽管在这个过程中吕福山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毫无疑问他对交警和我们行政管理是有震荡的。
吕福山:我1997年告交警队乱罚款的话,我一告 交警从那儿以后就不再罚款了,1999年一告,西安市公安局通告不能作为处罚依据,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果政府不允许蹬三轮车
我就不蹬了,随后政府马上出来一个政府令,禁止三轮车载客营运,最后我又发现这个政府令也不能作为处罚依据,他们马上又增加了人大制定这个条例,就是一直围绕着我说的往前走。
解说:官司虽然结束了,但西安三轮车夫们跟警察的故事还在继续。就在记者在西安采访期间,西安市正在创建全国卫生城市,而三轮车又成了这次整顿的重点。
姚立军:也不能说是因为他们一万个人从事这个(行业)有一万个人,一万个人为了他个人的这种利益而影响西安市的整体形象,西安市现在680万人,它并不能因为他这个小群体
而代表了西安市680万人的整体利益,所以我觉得在管理中应该是少数人的利益,服从大多数人的利益,所以我们还要加大这方面的管理,给广大的市民创造良好的出行环境。
记者:如果有一个更好的工作你会去做吗?
吕福山:因为我在没有工作的情况下我觉得没有蹬三轮,没有比蹬三轮工作好的情况下就选择蹬三轮车。
张西安:你没收了他的三轮车他还要生存,如果他没有别的生存之道的话,他只能去蹬三轮那他只好再买一辆继续蹬。
解说:一万个农民工生存的问题是西安三轮车屡禁不止的一个重要原因,那么,西安的市民对三轮车是怎么看的呢?
市民1:我觉得人力三轮车比那个机动车好多了,因为它不污染环境,它节省资源,我觉得挺好的。
市民2:现在三轮车比较便宜,比坐出租车便宜,所以说坐一次,一般两块钱 三块钱可以了你如果坐出租车,一次就是六块钱,不划算。
市民3:它要影响市容那可能就不合适,比如说占道经营就不太好了。
市民4:像我们这跑出租车的每天在街上三轮车在车里面来回在穿造成很多事故。
市民5:他要谋求他要生存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但应该加强管理我觉得。
记者:几乎是从九十年代初期就开始交通部门发了各种各样的通道,包括条例的形式 政府令的形式来禁止三轮车的骑行、营运但是效果都不好,什么原因?
张西安:我们从政府在制定自己的一些规范的时候就应当考虑一个社会存在,如果我们来禁止它,我们的正义性的一种依据在什么地方,它是不是有充分的实证的依据,是不是理性,你比如说 西安市有多少三轮车,这些三轮车,每天造成了多少交通事故,那么这些交通事故,造成了多少人员和财产的损失,它到底是怎么影响了城市的交通,必须对它进行禁止的时候,那么我们是不是听取了这些三轮车夫的意见,听取了社会各阶层的意见,然后才来做出一个决策而不是一个仅仅看到现象以后,我一拍脑袋立即就做出一个禁止性的规定。
解说:吕福山一直想通过这个官司讨回三轮车的营运权,但是他的目的并没有达到,他说他还将为此继续努力。
记者:吕福山给你一个什么印象?
记者: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徐炳正:他可以来说是,又是一个朴素,他可以说是坚韧不拔的一个人。
张西安:越来越多的吕福山之类的人出现那么会强有力的推进,我们整个社会管理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记者:现在你最为吕福山担心的是哪一点?
吕福群:担心的,现在担心的,三轮车被收了,没牌,现在就是没钱花。
记者:你对你的未来 未来生活是怎么设计的,有什么打算?
吕福山:如果我们当地的政府不要加以干涉,我的三轮车载客营运,我想在工商局注册一个人力三轮车的营运执照。
记者:还是当一个三轮车夫。
吕福山:作为一个管理者,想当一个管理者。
记者:所谓的管理者是说你想成立一个自己的三轮车公司?
吕福山:作为一个工商执照也就是一个个体户吧。
记者串场:十五年前,当吕福山人铁岭的大山深处来到西安的时候,他没有想到自己的生活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吕福山说他觉得自己已经是西安人,他喜欢西安,其实在每一个
责编:西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