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三峡大坝水位的上升,属于三峡的记忆也将变得不再完整。自然的三峡行将消逝,影像中的三峡却可以时时重温。
在电影《男人四十》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片断:身为中学国文老师的男主人公和妻子一起背诵儿时熟读的诗句:“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这些不朽的篇章启蒙了我们对三峡的最初印象。
《唐诗三百首》里直接写三峡的就有12首,而影片《巴山夜雨》的主人公秋石也是一位诗人。“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份美好的愿望对主人公秋石来说,只能是一种奢望。他眼里的三峡也多了一份历史的沉重感。
在影片中,三峡起到了一样什么样的作用?
三峡的山势比较陡峭,象征了当时严峻的社会环境,尤其是一个囚徒身份的诗人在船上,被押解着等待着未知的命运。
在那个人人自危的年代,各怀心事的陌生人在旅途中风雨同舟。载得动这许多愁的,只有这滔滔流逝的长江,这曲折蜿蜒的三峡。
影片为什么要选择一条航船来作为故事发生的地点?
影片中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行进在三峡中的一条航船上,相对来说比较封闭,这就为影片情节的铺展,情感的渲染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空间环境。
孤独沉默的旧客船,寒雨连江的峡谷,湍急浑浊的江水,《巴山夜雨》里的三峡是一位诗人眼中的风景。而在其他影片里,三峡又是另外一种模样。
在影片《世纪之梦》的开头部分,皮肤被晒成古铜色,身体弯成一把大弓的纤夫们为我们展示出一个没有了诗情画意的三峡。
导演李前宽想要表现的是一种地域历史和文化。对于生活在这条峡江中的人们来说,生活的艰辛要远大于景色的怡人。但是,这并不影响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对这条峡江的热爱。
在这部影片里,导演不仅要记录下来当时的三峡,还要把三峡的人们对故土的那种留恋,那种惜别,那种不舍,那种最终离别的回头一瞥,都记录在影片里。
如果不是三峡,这些影片不会引起人们现在这么大的共鸣。影片《巴尔扎克与小裁缝》讲述的就是一个追寻与怀念的故事。
和影片复杂的名字不一样的是,《巴尔扎克与小裁缝》讲述的其实是一个简单的故事。文革年代,下乡插队的两个知青罗明和马剑铃用巴尔扎克的小说点燃了一个名叫小裁缝的乡下女孩心中的火种。
在这个故事里,导演刻意选择了三峡作为三个年轻人的伊甸园。三峡好象是一个巨大的年轮一样,把所有的岁月里面的痕迹都包容掉,三峡这个具体的事件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更新。
在这部赶在三峡大坝蓄水前拍出来的影片中,三峡象征了对一个永远消失的东西的缅怀,就像两位男主人公逝去的爱情。在男主人公马剑铃的回忆中,那段岁月也变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起来,所以他才会在荧荧点点的纸船灯中找寻一个熟悉的名字。这是我们看到的关于三峡最浪漫的画面。
但或许你不知道,影片拍摄的地点却不是在真正的三峡。影片实际的拍摄地点是在湖南的张家界。作为一个客居国外多年的中国人,导演用三峡情结包装了一个初恋的爱情故事。只有三峡才能经历这么大的一个变革。只有三峡才会有这个地域所具有的人的魅力。
在很多人眼里,以前的三峡包含着“此情可待成追忆”初恋情结。
在更多人眼里,现在的三峡包含着可以瞻望的期许。
值得欣慰的是,我们还可以在梦境里再访三峡……
|